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辩护》读书笔记(一)
这只是书里的第一个故事。
“接到这份无罪释放证明的马廷新没有一丝的喜悦之情,他一个无辜之人,在这个监牢里早已对生死麻木了。”
2002年马廷新被抓,2008年马廷新被释放。
马廷新被抓的理由很简单直接
一位权威的测谎专家进行测谎后说:“就是他”。
马廷新被抓的核心证据是一份足迹鉴定
一位权威的足迹鉴定专家说:“这个案子很简单,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谁的。”

朴素的正义观告诉我,这有些荒谬
而为了解释这份荒谬,整整花了五年零八个月
荒谬的背后是部分公权力的乱象丛生
为了三个月的破案军令状,不惜在截止日期最后一天测谎抓人
为了得到“合理”的证言,不惜对肉体和精神同时刑讯逼供
为了拿到“悔过”的自首书,不惜安排“狱侦耳目”进行劝降
乱象丛生的背后是对新权力的渴望
公安机关大开庆功宴,参与办理本案的侦查人员几乎全部立功、升职
时间不倒流,人也不走回头路
所以庆功宴不能被取消,升职立功的荣誉也不好被收回
而马廷新的五年零八个月的自由和清白
也一去不复返了
书里结尾的那句话挺打动我
“我还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我没回去陪70对岁的老爷子,而去了看守所陪马廷新,我知道,中秋佳节,他所思念的人他都看不到,而只有我可以看到他”
我想,我们差点都忘了,他除了是被冤枉的马廷新,他也是67岁父亲的儿子,40岁妻子的丈夫,4岁女儿的父亲。
不幸的是,故事就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发生
万幸的是,这在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