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个奇特的国家
印度是个奇特的国家或者民族,被英国殖民数百年并不觉得可耻,而被中国打败一次,就觉得是刻骨仇恨,认为可耻的刻骨铭心,数十年,念念不忘报仇,真正侮辱他们的人他们感恩戴德,而对他们平等相待,希望友好的相处的人,它倒看不起。
印度可能是认为自己再英国统治下的时候,可以做殖民扩张,当时殖民扩张的领导者虽然是英国人但参与的主体却是印度人,所以英国人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大概是印度一直以来以殖民者傲慢心态对待周边小国,乃至以英国殖民者对待大清的心态对待对待现代中国的心理根源。
当年的英国殖民者不断的对当时的大清采取进攻姿态,并且划麦克马洪线掠夺中国领土,当时是大清自顾不暇也没有什么脾气,没有掀起多少风浪,英国人可以做的,难道我们不可以?所以,当新中国建立后,印度对中国采取了攻势战略,蚕食战略,不断的将边界向中国一边扩展,认为中国将像大清一样无可奈何,从而巩固印度在发展中国家的领导地位和威信。
印度在五六十年代是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当时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将印度当作是当然的领导者领袖。而当时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各个方面发展不如印度,印度有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几百年建设的工业基础,各个方面条件都比中国优越。中国刚建国,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也比较高涨,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印度就想通过战争方式打败中国,从而树立印度在亚洲的绝对权威。
因为中国够大,胜之并非不武,并且中国曾经在朝鲜与联合国军作战,并获得胜利,如果打败中国足以证明印度的强大,巩固印度在世界上威信,印度不仅在发展中的国家的威信将巩固,而且在全世界的地位都将提高。
不过,天不遂人愿,被中国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印军一溃千里,在世界面前威风扫地,颜面尽失。所谓无病自灸,自取其辱。殖民扩张道路已经行不通了,但印度仍然紧抱不放。另外,印度人也没有研究过中国的历史,没有研究过中国历史的周期律,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大清那个老气横秋暮气沉沉行将就木的中国。无论是谁如果仍然以大清的眼光看待现代中国,它一定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