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管你多努力也没法升职?这三点一语道破

文/江小黑
上周六,受约跟大学同学小徐吃饭。
整顿饭吃了一个小时,其中有半个小时她都在抱怨自己明明很努力,但却一直升不了职,只能做一个小职员,觉得很是委屈。
后来,又开始不断吐槽老板不懂自己,同事太尖酸刻薄,公司制度又不好等等。
然而,从她的长篇大论里,我没有感受到丝毫她要反省自身问题的意思,只是一味地把升不了职的责任推卸在别人身上。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升不了职,问题不在老板更不在同事身上,而恰恰在你自己身上又不自知。
下面三个不能升职的原因,你中了几个?
01.不懂人情世故
职场俨然不再像学校学习一样,只要努力付出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工作中想要晋升,除了工作要努力以外,还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懂得人情世故。
前面提到的小徐在大学期间是个学习极为刻苦的人,因此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从来不参加班级的团建活动,也极少跟同学打交道。
以至于现在毕业没几年,很多同学们已经根本不记得班上有过这样一个独来独往的女生。

而如今,她把在学校的那一套也带到了工作当中。
在公司里,她只管努力工作,同事们通过聚会来拉近感情,她基本不参加。
这样一来,同事们觉得她不合群,她却吐槽同事们太冷漠。
有一次公司主管生日,同事们都送上了生日礼物,可唯独她下班后直接回了家,连一句生日祝福都没有。
我问她为什么大家都送礼物,你却不?

她一脸正义地说:他们套近乎我不需要,我相信只要我工作足够努力,不管怎样也一定能升职的。
原来,她打心底认为生日送礼物这种日常社交是套近乎,是一种走后门的行为。
殊不知,与同事拉近关系是职场人必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得经营公司里的各种关系,即使工作再努力,别人也只会把你当做一个努力的陌生人。
02.工作效率和质量不理想
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产出价值不同。
如果你工作效率低、任务完成质量差,那公司还把你升为公司管理人员,岂不是自讨苦吃?
从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了几年。
刚入职时,明明领导答应只要我好好工作一定能升职加薪,可几年过去了,除了转正以外,没有任何升职加薪的迹象。
于是一气之下,我向公司老板递了辞职信,并想着跟他理论一翻。
可还没来得及发泄心中的郁闷,他就递给我一份绩效考核表,里面清楚的记录了我工作比别人慢一拍不单止,还经常犯错。
瞬间,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可以提升职加薪的资本。

一个公司里,从来不缺乏勤劳肯干的员工,有的人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人走,看起来全公司就他升职机会最大。
可谁曾想,这样的人很可能是上班开小差或者不专注,导致别人早把今天的工作完成了,唯独他还没有完成,因此只能加班加点来把烂摊子收拾完。
这样的人,不仅不可能被晋升,还可能因为被领导怀疑工作能力不足而炒鱿鱼。
所以,不是你经常加班到深夜就说明你值得升职加薪,公司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地方,只有那些高产量高质量,能给公司带来更多利益的人才能成为晋升对象。
03.附带资源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即使两个员工的工作内容相同,工作时间也相同,但其中一个人就是比另外一个人拿到更高的薪资,得到更多的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公司会定期对员工进行评估,根据员工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带资源的不同,分配不同的机会和薪资。
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公司打算选一个人来成为领导人,首先考虑的一定是谁担任这个职位能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就好比两个来公司应聘的销售人员,一个手头拥有的客户资源少,一个拥有的资源多。
那么毫无疑问,公司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他的附带资源更多,对公司的发展更有利。
而对于金融、医疗等需要高市场认可度的行业来说,如果员工本身具备一定的知名度,那市场价值就有所差异,自然公司也更倾向于把知名度更高的人升为管理者。

因此,要想提高自己晋升的机会,必须要让自己的附带资源更多,让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更高。
作为一位职场人,谁都希望自己的该工作得到正向反馈,一步一步的往上走。
但又往往会事与愿违。
当你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晋升却迟迟没有晋升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埋怨别人,也不是吐槽公司,而是认真审视自己,先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一旦问题解决,取长补短,成为更优秀更有价值的职场人,那升职加薪,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