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曲筑诗城——耦园
近日耦园排昆曲小戏,敷演的是园主沈秉成重归耦园,睹物思情,回忆与夫人严永华偕隐双山、载酒寻花的诗酒年华。端午假期于园内实景演出,遂乘兴一游。

下地铁出三号口,沿尘土飞扬的仓街北行,过昆曲博物馆所在的中张家巷,越小桥右转小新桥巷,即是耦园。
想起多年前刚上大学,须从苏州乘火车前往。一次,与大学同学提早到了苏州,就想去园林逛逛,本想去的是拙政园。上了黄包车后,车夫极力推荐耦园,终于被说动去了耦园,现在想来,好像是耦园最早商业化承包,黄包车拉客过去是有回扣的。不过彼时苏州园林在我看来都差不多,去拙政园还是耦园也并无多大区别,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耦园一直以佳偶天成,神仙眷侣作宣传,细细一想,还确实是苏州园林里的独一份。
沈秉成仕则为巨宦,退则为大隐;严永华在家是孝女,出阁为才女;一对佳偶,名副其实。夫妇二人各有一首律诗咏耦园。
沈秉成《耦园落成纪事》:
不隐山林隐朝市,草堂开傍阖闾城。支窗独树春光锁,环砌微波晚涨生。
疏傅辞官非避世,阆仙学佛敢忘情。卜邻恰喜平泉近,问字车常载酒迎。
严永华《蜗居》:
短短墙垣曲曲篱,蜗居小隐北山陲。入门绿雾迷三径,绕屋红泉汇一池。
竹影暗摇疑凤舞,波纹圆动觉鱼嬉。笑他广夏千间想,谁及壶中日月迟。
入耦园大门,过偕隐双山,载酒堂居中,东西各有一花园,取对偶之意。
西花园有山无水,织帘老屋为主,前有湖石假山,后为藏书楼。
载酒堂后居宅楼大厅,已辟为舞台,每日例有评弹小曲演出。

东花园占地较大,有山有水,是典型的苏州园林。主建筑城曲草堂,已改为茶室。堂前黄石假山颇为巨大,高处可俯瞰整个东花园。水池上有曲桥,周围布置望月亭、吾爱亭、山水间,亭子之间有廊相连,粉墙上的漏窗花式繁多,移步换景,颇为耐看。

《耦园梦忆》小戏即在东花园演出。沈秉成1874年携妻归隐,卜居苏城,1876年改建耦园,此后在耦园过了八年的静好岁月。
严永华擅诗赋,好丹青,她留下的诗词比沈秉成更多。《春日偶成》两首里,自言“画好终须摹古意,才疏每愧负时名”、“春事今朝花影里,诗魂昨夜雨声中”。
沈、严夫妇在耦园里过着古代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居凭楼阁神先旷,案有琴书气自清”,“载酒园林,寻花巷陌”,望月弄琴,取雪煎茶,何其风雅之至。严永华留有两首《取雪煎茶戏作》,“蛮奴缚帚不须忙,留取中庭白一方。学得仙人餐玉法,重楼十二转神浆”,不仅是才女,还是趣人。

沈秉成偶有外出访友,严永华独守耦园闺房,也曾留下《夜作》:钟残未忍眠,惜此一池墨。拈毫作小诗,妙在无心得。

可惜士大夫仕隐并不由己,“忽闻徵辟到东山,便办严装趋北阙”,1875年沈秉成赴京任职,1891年任安徽巡抚,严永华病逝任所。1895年,沈秉成回到阔别多年的耦园,古稀老人,旧地重游,人面不知何处,可以想见那份心情:“芸房花院,重来空锁,苍苔满地。物是人非,小池依旧,彩鸳双戏。念当时风月,如今怀抱,有盈襟泪”。
小戏即以此为切入点,演绎沈秉成在东花园里的最后一次回眸,“二十年如一梦”。
戏里的沈秉成走过曲桥,穿过吾爱亭,在水阁里梦忆严永华归来,两人携手同游,浅吟低唱。

梦醒之际,生死两茫茫,“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其中的哀痛可想而知。

一座园,一段情,一曲佳话,苏州园林之美,昆曲之美,尽矣。
-
Fiona An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13 04:24:14
-
冷美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03 23:49:07
-
Rich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01 19:04:40
-
小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22:06:02
-
温暖的名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18:25:44
-
清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15:38:27
-
莫若以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15:15:36
-
zilo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14:56:17
-
司食止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14:21:19
-
木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6-28 14: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