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创意写作考研攻略
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本科是南大文学院的,考研时到了北大的创写,结果我刚考上那年,南大就开办创写了……虽然我和母校的缘分断了,但是好在南大创写的出题规律还是和本科的课程有很大的相关性的,所以这两年我也靠着押题帮好几位同学考上了南大创写。我反正是比较功利的人,我觉得考试嘛,还是以考题为主。虽说文学学习强调积淀与理解,但对于本科阶段,尤其许多有文学梦而跨考的考生来说,把古代、现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学理论都掌握得很熟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建议大家在准备复习之前,多看看原题,即便没法自己分析出出题规律,好歹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想一想如何答题。所以不同于其它推荐大家看各种文学史的攻略(我也并不觉得死背文学史是有效的复习方法),我今天想主要跟大家分析下考题。
首先,创写这个专业吧,是从国外引进的。但可惜引进了专业,却几乎没有引进其授课机制,所以现在国内各个学校的创写专业,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学校的文学院/中文系偏重文学基础一点,例如南大和已经停办的北大,这类学校的两门专业课其中一门都是文学史,另一类学校则注重写作,专业课一般是创作理论和写作,比如复旦和人大。虽然看似后者更贴合“创意写作”这个名号一点,实际上后者却往往更难考,复旦和人大的创写都是小班教学,要求考生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对于普通考生来说很不友好。而从考题上来看的话,其实前者的范围会更宽广,复习起来也更麻烦一点。文学史看似只是基本教材,实际上真学起来浩如烟海,我这几年接触的跨考的同学,无一例外地为此头痛。
然而文学史出题是有规律可寻的,现在南大也有好几年的真题可以看,完全可以根据真题来规划复习重点。之前北大的创写出题,填空常出诗词默写,而论述题偏向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我就不止一次地跟学生说要以论述题为主,甚至为论述题总结了答题模板方便基础差的同学们答题,因为填空题一空只占两分,且其诗词默写的范围太宽广,与其花大量时间背诵赚取两分,不如在论述题上多下功夫。相对来说,南大的创写题目比例更为清晰合理,古代、现当代和外国文学的比例相同,每年的最后一道大题都是戏剧,这和南大文学院的学科设置有关,南大文学院的本科阶段不细分专业,只分中文和戏文,戏文算是艺术生,会单独上有关戏剧的课程。(而我们中文专业下的文学和语言学是不分家的,所以都要学,对于喜欢文学的我来说,语言学可太枯燥了,南大的学硕是要考大综合的,好在创写不用)。有人说南大创写偏重戏剧创作,其实是十分不准确的,从真题上来看,戏剧的分量最小。因此我建议在第一次复习的过程中,把《三十年》的戏剧部分和《西方文学史》上的戏剧作品着重看看就可以了,有余力的同学再去读《中国现代戏剧史稿》这种书。
接下来,关于古代文学,作为和古文献、古文字一起站在中文系鄙视链顶端的科目(雾),且作为南大文学院的强项,古代文学自然是不少同学最犯愁的科目,毕竟《中国文学史》就四本,比其它教科书厚上一倍还不止。但创写题目中的古代文学,可以说是简化版中的简化版了,几年的真题考得几乎都是文学史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是,诗是要背的!比如考诗分唐宋这种问题,不举例几首诗,或者默两句诗是行不通的。南大本科的古代文学史,几乎每学期都要背诗的,从诗经一直背到清代的诗词。大家在背诗的时候还得注意,尽量得背些老师们觉得有价值的诗。总拿高中的诗来应付,老师们也看得出来啊。我这里还保留着本科上课时的诗单,但应付创写考试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可能背其中一半就足够了。
现当代文学是我最熟悉的了,当初考北大也是重点复习的现代。虽说是现当代,但南大显然也更偏向于现代一点,没考过90年代以后的当代文学,这自然也和中文系的观念有关——纯当代文学还不能入文学史。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当代文学主要看看17年和80年代吧,两者中间那部分(你懂的),南大老师上课不喜欢讲,自然也不太会考。相比当代,现代文学就重要的多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学好现代文学可以有效地帮助答所有题目,因为现代文学就是在短短30年中,既继承了古代文学的传统,也汇聚西方百年的文学流派的。章太炎、鲁迅与魏晋文学的关系,周作人与明代小品文的关系,郭沫若与惠特曼和浪漫主义的关系,都是为人熟知的。如果你对现代文学十分熟悉的话,在答古代文学、西方文学题目时略微提及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也绝对是加分的选择。但想要学好现代文学,只看《三十年》就是远远不够的了,以南大的真题来看,大家要多看一下重要作家的作品和研究专著,一定记得专著要搭配着作品来看,这和古代文学要背一些诗词的道理一样,只有理论的答案是非常单薄的,而且老师也能一眼看出来你没看过原著。不过好在南大目前现代文学出题还不强调“文学史”的部分,对于现代文学形式在三十年中的变化,诸如古文白话到欧化白话、大众化、报告文学等问题,都可以一带而过,不用花时间复习。简而言之,创写的现代文学偏向于作家研究,比既强调作家又强调文学史的古代文学还是简单了一些的。
西方文学,想要高效地学好西方文学,一定要把《西方文论史》和《外国文学史》两本教材合在一起看。一是因为南大也出了文学理论方面的题目(其实南大的文学理论课用的不是《西方文论史》,而用的是汪正龙老师的书,但鉴于我们用了那本教材之后纷纷对文学理论失去兴趣,所以也就不推荐大家看了);二是因为西方文学的理论和创作结合的还是相对比较紧密的,不少作家或是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或是在理论的影响下进行创作的,把文论史和文学史一起看,有助于大家建立一个清晰的西方文学框架,更有利于答题。
说完了文学史,谈谈写作,我也帮不少同学改过作品了。以至于十分清楚大家写作时的问题,因此我就说得直接一点好了,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觉得写作中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同学都没有意识到,你的文字是要给谁看的。我恳请大家在练习和写作时都要想清楚,阅卷的老师,大概率是文学院的中年教授或者副教授,考虑到比例以及不让女老师太辛苦的问题,看大家卷子的应该就是某个教文学史的中年男老师,一脸严肃,戴着眼镜的那种(这么说是帮助大家想象一下,顺便毕飞宇都不给本科生开课,他更不会判卷子的,我在南大四年,一次都没见过他)。所以大家请一定要少写现代主义,或者是《萌芽》那种情情爱爱的东西,多写一点现实主义的文字,起码让老师能够读进去。创意写作考研也是考试,强调的是某种可以得到公认的“优秀”,而不单单是“创意”。这个问题每年都有同学吃亏,实在是不值得,尤其有些比较坚持自己风格的同学,得了低分很是冤枉,但又能怎样呢,如果你把写作当成完全主观的事,老师自然也可以完全主观地看你的文章呀。所以恳请大家平时练习写作的时候,脑子多里想想那个一脸严肃的中年男教授,克制下自己飞扬的文思,回到现实主义中来吧。
最后关于英语和政治,考研英语我85分,政治76分,但这两科我都不喜欢,是靠方法拿分的,但这次是在懒得写了,有机会的话,下次再讲好了。
想交流创写考研的同学可以加我微信:yydwriter或者qq824573157
希望大家都能考试顺利,早点上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