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不易的美帝(一):来自亚特兰大法律援助机构的一封邮件
一早醒来惯例查收邮件,失业这几年虽然没了从前密集的工作节奏,但是一睁眼就看邮箱这个习惯还是得到了保留。嗯,信用卡广告,删掉;网课上新推荐,删掉;护肤品广告,才打八折啊,这不跟没打折一样吗?果断删掉……正删得顺手之际,突然一封来自亚特兰大某法律援助NGO的邮件吸引了我的注意。邮件中提到受COVID-19影响,亚特兰大低收入租客被房东驱逐(eviction)事件显著上升,故此他们将在本周四举办有一场关于”房屋租赁法律问题”的网络讲座,任何有兴趣的志愿者均可报名参加。我果断报名。是的,虽然我失业了,又是一个英文不大行的外国人,但我也是一个秉承”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正经纽约州注册律师呢~
说到这里,必须要先提一句我和法律援助的缘分~按照规定,在宣誓成为纽约州注册律师之前,每个人都必须完成50小时的法律援助服务(pro bono)。于是我google了一番本地各种法律援助机构的联系方式,一一去信,这家NGO很快答复了我,说他们非常欢迎志愿者。于是在一个美好的周六早上,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法律援助活动,正巧那场法律援助的主题也是房屋租赁纠纷。申请援助的对象都是本地低收入群体,他们或是付不起房租、面临被房东驱逐无家可归的窘境,或是要求房东进行必要的房屋修缮却迟迟得不到回应。只不过,几乎所有申请人都是非裔家庭。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在这座城市里,还有这样一群每日挣扎在贫困和无家可归边缘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是我从未了解过的人间真实。
再说回网络讲座~报名成功后,我收到了主讲人的邮件,其中提到一部讲述亚特兰大公共住房项目(Public Housing Project)情况的纪录片《East Lake Meadows: A Public Housing Story》。主讲人建议大家有空可以先看看这部纪录片,因为“从历史的角度能够更好的理解Atlanta非裔的住房困境”,继而才能真正理解住房相关法律援助服务的意义所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于是戳开观影链接,又于是,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
故事从1930年大萧条时代开始,以曾居住在East Lake Meadows社区的居民(均为非裔)视角,讲述了亚特兰大公共住房项目的前世今生。公共住房项目的创设本意,是为了帮助在大萧条中因无法偿付房贷而失去房子的白领们,为他们提供过渡性住房渡过难关,待经济好转之后他们再搬出。项目初期,绝大多数申请人都是白人,非裔极少;而渐渐等非裔搬入之后,白人纷纷搬到更远的郊外。由于非裔收入始终很低,无法承担更高的房租,于是过渡房失去了“过渡”的性质,竟成为他们唯一可供选择的住所。
然而,整个社区除了这些建筑质量极差的公寓楼,空无一物。没有商店,没有银行,没有托儿所和学校,甚至警察也不愿/不敢来。年轻人无所事事,逐渐开始依靠贩毒挣钱,于是社区内街头火拼成为家常便饭,很多昨天还一起说笑的朋友,可能第二天就横尸街头……于是East Lake Meadows的居民们不得不面临着屋外是一个充斥着枪击犯罪的黑暗世界,而屋内则是漏水墙裂蟑螂遍地的另一个黑暗世界。
直到1990年后,亚特兰大政府决定改造East Lake Meadows社区,改造方案是推倒重建,将原来的低收入社区改为混合收入(mixed-income)社区,以期通过提高收入门槛和犯罪背景调查等措施,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和宜居性。于是非裔居民们被告知,他们要迁出当前的住所,待新社区落成后他们依然可以选择回迁。但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居民最终得以迁回,大部分非裔居民都因不符合收入门槛、无法通过犯罪背景调查等原因,被社区拒之门外。影片中举了一个例子,某人因其亲属曾参与贩毒而无法通过犯罪背景调查,即使他本人并无犯罪记录。
于是,这些被拒绝回迁的非裔居民只好拿着政府颁发的Section 8 voucher(一种政府对于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补贴项目,即由政府出资补贴房东,这样低收入租客只需自付极低的价格,例如房租的10%,就可以租住)去寻找新的住所。然而根据法律规定,房东有权不接受Section 8 voucher,也就是说,当这些非裔居民拿着Section 8 voucher去租房时,房东有权拒绝出租。最终,亚特兰大只有极少数房东(通常是公寓小区)接受Section 8 voucher,而这些公寓小区因为聚集了大量低收入的非裔群体,又变成了曾经的黑暗世界……
作为一个在亚特兰大生活了好几年的外国人,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East Lake Meadows的故事。但我始终知道,亚特兰大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城市:以downtown为界,往南基本都是非裔聚居区,往北多是白人和亚裔聚居区。
我曾非常好奇亚特兰大南边是什么样子,有一次从机场(注:机场在南部)回城时恰好遇上堵车高峰,我便决定在南边逛一逛。我想可逛的也就只有商场了吧,于是在google map上随便搜了搜附近的”shopping mall”便驱车前往。十五分钟后,我跟着导航到达了目的地,嗯,怎么说呢,当时我的脑海中只有四个字:“破败凋敝”……马路很旧,路面坑洼不平,街边的小店门口堆满了垃圾,墙上满是涂鸦,停车场中极其显眼的位置上停着一辆警车,蓝色的警灯刺眼的闪烁着,好像在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所谓的shopping mall,其实只剩一家梅西百货而已,其他商店早已关门歇业,只能从依稀可见的标牌上判断出这里曾经有过繁华的商业。而这家梅西百货也很特别,室内装修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风格,观感上看可以说是相当陈旧了,销售的商品看起来也颇为廉价,与其他地方的梅西百货简直天差地别……从梅西百货出去有一条商业街,通常说来都是一些知名品牌的专营店,但这里却是一个个拉着卷闸门的小店,有卖香水的,卖大金链子金手表的,卖纹身贴纸的……像极了充斥着浓郁廉价香水味道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我走在这古旧的商业街上,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而且周围所有人的目光似乎都若有似无的看向我,可能因为我是唯一一个和他们肤色不同的人——没错,整条商业街上除我之外,都是非裔。
后来我把这件事讲给一个Uber司机听,权作堵车时的谈资。司机大叔也是一个非裔,他告诉我他来自尼日利亚。“你千万不要去南边,那里很危险!”大叔如是说道,“我和他们是一样的肤色,但我有一次去南边的加油站,还是被几个非裔年轻人抢劫了。他们跟我要现金,我身上只有5美元,其中一个人似乎身上有枪,我吓坏了,不停的告诉他我只是个司机,我还有老婆孩子,最后他们拿走了那5美元就放我走了。”大叔继续说道,“后来我很快就搬家了,从南边搬到了北边,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我不知该同大叔说些什么才好,毕竟万幸,类似可怕的经历并不曾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但是,对于大量集中生活在这种高犯罪率社区的非裔家庭来说,亚特兰大的”居不易”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