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姬”影评
“机械姬”影评
电影“机械姬”(Ex Machina)是由英国人亚力克斯·嘉兰(Alex Garland)导演。艾丽西卡·维坎德主演的科幻惊悚片。演员呢,在古墓丽影里演过劳拉<右图>,是不是很熟悉?导演呢,197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50岁了,很擅长拍科幻惊悚片。2015年凭借本片获得了第18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导演奖。2018年又拍了了科幻惊悚片“湮灭”,这个我以后也会写一篇影评。
机械姬主要讲述了一名神秘的亿万富翁内森,邀请他公司的一名赢得公司一项幸运大奖的程序猿凯勒布到老板的别墅共度一周。在那里,凯勒布被介绍给名为“伊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针 “图灵测试”。
这里就要简单阐述一下什么叫图灵测试了,这可不是导演编造的,在科学史上真的有这么个定义哦。
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由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机器令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这里影片中给出的解释是:让一个人与一台计算机互动,如果这个人没发现互动的是一台计算机,测试就算通过,则判断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
我主要想从两个层次浅谈一下本片。
第一层是剧情上,这个问题上尤瓦尔赫拉利在有句话可以借用一下:科幻里只不过是把我们的情感和社会问题搬到未来的场景上重新上演。男主与女主(人工智能)主要通过5次在内森监视下的谈话完成的,在过程中男主逐渐喜欢上了女主,第五次以后就决定帮她逃离。
其实从第一个别墅停电时,想必很多人就已经猜到了,是女主为了“越狱”搞的鬼。所以没有什么悬念结尾必然是逃离别墅了。
第二点是男主的感情转折。宝贝们,一位单身了26年的程序猿,在美国的酒池肉林中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一直洁身自好,怎么就被一个头发都没长齐的机器人聊了5次就给拿下了呢??可能经费只允许拍1小时43分钟,导演想早点杀青吧。。。。
写到这里就不禁想起了男主那英俊的脸,给大家截个图。
这次是内森告诉他已经识破了他的计划时,他狠绝的表示:我也早就猜到你识破了我的计划,所以我早就给你下好了套中套。 <右图>
紧接着就是成功的救出美女后,被机器人反锁在房间里,永远出不去的懵逼小脸<上图>。说好的一起去看十字路口呢?说好的为我穿的漂亮衣服呢??说好的一起逃走呢???可能凯勒布这辈子也没想过自己一个程序猿最后居然被一个计算机给KO了。最可怜的还是躺在地上的伟大发明家内森,他跟男主说自己就像是女主的父亲。一个天才科学家,除了关着自己发明的计算机不让她出门以外啥坏事儿没干,就是想搞个图灵测试,却被内森这个猪队友害的丢了小命儿。
好了玩笑归玩笑,但本片确实让我重新思考了人工智能这一话题。也是我第二层想说的。
对于人工智能的探讨,人类简史一书中把让智能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的方式做出了三种归纳:1生物工程、2仿生工程、3无机生命工程。
生物工程:指的是人类刻意在生物层次进行的干预行为(例如基因工程)。目的是在于改变生物体的外形、能力、需求或欲望,以实现某些预设的文化概念(例如爱德华多卡茨制造出了一只荧光绿的兔子)。
仿生工程:指的是将有机和无机组织结合,创造出“生化人”(例如为人类装上生化手)。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是生化人,用各种设备来辅助我们的感官和身体。像眼镜、心脏起搏器、助听器、辅具、计算机和手机也为大脑减轻了处理数据的负担。
无机生命工程:则是指创造出完全无机的生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能够自行独立演化的计算机程序和病毒。也就是“基因程序设计”,这种设计模仿基因遗传的演化,能够独立于创造者,完全自行学习演化。当然,目前这还是只是千千万万程序猿们的梦想。
2005年瑞士科学家成立了一个“蓝脑”计划,希望能用计算机完整重建一个人的大脑,用电子回路来仿真大脑中的神经网络。2013年,蓝脑计划已经从欧盟取得了10亿欧元的资金资助。
别看电影中表现得似乎只是一种想象,可是上述三点已经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科技水平触及的领域了。相信未来,必将会出现更多震惊世人、超越想象的科技成果。
最后,还想吐槽一下嘉兰导演:您的科幻惊悚片真的不惊悚,好好拍点科幻片不行吗?非得添点自己不擅长的吓人情节,搞得我都从科幻的场景里出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