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点妈妈育儿频道:粗心大意→做事细心,杜绝马虎
大家好,我是沈一点妈妈,感谢大家的支持,记得给我点赞呀!
上周跟大家分享了孩子爱撒谎的话题,今天开始跟大家分享的是孩子的粗心大意话题。
一、故事分享
故事一:一位妈妈曾担忧地说,儿子已经上二年级了,但粗心的毛病一直没有改掉,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成绩。书上明明写的是“51”,他偏偏会看成“15”;平时做作业不是忘了写答案就是抄错题。因为孩子粗心这个毛病,她跟孩子他爸都操碎了心。没少打过孩子,也没少骂过孩子,道理也讲了一箩筐,可是孩子粗心这个坏毛病就是改不了。 故事二:一位小学老师忧心地说道:“其实,这些题孩子们都会做,就是马虎,不是落个小数点,就是把符号看错。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变得细心起来。”

二、故事分析
很多家长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及这样一个问题:“我家孩子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要不是因为粗心,这次考试就能考100分了”、“我家那孩子不也是吗?要不是因为粗心,这次就能考全班第二名”、“你说粗心这毛病可怎么改呢?” 孩子粗心成了让家长们着急的“老大难”。面对孩子的粗心,有的家长埋怨、批评,甚至责打孩子,这样的方法有效吗?无数事情证明,效果甚微。 生活中,能够完全做到不粗心的人是不存在的。成人还有丢三落四的时候,孩子马虎一点,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面对孩子看错题目、落掉小数点等问题,家长们没有必要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 根据研究,孩子粗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靠“提高觉悟”、“增强警惕性”往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少有孩子所有的功课都粗心。他们很可能会把语文中的形近字看错,但他们却能把英文的字母表倒背如流;他们可能会把数学题中的算术题算错,但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却解答得特别详细。

三、粗心原因
其实,孩子的粗心常常是有规律的,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粗心点”。 有一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很粗心。但是他的粗心“粗”得有意思,仅仅数学一科粗心,而且只有在“计算得数”这样的题目上出错。 他的妈妈经常对别人抱怨:“每次考试完我都会检查他的草稿纸,检查完我就会很高兴,因为得数都算对了,我心想这次肯定会考的不错。但是,当试卷发下来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草稿纸上的数字明明是‘0’,但是,他抄在试卷上的却是‘6’。问他原因时,他还会委屈地说抄的时候看错了。不仅仅是在考试中,平常做作业时他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个孩子最大的“粗心点”就是容易把数字看错。 观察多了,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粗心点”。因此,他们要么语文经常出错、要么数学成绩很差、要么英语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事情发生呢? 其实,人的情绪、兴趣、自制力等都直接影响感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少兴趣,学习情绪不高,就很容易粗心;而有些孩子容易兴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这时候更是粗心“出没”的高发期。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改正孩子粗心的坏毛病。

好了,今天的故事和分析就先分享到这里,明天将为大家一起分享作为妈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孩子的粗心大意的话题。
我是沈一点妈妈,欢迎来到“沈一点妈妈的亲子圈”,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给我点赞,记得分享给你身边同样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