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首富(上)——香港四大家族之郭得胜家族
退了鹅组,以后还是回到日记来发。
故事开始前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2018年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榜单前十名中只有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叫邝肖卿。当年她89岁,以150亿美元的身价位居福布斯富豪榜第五名,也是香港的女首富。

邝肖卿是谁?
邝肖卿有三个儿子,根据2018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她的三个儿子的身价分别为约616亿元人民币、610亿元人民币、315亿元人民币。这个家族的保守身家在2400亿元人民币左右。

2400亿元人民币是什么概念?根据同一份胡润全球富豪榜,李嘉诚的身家也就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个家族是香港最大的隐形富豪家族。
邝肖卿是郭得胜的太太,她的三个儿子分别是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1990年10月,郭得胜因心脏病复发去世,去世时其旗下的产业价值已超过3000亿元,他希望家族永不分家,所以在遗嘱当中,他让邝肖卿持有公司股权,三个儿子共同管理公司。
可惜,郭得胜的美好心愿因为1997年的一场惊天大绑架而化为泡影,随后接踵而来的是豪门夺权、兄弟反目、废黜董事…… 真实的人生总是比电影精彩。
不过我们还是从第一代掌门人郭得胜开始说起吧。

1911年郭得胜出生于澳门,但是在中山石岐长大。和当时的同龄小朋友一样在私塾读了几年以后,就跟着父亲经营洋杂货批发生意走遍了广州和上海。他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极强,会举一反三,跟在父亲后面学会了做生意的窍门。中山本是鱼米之乡,但是在日本战乱时期,郭得胜不得不举家迁至香港。
到了香港以后郭得胜重操旧业,和太太邝肖卿在上环永吉街开办了“合兴和记”,专门做洋货批发生意。邝肖卿出生于富裕的商贾之家,郭得胜大了邝肖卿足足18岁。

郭得胜跟邝肖卿合力经营,竟然把这个小小杂货店越做越大,几年后改成了鸿昌百货批发商行。1952年他又设立了鸿昌进出口公司,他那时的生意已经遍布了整个香港跟东南亚。
50年代末,西装悄然流行起来,以前西裤用的纽扣渐渐被淘汰换成了拉链。一次偶然的机会,郭得胜认识了日本YKK拉链厂的要员。他看准这一行是西装改革的开始,也是衣服改革的趋势,于是多次与YKK拉链厂谈合作。拉链厂通过几次见面觉得郭得胜为人诚恳,而且很有经商头脑,于是就把YKK拉链香港独家代理权交给了郭得胜。

YKK:YKK的全称为Yoshida Kogyo Kabushikigaisha。YKK是拉链行业的鼻祖,代表着行业标准,因为采用日本精确的工艺,原料和管理方法,YKK的价格是其它牌子拉链的10倍左右。而目前YKK仍是拉链和纽扣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拥有者。
使用YKK的奢侈品牌有:LV、GUCCI、DIOR、FERRAGAMO、BURBERRY、CELINE、MCM、CHLOE、COACH等。

从50年代到70年代,香港的制衣业十分昌盛,拉链风行一时。在60年代,郭得胜代理的拉链每年营业额都能突破一千万元,使得郭得胜成为香港排名前几的富豪之一。而且除了拉链以外,他还代理尼龙丝以及其他许多日本尼龙制品。
此时的郭得胜已经占领了香港百货第一的位置,但他并没有感到满足,从制衣厂老板的口中,郭得胜了解到香港中小企业对扩建厂房的潜在需求,于是将开发重点锁定为工业楼宇。
1958年,郭得胜与他事业上的朋友李兆基、冯景禧等八人合股组成了永业公司。永业公司选择开发工业楼宇,兴建高层写字楼,做分层租售。他们所建设的大厦可以“分层出手,分期付款”,因此得到了很多中小产业公司的欢迎,整个大厦迅速被抢购一空。

说来有趣,霍英东首创了“卖楼花”——即商品房预售,缓解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而郭得胜首创的“分期付款”缓解了购房者资金紧张的问题。这些举措使他们超越其他的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更多财富和拥趸,的确是很有商业头脑。
1963年,郭得胜、李兆基和冯景禧又再次重组公司,组成了新鸿基实业有限公司,以郭得胜为董事长、总经理,积极发展地产业务。当时公司的注册资金是500万元,实际三人平分,而且这个公司也是采用了与三个人有关的三个字:“新”字取自冯景禧当时的新禧公司,“鸿”字取自郭得胜的鸿昌合记,而“基”字就是李兆基。
60年代对所有的香港地产商都是关键的时期,由于受银行挤兑、大陆动荡影响,许多居民纷纷抛售物业选择移民,香港房价是一落千丈,胆小的房地产商跟风抛地,郭得胜却反其道而行,人弃我取,他一口气吃下二十几块地,端的是艺高人胆大。

从工业楼宇出发,新鸿基介入住宅市场,楼价亲民、格局工整、设计合理又不乏创新元素,备受香港市民追捧。郭得胜将楼市盈利投入横向扩张,开设水泥制造厂、混凝土厂、建筑设计公司、物业公司等关联企业,到1980年代初,新鸿基已发展为囊括上百家公司的企业集团。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早在1970年,三位地产大亨经过十年的合作便决定彼此各奔前程,每人分得价值五千万的物业和现金,相比11年前的投入,他们的资产增长了50倍不止。
1980年,新鸿基以70.2亿港元市值跻身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列;一年后,李兆基将恒基地产挂牌上市,以35.2亿元市值位列十大地产上市公司第七位。

香港四大家族,郭得胜、李兆基占据其二,另外两个就是之前我写过的郑裕彤家族和李嘉诚家族。
1990年10月,郭得胜因心脏病复发去世。在郭得胜的葬礼上,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霍英东、邵逸夫、包玉刚等商界大佬一同出席,当时的报刊评论说:“这几位扶灵者,就已掌握了半个香港的经济命脉。”
那时,新鸿基地产的市值已达254亿港元,与上市时相比,增长了635倍。
郭得胜去世前留下四个字“鸿基永固”,他令长子郭炳湘出任新鸿基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二子郭炳江和三子郭炳联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希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然而事与愿违,新鸿基的问题从来不是出在生意上,而是出在家族内部。
未完待续……
公众号:麻豆的手工和甜品咖啡店 说明一下:有些文章豆瓣保不住,所以只能上公众号看,因为是第二次发,会修订且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