考研日记(二)| 好柿花生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过完了刑法第一轮,每章都是按看教材-看网课-做知识结构-看考点详解-做题-把详解和题中的补充内容整理到教材上的步骤来的,稳定踏实。不过因为6月期末复习和各科论文、学习报告、小组作业之类的耽误了很多时间,不然集中精力的话,刑法第一轮应该在半个月内结束的。好在暑假已经正式开始了,学校里乱七八糟的事情也都结束,日后可以专心备考。
学刑法的这一个月里,经常看到一个法条会联想到真实发生的案例,以及小说或电影里的情节之类的,忍不住做案例分析,像一个法官那样做出判决。再看新剧时也会条件反射,例如昨天看《隐秘的角落》时,脑子里对发生的事件自动分析犯罪四要件再判个刑,还有看到主人公对法条上的一些误解也会捉急,想跟他普法。我把想到的有探讨余地的书/电影列了个单子,之后想到什么也随时补充,或许在自己学得比较扎实自信后,可以在豆瓣写个基于书/影/剧的法律科普,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轮是打个基础,细节上还没有理清,我觉得后续还是要先背书再说,熟悉了再做整合抠死角。这一个月的学习过程是比较快乐的,尤其相对于之前学难懂的数学和没什么兴趣的专业课而言,我很有充实感和成就感。就我个人而言,也感到学法促进了我人格的完善,让我有意识和勇气去争取一些东西,理智、独立思考、不卑不亢,而这些是以前比较缺少的,我之前总是很容易无脑认怂或者就躲在人群里。
一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想考到上海或者其他南方城市,我喜欢植物茂盛的或者临海的地方,二者兼备更好,最重要的是美。可能年少时在北京的经历不算美好,也没能看到京城的全貌,我对北京有偏见,印象里都是灰色,但是现在重新考虑了。其他不管,北京法律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可撼动,豆瓣上陆续看到的很多有意思的友邻大多也在北京,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接近,这让我心生向往。或许也应该给自己一个用成年的、公正的眼光去看北京,打破不成熟的偏见的机会。
好柿花生是我偶然看到的一个挂件,意思是好事发生,谐音梗扣钱哈哈,但我喜欢这个寓意。学法对我来说是好柿,无论今年考研结果怎样,我都感谢自己做了这个决定。明天开启民法的进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