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昌和彭铠立的《一一》
今天是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的忌日。
《一一》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于2000年5月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由一场婚礼开始,结束于一场葬礼,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导演用波澜不惊的凝视,展现了平凡人生背后的幽暗。
电影结构严谨、层次复杂而脉络清晰,带有一种交响曲般的生动立体,与电影配乐中的古典音乐形成了复调般的优美。
玩一段随性的奏鸣曲
电影中的大部分音乐是由杨德昌的妻子彭铠立创作的。彭铠立是一位钢琴演奏家,杨德昌拍摄《一一》的时候,她正在创作自己的唱片,试图将贝多芬奏鸣曲中的主题提炼出来,更有趣地进行演绎,让奏鸣曲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在他们家中,房间中央放着一架钢琴,两人各有一个书桌,杨德昌的桌上放着电影书籍,彭铠立的桌上则是音乐艺术史类书籍。她在家中随意地玩着这些奏鸣曲主题,杨德昌觉得很有意思,也参与进来讨论,后来《一一》开拍,两人的讨论逐渐由音乐覆盖到电影,最终促成了彭铠立担任《一一》的配乐。
过一段年轻时的日子
当男主角和日本人大田在宝马车里播放音乐时,彭铠立采用了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游移的月亮》。大田是作为男主角的理想自我出现的,他能够做着完全不被看好的事业而丝毫不以为意,会弹钢琴和玩魔术,性格爽朗而有见地,他的出现促使男主角去寻找失去的自我,让他想要重新“过一段年轻时的日子”。
两人来到卡拉OK,大田为男主角弹奏了一曲《月光奏鸣曲》,音乐如同缓慢揭示的命运,在乐曲的铺陈下男主角拨通了初恋的号码。随后在和初恋重逢的路上,《月光奏鸣曲》一路引领,直到他再次见到初恋,恋人相拥,音乐戛然而止,如同月光散去,背后是无尽的天幕,那里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会发生。
我们生活里有很多这样的东西
关于《一一》电影配乐的诞生,彭铠立曾说:“其实是生活里慢慢玩出来的,我们生活里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受到父亲影响,杨德昌本人十分喜欢古典音乐,爱听歌剧,也因此和彭铠立结缘,两人曾在《一一》音乐会上合奏,杨德昌弹钢琴,彭铠立奏大提琴。
在彭铠立眼中,杨德昌是一个诚实的人,一如《一一》里的洋洋。电影结束时洋洋对去世的外婆说:“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据说这也是彭铠立想讲给杨德昌的话。
-
无忧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6 19: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