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攀枝花之恋(19)

献给攀枝花的开拓者、建设者、劳动者
周强国
第十九章
“不要怕、不要怕。”郝大爷见他们一个个吓得,连忙上前说道,“枣红马对你们没有恶意,它那是在向你们表示最高礼节的友好。”
“最高礼节的友好?”程嘉文一头雾水,自言自语地冒出了一句。
“是的。”郝大爷说。
“那它在友好我们什么呢?”上官明珠问道。
“马是很通人性的。”郝大爷说,“你们刚才抚摸它,它感受到了你们的喜欢和热爱,它便昂起头发自内心的叫声向你们示好。”
“哦!原来是恁个的嗦。”程嘉文如梦初醒地说道,“我还以为是我们把它惹到起了,发了毛。”
“郝大爷耶,刚才恁就是把我吓惨了。”冉大生说,“我还以为它要咬我呢。”
“不会的,它要是讨厌你,就会用脚踢的。”郝大爷说。
开路了,郝大爷让上官明珠、程嘉文两人的行李放在了马背上。郝大爷说他俩年龄小,个子又不高,身上背的东西还不少,特别是程嘉文背的那个包好沉。
郝大爷关掉了收音机,一边走一边和大家聊天。枣红马走在前面,清脆的铃铛在山谷中回响。
“你俩这么小就出来当工人,家里的爸爸、妈妈放心吗?”郝大爷说。
“放心!”程嘉文脱口而出,“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刚开始,妈妈还是不怎么放心,可在我的坚持下,妈妈很快也就同意了。”
“我跟他不一样,爸爸很支持,妈妈就是不松口。我跟我妈还使了好几天的气呢。好在爸爸的调和下,妈妈才把藏起来的户口本拿出来,我才报到名的。”上官明珠说。
郝大爷很是健谈,一路上他给他们讲,渡口三线建设就是和帝国主义争时间抢分秒。“渡口建设不好,我睡不好觉”、“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这些都是毛主席的原话。你们一定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努力工作,早日建成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中国钢铁基地。现在,渡口建设才刚刚起步,急需大量的木材,你们经过市里也都看到了,搭的那些席篷房子,正在修的那些厂房都急需大量的木材。你们来到这里,就是到大森林里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路修通了,把木材运到市里去建设钢铁基地。目前,山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你们能在毛主席最关心的地方工作,那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这也是你们的福气啊!

“郝爷爷放心,我们会好好干的。”程嘉文说。
“我巴不得长一双翅膀,一下飞到连队去,大干苦干。”上官明珠把衣袖往上一挽,气势如虹地说道,“和帝国主义争时间抢分秒,早日建成我国拖不跨,打不烂的钢铁基地。”
“我也是,扎根渡口,为三线建设添砖加瓦。”朱思成说。
“别整得啷个文绉绉的,什么‘添砖加瓦’?”胡虎彪将两手的拳头一攥,随之一举,鼓起了老南瓜瓣似的腱子肉,很有底气地炫耀道,“就凭我这一身的肉,出大力、流大汗,什么都不说了。”
“你这不对啊……”朱思成说。
“有啥不对?”胡虎彪不等朱思成把话说完立马接过来问道,“出大力不对、流大汗不对?那你跟我说说,啷个才叫对?”
“我是说你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容易跑偏,犯方向性错误。”朱思成不快不慢地说道。
“我们只是修个路,又不拉车,偏得到哪里去?”胡虎彪说。
“你要恁个说,我只有无言以对了。”朱思成说。
“你输了,输得裤儿底底都没得了,当然不说了哟。”胡虎彪很是有些得意地说道。
“都别争了,马上就要到半天云了。”郝大爷说。
“半天云?”冉大生觉得有些奇怪,自言自语地发出了疑问。
“半天云,只是个地名。”郝大爷说,“因为地势高,一年四季几乎都在云雾缭绕中而得名。”
“原来是恁个回事嗦。”程嘉文说。
“到了半天云,我们就要分路了。你们在哪里吃完午饭,就顺着垭口上面那条路走,吃晚饭前应该到达得了连队。我就顺着垭口下面那条路走了。一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郝大爷说,“我看上官明珠、程嘉文两个年龄尚小,干脆到处里面去当个通讯员如何?”
“我才不去跟那些当官的端茶倒水耶。”上官明珠回答得颇是干脆,接着说,“我要冲在最前线去修路。”
“我也要到前线去修路。”程嘉文回答得也很是坚决。
“那好,我尊重你俩的选择。”郝大爷说。
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半天云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抬头望去,山头深藏在白色的云雾中,一条薄如蝉翼的山岚似动非动地弥漫在山的腰间。那依山而搭建的席篷房子和绿色帐篷,在山岚中时隐时现,几多神秘,几多梦幻。

“半天云,我来了!”冉大生把身上的背包往地上一扔,如释重负,四仰八叉地往半天云的山坡上一躺,声嘶力竭地吼道。
冉大生这一带头,一个个兴奋得跟猴似的,扔下背包,脚不:停手不停地狂呼乱叫:
“我摸到天了,摸到天了……”胡虎彪两手直直地伸向天空,不停地挥舞不停地喊叫。
“我飞上天了,飞上天了。”上官明珠仰面朝天,张开双臂,宛如奔月的嫦娥。
“我也来飞一个,飞到银河去看牛郎织女。”程嘉文话音一落,随即做出了一个鹰击长空的动作。
……
半天云就是这样的神奇,云遮雾绕来袭,身历其境,思想的野马便随之而去。
半天云是个分水岭,也是12号信箱附27号信箱的接待站。露天用三个石头架起来的十来口大铁锅,有的沸腾,供饮用,有的冒着热气,供洗漱。从山里接下来的泉水再分别安装成的自来水管,于露天外成“一”字形排开而去,便于来往人们的用水方便。
半天云热闹得就跟赶场似的,尤其是中午,来往的人们都要在这里用午餐,小憩:从乌拉国背着行李来此的,是进入林区报到的新工人,挑着生产、生活物资来此的,那是从乌拉国搬运物资回连队去的;拿着扁担、绳子、麻布口袋来此的,是从连队出来去乌拉国搬运物资的。
半天云的午饭很简单,一般情况下,两个馒头,露天大铁锅里熬的稀饭,烧的海带汤抑或是咸菜汤都不定量,自己动手。吃饭没有桌子、板凳,蹲在露天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不用付钱,也不用签字,一走了之。
上官明珠、程嘉文几个吃的却是大米饭,菜品也很丰盛,腊肉、香肠、罐头、海蜇皮凉拌等,而且还是像模像样地坐在帐篷里用餐。尽管桌子、板凳都是就地取材,用钉子钉做起来的,然,那板材散发出来的味道,和着帐篷,大森林,云雾的陪伴,颇有说不出来的原始粗犷和浪漫。
“今天中午吃得好安逸。”冉大生说,“就跟过年似的。”
“过年也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呀。”朱思成说。
“特别是那个罐头肉,糯叽、糯叽的,放到嘴巴头就化了,安逸得板儿。”程嘉文说,“我还是头一回吃罐头肉。”
“还有那个凉拌的啥子皮,嚼起来脆生生的,‘咯嘣、咯嘣’ 响,越嚼越有劲。”胡虎彪说,“硬就是舒服啊!”
“那个叫海蜇皮,生长在海头的,当然好吃哟!”上官明珠说,“唉。我在想,我们几个啷个就吃得恁个好哟?你看他们蹲在外头都吃的些啥?”
“是啊!这究竟是啷个回事呢?”程嘉文说。
(欲知详情如何?敬请关注《攀枝花之恋》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