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内凶煞日辰的推算法
凶煞日产生的机制为阴阳五行的不利时期,如阴阳隐晦、五行克冲或入墓之时,大多以日、月、五星的运行为背景。 以太阳运行为背景的凶忌日1.太一移宫日(交节气日)太一,指北辰;太一移宫指按照九宫八风、斗纲建月原理,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这八日既是交接气日,也是太一移宫日,是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日子。《黄帝内经·灵枢》曰:“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
这八天为四方四隅所居,是阴阳之气的转折日,故凶。其中以二分二至即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日为忌日,尤其冬至日为大忌,因为二分二至为子午相冲、卯酉相对、虚实相犯,故为大忌;尤其正月朔日(阴历正月初一)为天忌日,古人将这一天作为占测一年气候吉凶之日。
《汉书·天文志》以元旦日占八风记载曰:“正月旦决八风。风从南,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叔为,小雨,趣兵;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故八风各与其冲对,课多者为胜。多胜少,久肚亟,疾胜徐。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昳至晡,为黍;晡至下晡,为叔;下晡至日入,为麻。欲终日有云,有风,有日,当其时,深而多实;亡云,有风日,当其时,浅而少食;有云风,亡日,当其时,深而少实;有日,亡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如食顷,小败;孰五斗米顷,大败。风复起,有云,其稼复起。各以其时用云色占种所宜。雨雪,寒,岁恶。”
《黄帝内经·灵枢》则以正月朔日为测一年疾病动向之据:“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曰白骨……”2.四离四绝日
“四离日”指一年中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交节日之前一天,称之四离忌日,是因为那时阴阳升降变化反差最为明显,气候变化较大。
《玉门经》曰:“离者,阴阳分至前一辰也。谓建卯之月,阳气出阴气入;建子之月,阴气降阳气升;建酉之月,阴气出,阳气入;建午之日,阳气降,阴气升。故先一日为四离辰也。”曹震圭亦曰:“四离者,冬至前一日水离,夏至前一日火离,春分前一日阳体分而木亦离也,秋分前一日阴体分而金亦离也,故名曰四离。”
“四绝日”指一年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日的前一日,那时同样为阴阳升降变化渐趋明显,气候发生变化之时。《玉门经》曰:“四绝者,四立前一日也。”曹震圭曰:“立春木旺水绝,立夏火旺木绝,立秋金旺土绝,立冬水旺金绝,故先一日为绝也。”李鼎祚曰:“此日忌出征远行。”3.伏日指每年三伏日的头三天,这三天是三伏防灾日,应趋吉避凶。 以月亮为背景的凶日
月球与地球相距最近,因此月相的朔望会对地球产生引潮力的变化。由于月球的运行对地球的影响而造成的忌日叫月忌日。
月忌日主要指月相变化最明显的三个朔望忌日,即初五、十四、二十三日,其理如《协纪辨方》所说:“朔为日月同度,弦为近一远之,望为日、月相对。”
朔日(晦日)朔日为月、月运行同度,指每月初一;望日为日、月相对,指每月十五日;晦日为日、月相背,指大月每月三十日,小月每月二十九日。
总之,忌日和凶日大多为灾害、事故多发日,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