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秘密
《阳光普照》这部电影是由台湾导演钟孟宏执导的剧情片,个人认为是一部拥有犯罪、家庭伦理、道德等元素的电影,这部影片获奖无数,在这里也就不一一赘述。影片讲述台湾普通平凡的一家人阿文和琴姐育有两个儿子,叛逆的小儿子阿和与好友菜头砍伤人进了少年辅育院,但阿和的女友小玉却带着身孕来到家中。琴姐不顾阿文的反对,将小玉留下照顾。此时,被砍伤少年的爸爸黑轮伯向阿文索求赔偿,阿文不喜欢总是带来麻烦的小儿子,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资优生大儿子阿豪的身上,可随着大儿子的跳楼自杀,使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又该走向何方?
看完这部影片,对我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这部影片总体来讲是非常优秀的。也难怪会获奖无数。都说电影来源于生活,可是又高于生活。该影片真实演绎了普通老百姓的艰辛生活,痛并快乐着便是小人物的真实写照。可是又借由小人物面临的困境反映出整个社会目前面前的真实现状和矛盾,让看者都能够感同深受,代入感十足。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思想都得到质的飞跃,可是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形态和观念思想却没能跟上人们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人都还是成长于被人所诟病的中国式家庭,爸爸阿文是传统家庭的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喜欢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儿子,对打架肇事的小儿子视而不见,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却也是辅助为主,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家庭如果说,父亲母亲是支柱,那孩子就是基石,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一个家庭的走向必然会是扑所迷离的未知。影片中用司马光砸缸,其实我没猜透意思,到时看出大儿子阿豪看似优秀阳光,事事为他人考虑着想,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整个家庭的太阳,父母都以他为荣,是家里的骄傲。
可我感觉阿豪活的好累,除了是“别人家的孩子”外,更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没有自我,自我的生活空间被压缩到最低,他的个性不允许他有反抗的意识。最终心身俱疲的他以毫无征兆的跳楼自杀成为他最后的秘密。
影片的第二个秘密是小儿子阿和,家里人不知道他为何学坏,叛逆,只知道他到处惹事生非,爸爸阿文对他早已失望透顶,不报任何希望,对外人一直不想承认他的存在。阿和是一直活在哥哥阿豪阴影里的人,哥哥对他而言,就是干什么都比他厉害优秀的人,有了哥哥这个参照物,他做什么都是白费力气,得不到家人的重视与关注,于是,他便放任自流,最终把自己滑落到了少年辅育院。幸好后来,经过自己和家人的努力,他的生活又重回正轨。
可是,他却不会知道这样的安静生活,是父亲的犯罪换来的。这是属于父亲的秘密。
父亲阿文在大儿子阿豪死后,对小儿子阿和还是避而不见的。可是,影片中利用阿豪灵魂的引导,致使父亲阿文和小儿子阿和关系有所改善。阿文只剩下阿和一个儿子,不管成器不成器,作为父亲他都要管。眼看自己儿子的生活已经走向他希望的正轨时,昔日“好友”菜头的几番纠缠,会让他唯一的儿子再次走向犯罪的深渊。
他从一开始的劝阻和沟通,还是改变不了菜头对阿和的纠缠,于是在大雨倾盆的夜晚,一个普通的老父亲为了儿子的将来对菜头痛下杀手,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在影片的最后,和妻子琴姐散步的他在阳光下对妻子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和罪恶。琴姐失声痛苦,可是她却没有报警,生活还在继续。最后,阿和骑着脚踏车带着妈妈在阳光绿荫里兜风。妈妈琴姐终于发现了阿和的秘密。
为何阿和小时候爱坐在脚踏车的后面,因为透过绿荫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阳光。那是他生活里能接触到最美好温暖的瞬间。
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复苏,有了阳光的温度,人和植物才能更好的生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我们都需要阳光般的关爱和呵护,才能更好的绽放出生命的美好。
如果,爸爸阿文能对大儿子阿豪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对小儿子阿和不要过于冷漠和无视,和妻子琴姐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和儿子们沟通交流一下,孩子们的发展走向是不是会不一样?
这是一部电影,在阳光下暴露的秘密也只是影片中的些许片段,只是希望它不要发生在现实生活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