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妈妈没法陪你长大,让这本书来伴你高飞
童年并不总是无忧无虑的。
13岁的艾米小小年纪就先后经历了父母离异与丧母之痛。这些痛苦经历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遮住了艾米生活中的所有阳光,让她变得自闭、敏感。谁也没想到,一窝小雁拯救了阴霾中的艾米。
有一天,艾米捡到一窝被遗弃的大雁蛋,还把这些蛋成功孵出了一窝小雁。艾米成了小雁的“妈妈”,她不仅给它们喂食,还教它们飞翔。陪伴这些小雁的过程中,阳光、欢乐慢慢重新填满了艾米的心。

这是电影《伴你高飞》讲述的故事。这窝毛茸茸的小雁不仅温暖了电影里艾米,也温暖了很多与艾米有类似经历的观众。如果所有不得不与父母、亲人分离的孩子,都能有这样一窝小雁陪在身边就好了。
陈丹燕的儿童小说——《我的妈妈是精灵》系列就是这样的“一窝小雁”。

关于作者:陈丹燕

陈丹燕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创作领域涉及儿童文学、人物传记、小说、旅行文学等多个领域。
代表作品有:
儿童文学:《我的妈妈是精灵》、《少女们》;
人物传记: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
小说:《鱼和它的自行车》;
旅行文学:《我的旅行哲学》。
儿童系列幻想小说:《我的妈妈是精灵》两部曲
《我的妈妈是精灵》第一部出版于1998年,讲述的是小学生陈淼淼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妈妈不是人类而是精灵,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家庭变故。(第一部以下简称为《我的妈妈是精灵1》)
陈淼淼还发现爸爸害怕精灵妈妈,不再爱妈妈了,想和妈妈离婚。为了阻止爸妈离婚,陈淼淼竭尽全力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却发现即使爸妈不离婚,这个家也不会像从前那样了。因为爸爸对妈妈没有爱情了,逼着他和妈妈继续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一家人都难受。最终陈淼淼的爸妈离婚了,精灵妈妈回到了精灵世界,永远离开了陈淼淼和爸爸。

《我的妈妈是精灵1》以陈淼淼的视角讲出了孩子面对父母离婚时的心声,让人感同身受,心疼又难过。这本书出版后,很多读者一直牵挂着陈淼淼一家:
妈妈走后,陈淼淼生活得好不好?
精灵妈妈后来怎么样了?
陈淼淼的爸爸,他还好吗?
感谢陈丹燕。
时隔22年,她为期盼已久的读者写出了《我的妈妈是精灵》第二部,让陈淼淼的故事可以继续陪伴、激励那些家庭并不完美的孩子,帮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第二部以下简称为《我的妈妈是精灵2》)

在《我的妈妈是精灵2》里陈淼淼长大了,成了一名高中生。她还去美国的高中当交换生了。陈淼淼看起来好像习惯了妈妈不在的日子,一个人也过得很好。但她一直想念着妈妈,她的心中一直有一块没有愈合的伤口。让陈淼淼没想到的是,她日思夜想的妈妈竟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陪着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抚平了她的伤口。
如果你的家庭并不完美,不论你现在是十几岁还是二十几岁,甚至三、四十岁,或许你都能从《我的妈妈是精灵2》中的陈淼淼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坚强、乐观、勇敢,但也会伤感、孤单。
如果你是单亲家庭中的家长,你或许会从陈淼淼身上看到自己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说自己很好就真的一切都很好吗?孩子怎么看待父母再婚?
《我的妈妈是精灵2》不仅反映了单亲家庭孩子的真情实感,还为这些孩子送上了一份成长指南,帮他们找到人生目标。如果妈妈没办法陪着你一起长大,让《我的妈妈是精灵2》来陪伴你、温暖你、给你力量与希望,为你指引成长的方向。
1.我乐观、勇敢,但也会难过、孤单

陈淼淼:我乐观、勇敢是不想让你们担心
尽管陈淼淼不愿意妈妈离开自己,尽管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让陈淼淼很难过、伤心、孤单。但在《我的妈妈是精灵》这两部小说中,不论陈淼淼是小学生还是长大成了高中生,她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大哭过,甚至在同学眼中,陈淼淼还是一个“开心果”。
陈淼淼拍摄的玫瑰花瓣掉落到宿舍马桶里的一组照片,获得了学校艺术节的摄影奖。她给这组照片起名为:“致敬,初403的抽水马桶”。当校长在颁奖仪式时念出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整个礼堂的都爆笑不已。
陈淼淼不仅幽默感十足,还是个勇往直前的姑娘!
她每次参加接力跑比赛都跑第一棒。每次她都像子弹一样,发令枪一响,立刻弹出去。这种英勇、快速的气势每次都会镇住其他对手,让她们愣一下下。陈淼淼她们班也因此获胜!
陈淼淼也觉得自己是个勇敢的人,她把自己想成过穿一身黑色皮衣,骑一辆哈雷摩托车,去解救被欺负同学的“小太妹”。陈淼淼就连一个人去完全陌生的美国小城当交换生,也不怕。她还经常自我鼓励,每当害怕、难过时都会对自己说:要勇敢!
陈淼淼英勇无敌是因为她觉得:一个人连没有妈妈都不怕,这个世界上也就没什么值得害怕了。
陈淼淼的坚强开心,是因为她想让让爸妈放心自己,不为自己担心。这需要自己能照顾自己,变得勇敢起来。
可是,陈淼淼的内心和她的外在一样开心吗?她真的像她所向往的哈雷女孩那样英勇吗?你看到陈淼淼是努力在让自己笑嘻嘻了吗?

陈淼淼:我的悲伤、孤单与想念你看不到
陈淼淼选择到美国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小城当交换生是因为她想“逃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去”,这样就可以逃开周围的人,不用装。
但即使周围没有人,陈淼淼也很少直接表达自己的伤感与孤单。因为她觉得“感伤就像身体上的乌青块”,除了碰到会疼、看起来难看之外,没什么用。长大了的陈淼淼不想让自己回想起小时候躲在厕所里独自伤心的经历。所以,她几乎从不纵容自己的心,从不让自己陷入这些情绪。
但是,陈淼淼真的不会伤心、孤单吗?
为什么陈淼淼刚到美国时,看到天空那么蓝、那么深,却觉得尽管阳光灿烂,但天空看起来却那么悲伤?
为什么陈淼淼看到宿舍外浆果树上松鼠窝里只有一只松鼠时,想到的是这只松鼠也是一个人住在上面,没有家里人?
为什么陈淼淼读到《绿野仙踪》里胆小的狮子说:要是我没有心也就不会是一个胆小鬼了,会对朋友说:“你觉得这句话里面有没有一种委屈啊”?
因为蓝天、松树和胆小的狮子说的其实都是陈淼淼自己的心啊。她把自己的情绪都融到了环境中,所以才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天空悲伤是因为陈淼淼为自己悲伤,为自己想逃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不再假装自己不想念妈妈而悲伤;
陈淼淼看到的不是松鼠没有家里人,而是她自己没有家里人。她觉得妈妈离开了,爸爸也要再结婚,自己可能也会像松鼠一样孤零零一个人了;
读《绿野仙踪》时,不是陈淼淼在替狮子委屈,这是她自己的委屈啊:
是她不得不接受精灵妈妈离开自己的委屈;
是她无法挽回爸妈婚姻但却不能责怪任何人的委屈;
是她为爸爸能重新开始生活而高兴,但又为精灵妈妈没办法和爸爸在一起而悲伤,为没办法再拥有曾经快乐的家而委屈遗憾;
是她想把自己的伤心难过说出来,但又怕爸妈担忧不能说出来的委屈;
陈淼淼藏起来的不只有这些情绪,她还把自己对妈妈的思念埋藏起来了。因为妈妈离开这件事太伤心了,就算过了很多年,再想起来还是会伤心到疼痛不已。但陈淼淼控制不住自己对妈妈的想念,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会让她想到妈妈。
朋友在自家门后等着她,让陈淼淼想到妈妈还在家等着自己的日子,当时自己的心像太妃糖一样又甜又软;
朋友家的厨房让陈淼淼想起妈妈给自己做的点心,那是包含着妈妈的爱与温暖的食物;
看到满月升起,陈淼淼想到电影《E.T.》里,小男孩骑着脚踏车飞起来的场景,又想起来精灵妈妈带着自己在上海天空中飞过南京西路。

但每次遇到这些场景,陈淼淼都拼命忍着自己快要失控的感情,不让别人看到她的心。妈妈离开之后,陈淼淼内心的空洞、伤心就像还没长好的伤口,每次回忆都像在伤口上撒盐,会让伤口再痛一次。她只会用淡忘化解这些痛,就像她对朋友说的那样:忘了就好了,哪怕是假装忘了,假装着就会变成真的。
这些情绪混杂着,深深地藏在陈淼淼心里,她不愿也不敢触碰。如果这些情绪一直深埋着、不断发酵,她会多难受啊。好在,精灵妈妈与陈淼淼的朋友、老师抚平她了伤口,帮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把悲伤、遗憾和恐惧变成了仁慈。
2.感谢妈妈、朋友和老师伴我成长
虽然陈淼淼刚到美国小城时谁都不认识,但不久她就认识了新朋友,新老师。让她没想到的是精灵妈妈竟然也回来了。他们的陪伴与鼓励让陈淼淼发现了人生的方向。
精灵妈妈给陈淼淼的成长礼物:女儿书
陈淼淼到美国之后无意中发现,妈妈竟然回来了!只不过精灵妈妈的样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陈淼淼差点没认出来。不过不论妈妈变成什么样子,妈妈始终是妈妈,是那个会给自己带礼物的妈妈。这次,妈妈送给陈淼淼的礼物是:“女儿书”。
这份“女儿书”包含了很多成长中的问题,关于爱、生活与金钱等多个方面。精灵妈妈把自己对女儿的忠告与建议都写了进去。这不仅是精灵妈妈送给陈淼淼的礼物,也是陈丹燕送给所有孩子的成长礼物。
关于爱:能够爱别人,比得到别人的爱更重要
怎么认得出一个人没有爱的能力?看这个人是不是一直把自己做过的事做成一把尺,量别人给自己的够不够。而且这把尺很长很长,别人给的总是太短了。
关于生活:有爱好的生活不会乏味,比如阅读
一个人要读过一些自己非常喜欢但又没啥用的书才好,比如:解剖学或者植物学,没看懂也不要紧,关键是有兴趣。
关于钱:记账,别随意借给别人钱
先学会记账,永远知道自己能用多少钱最要紧。再学会拒绝。不要借给别人钱,那人真的需要,就直接送给他。这样人们还感激你的帮助。要是那人还不起,或者本来就不想还,你还记得他借去了钱,反而生了是非。

谢谢你代替妈妈照顾我——陈淼淼;我是在帮我自己——艾比
精灵妈妈虽然再次回到陈淼淼身边,但和她相聚的时间有限,时常照顾陈淼淼的其实是她的雇主兼朋友——艾比。艾比付钱给陈淼淼,请她给自己读书,但她们俩更像是朋友与师生。
艾比会给陈淼淼烤蛋糕和苹果派,赞美她是个像苹果派一样甜蜜的孩子;
艾比给陈淼淼讲解如何欣赏诗歌:读庞德的诗,你要读得慢一点,清晰一点,想一想在自己生活中消失的人,那亲爱的脸。
艾比告诉陈淼淼如何与孤独相处:孤独不是可耻的事,不用刻意隐瞒自己的孤独,大大方方告诉别人自己就是个孤独的人。人能从孤独中学到与如何与心灵相处。
艾比发现陈淼淼喜欢绘画,专门找出画框,挂起她的画,鼓励她要相信自己的绘画天赋。
当陈淼淼要去另一个城市参加大学面试,却因为龙卷风降临长途车停运无法抵达时,也是艾比开车一路披荆斩棘,把她安全送到面试地点的。
艾比为什么要时时处处照顾陈淼淼,甚至面临可能被龙卷风吹走的危险也要帮她呢?为什么艾比在陈淼淼感谢她的照顾时说:我是在帮自己呢?因为艾比和陈淼淼有着类似的痛苦经历,帮陈淼淼的过程也是她自我疗伤的过程。

原来找到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是这么快乐的事
陈淼淼初中毕业刚到美国时对未来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什么。她也不喜欢大人因为小孩有个什么爱好,就趁机一通栽培鼓励,把这些爱好“上升成远大前程”。
她觉得理想一直在变,长大一点就变一次。老师和艾比都安慰她说,别着急。一个人需要花多点时间才能明白自己的内心,找到忠于自己感受的理想。
后来,陈淼淼发现画画能抒发心中的伤感与难过,能让她平静下来,忘记现实中的伤心事。她决定要考到美国最好的设计学院学画画,可是又有点胆怯。学校的老师们都鼓励她勇敢追求理想。美术老师对她画作的尊重,对她绘画天赋的肯定也打消了她的不安与忐忑。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她完成了考取设计学院需要准备的作品集。
当陈淼淼完成了为考设计学院制作的羽毛衣服时,她发现这其实是做给妈妈的礼物。她把对妈妈的爱、思念和牵挂都融入了这件羽衣,这件衣服也把她“心里淤积多年的悲伤、遗憾和恐惧都化为了仁慈”。
在为理想努力的过程中,陈淼淼不仅体会到了为理想努力会让人无比快乐、充满力量和信心,也治愈了心中的伤口,长大了。
而成长也往往意味着要去新的地方、开始新生活,要与朋友分离、家人分离。陈淼淼也不例外。
3.分离:成长的必经之路
陈淼淼顺利考取了心仪的学校,开心不已,但当她想到要和精灵妈妈再次分开,离开好朋友艾比和刚熟悉的环境,又开始难过。
艾比鼓励她说:人总要长大成人,远走高飞。精灵妈妈送给陈淼淼的礼物也在鼓励她展翅高飞。因为她们知道: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希望孩子长大之后有能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得到幸福,而不是永远躲在母亲的庇佑下,困顿一生。
《我的妈妈是精灵2》的结尾,精灵妈妈又一次和陈淼淼分开了。
但这次母女分离和陈淼淼小学时第一次和妈妈分开不同。这一次,陈淼淼已经长大了,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并懂得为之努力。这一次的分离不只有伤感,也有母女俩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与其说《我的妈妈是精灵2》是写给儿童的幻想小说,不如说是写给儿童的成长指南,写给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温暖陪伴,写给曾经是单亲家庭孩子,但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读者的安慰与拥抱。
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人能看懂“陈淼淼们”的内心,关爱理解他们;
希望“陈淼淼们”能从中得到力量与信心,找到理想并为之努力;
也希望曾经的“陈淼淼们”能抚平过去的伤痕与遗憾。
希望这些希望都能梦想成真,愿你你能抛开过往的难过、伤心与遗憾展翅高飞。
后记:
《我的妈妈是精灵2》中,精灵妈妈换了一种全新的方式陪伴陈淼淼成长。但我实在不想在文章里剧透,这样就剥夺了大家的阅读乐趣了。大家可以用阅读推理小说的方式读这本书,找一找书中那些为精灵妈妈出场埋下的伏笔,再找一找书中为另外一位人物埋下的伏笔。
这些伏笔真的特别精彩!
-
安 、一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9-29 09: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