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音乐让我想死
这学期期末刚刚结束,现在很无聊,所以闲着没事干随便扯下淡。 对古风音乐的痛恨仿佛与生俱来,包括小时候疯狂追捧周杰伦林俊杰的时候,对他们写的那些多少和国风挂点勾的音乐也是欣赏不能。五六岁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后来年纪变大些脑子也勉强好使之后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古风音乐让我想死。 起初我曾认为,这是因为现在的古风音乐和真正的中国古代音乐完全是两码事。我算是属于那一批见过古风音乐演变的人,从发如雪到爱的供养再到什么锦鲤抄啥的名字我也记不清楚,反正就是到后来那些被称为古风的音乐。这种演变中的怪异和断裂暂且不谈,最让我困惑的是这种音乐就这么火了。我记得初中的时候班上同学听得最多的还是邓紫棋杨宗纬,到了高中就全开始听古风。古装剧和网络媒体对中国主流音乐市场的影响固然是很大一部分,只是,这种迅速的审美转向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或者其实根本就没有转向这一说。一系列的问题并不是留给我这种人去思考的,归根结底我无非一个听众,我在意的只是这种音乐之于我究竟有何价值。 过去和一个朋友聊过古风音乐的问题,她说的一个观点让我认识到古风音乐是一个很难讨论的复杂问题,那就是所谓古风音乐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官方的定义。简而言之,如果让我说《发如雪》和《牵丝戏》是不是同一类音乐,我会说我觉得完全不是,但是为什么不是呢,这个理由却很难讲,包括你去让那些非常、非常懂古风音乐的人去讲这二者其中的的分别,可能也不容易。然而对我而言,对待古风音乐其实还是挺容易的,因为事实上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音乐,但凡和古风有那么他妈一点关系,我都痛恨至极。是的,痛恨。 傻逼音乐。我很少非常主观地去对某种音乐恶语相向,但是这种音乐让我感到实在太傻逼了,这种傻逼程度直逼那些弹着Cheesy Riff混响全开歌颂青春和上床的闪耀独立摇滚。一个人没有必要因为主观的品味去强求自己或者他人,所以当我说起这种音乐时,我恨得非常坦然。这种音乐对我而言唯一的一点价值就是让我继续思考为什么我会如此痛恨它。 也许你应该去听听那些真正的中国古代音乐,那时你就会知道其实这些古风音乐都是伪古风,无非是用了点民族乐器弹唱个成都罢了。我朋友说得挺有道理,但我在前年的时候发现并非如此。 2018年也就是我大二上学期时,我脑子有病选了宋词研究这门课,我对古代文学深恶痛绝但为了学分我不得不进行学术卖淫。那门课的期中作业非常无耻,让我们在赏析一首词、演唱一首词还有什么神秘选项中任选一个,通过这种赏析和表演来表达你对宋词的深切爱意,简直脑瘫。我痛恨赏析诗词,唱歌又过于羞耻,于是我想了一个极品的、为宋词献上爱意的方式,就是自己扒一张宋词的曲谱下来,然后用midi把音乐还原。我觉得这还不错。 尽管上了大学我还是随时把以前的那些音乐理论书带着,所以我花了点时间在有关中国古代音乐的理论书里找到了姜夔的《杏花天影》,我觉得还行,当时先把谱面翻译成简谱,然后再转五线。我从未学过中国音乐,所以打算根据简谱主音用最基本的对位法把和声补齐,现在看来这实在过于弱智。 正式开始工作后我为我自己的这一选择感到万分后悔。在我写好主音音轨并且播放一遍后我回到最初的谱面认真阅读了三遍我是否犯了乐理上的错误,后来发现没有,是的,这旋律就是他妈这么难听。可以说,我从未听过那么诡异的音乐,我很难想象那种音乐有何情调可言,我认为姜夔是勋伯格的前前前世都不为过,因为那实在太难听了。但是作业写了一半早已不可回头,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写和声。我觉得不能用西方传统古典音乐的写作方式去给中国音乐配和声,于是重新去回顾了下中国的宫调那些理论。通过同均三宫我发现我根本没法写和声,面对清角和变徵的泛滥使用和同主音不同宫的转调我感觉我彻底输了,对于无法在键盘上写出的音我只能选择通过升降半调的方式进行处理,最后的成品我只坚持听了八秒钟,我的速度调的还是行板,简直丧心病狂。 这个作业最后出乎意料拿了非常高的分,好吧我怀疑宋词老师根本就没点开听,她要是听了估计我就负分了,她一定会认为我玷污了伟大的中华文化。祖宗的智慧音乐结晶怎么可能如此难听,曾经我也这么想,我认为,但凡是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就算它不好也一定要说好,而在我复原谱面的那一瞬起,我再也无法认同这一观点。在我看来,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存在,它经历了不止一次彻底的系统性变革,宫调本身的复杂性加上历史因素导致的民族音乐融合,以及完全不同于西方音乐的结构体式,让我想死。学中国音乐的无一例外都是天才,我愿意这么讲,一个最简单的三分损益就可说明问题,三分损益法得到的音阶一定是无法转调,因为2^n/3^m永远得不到1/2,所以无论进行多少比分割都无法得到准确二倍频,这一意义上来说十二平均律只不过是一种妥协。非常恐怖。我惧怕中国音乐,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对现在的古风音乐更加深恶痛绝。 古风音乐的存在让我感到困惑。研究过中国音乐的我已经发现,正统的中国古代音乐应当远比西方古典音乐要难以接受。道理其实很简单,老百姓平时听的流行音乐乃至多数音乐的体式都是西方式的,至少小节这一点就能很好说明问题。我扒过很多小节完全不分明的中国音乐谱,在我看来简直反人类。当然,你说老百姓平时听的都是京剧,那你赢了,我退出。 所以说古风音乐的存在在我看来非常怪异,它的受欢迎某种意义上也就说明了它的音乐本质和真正的古代音乐存在巨大断层,那么它的古风到底古在哪里,难道是因为用了古代的乐器吗,那我用古筝铜锣合奏个爱情买卖是否也可强势跻身古风行列?这道理说不通。如果说歌词,这倒是可以,至少古风音乐的歌词还有不少之乎者也,但我觉得但凡智力健全的人都不会觉得那些古风歌的歌词写得和真正的古代有什么关系。也许有些词写得挺他妈优美,写得不坏,但是带给我的感觉无非是一群现代人对古代生活和古人情绪的臆想。你我都不是李白杜甫的同代兄弟,你我也不见得都是历史系,你我何谈懂古代一说。 现代人要如何传达古代文化,这一问题让我想起当年江弱水狂嘲穆旦不懂七言平仄,真把我笑得飞起来。文化回潮需要回的到底是什么,是复制形式,再现历史,还是别的,我倒是没什么资格去发言。但如果你读过埃里蒂斯或者张枣的诗歌,你就可以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Retro。从这个角度来看,古风音乐,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显得非常可悲。你不会觉得做这种音乐的人是傻逼,你只觉得这种音乐会产生本身就很可怜。 当然,或许我根本就没有必要想这么多,那些做古风音乐的人也许也根本没想这么多,他们只需要知道456的进行怎么写,古筝怎么跟着笛子主音走,听众喜欢什么样的牛逼动人歌词就行了,至于做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和你我并没有什么关系。也许只要唱歌的嗓子好听,这就是首好歌,就是这么简单。 写这些只是无端发泄,我自己都没过脑子,只是因为昨天有傻逼说我不懂国风金属的恢宏大气之美。国风金属,国你妈。
© 本文版权归 SoccerObsidi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