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生活的养成之路
查看话题 >6月总结|202006:幸福感的得到取决于两个因素:降低欲望;提升财富

6月,骄阳似火,时令上的初夏实际已经很热了,又到了靠空调续命的季节。
经过一个月的调整,木兰重新适应了环境,睡眠开始变好,不再每天晚上醒几次,不再一没看见我妈就哭着要找她。这使我的睡眠也开始有了好转,但仍不敢掉以轻心——谁知道这个睡渣是不是突然就被打回原形了呢?
设置在5:36和6:25的两个闹钟,周一到周六准时响起。如若前一天的睡眠好,第一个闹钟响起时,我会爬起来,换上跑步的衣服,出门跑上大概30分钟,一上午元气满满。早晨静谧中的鸟鸣,江风中夹杂着淡淡的腥味,以及刚割过的青草的清香,吸入鼻中,瞬间变得神清气爽。爬不起来跑步,那么最迟第二个闹钟响起来时,也要挣扎起来——确保7:30分前出门,尽可能错开上班高峰期,然后在8点左右到达公司。
6月,微调后重新找到并适应新节奏,建立生活的秩序感成为自己生活的一大主题,已经过了随心所欲的年纪,目标感越强烈,越需要在忙碌中坚持,秩序成为维持正常运转的必然。
一、投资理财
这部分是6月份的重点,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我都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
证券账户除了股票,还尝试了场内的ETF和可转债,本意是做短期的交易,但失败了,也让自己明白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可转债打新仍然继续坚持,加上爸爸的账户,6月下来成功中签几支可转债,虽然盈利不多,但捡钱终归是快乐的。
基金方面,一共卖出了3次定投的产品,6月份大盘表现强劲,基金方面止盈多于买入,除了设置好的定投,加仓并不多,这个月的感觉是止盈后的钱没有重新进入流动状态,也提醒自己要记住2月份大跌得到的教训——不要将手中的子弹打完,永远要给机会做好准备。
阅读方面,买了2本书,其中把《手把手教你读财报1》接连翻了3遍,总算比较清晰起来,接着便是根据作者的思路,开始构建自己的股票池。刚上手,这部分显得很粗糙,且问题多多,但好在不算心急,一边继续学习一边操作,慢慢去理解吧。
另外一个,是5月份读的《一个投资家的20年》,受此启发要做的一份“基金长投216跟进表”,拖拖拉拉总算完成了,建立好后每月更新一次,用时间去见证知行合一这个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一些反思:
1、关注点的转移,使自己过于关注短期操作,时间长了问题渐渐暴露:短视型损失厌恶越来越明显,以致做了几次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情,并且眼睁睁看着应有的收益远去。
2、受同事影响,卖出了不该当下卖出的股票。也让自己明白:投资中应该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很重要。
6月份买入的其中2本书,第一本整整翻了3遍,慢慢捋出一些思路。
二、消费
收入锐减的一个月,疫情带来的影响终于开始体现在工资的数字上。这不免又令自己一阵焦虑,努力想压缩消费,却发现“必需消费”已几乎没有压缩空间,唯一能精减的项目是带来幸福感的“想要”消费。降低欲望是必须,也是自己今年来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收入的提升。
618大促囤了不少必需品,此外木兰项下是本月的一大主要支出:衣服、玩具、奶粉、纸尿裤……养娃真是时刻处于买不完的状态中。给自己项下购置了不少护肤品,父亲节给爸爸发了个红包,然后出去吃了顿饭,空调清洁,保险交费等各种杂七杂八的“非日常支出”使6月的消费数字不断攀升。
总体感觉本月的消费是:没有过多非必需消费,但数字依然超出自己预算。
三、书影音
6月份阅读完成5本。2本投资类,2本育儿类,一本文学类。
投资类的阅读帮助自己开始去建立股票池,并慢慢有了选股的方向,同时不再过于执著挑选出一支银行股;育儿类书籍关注点落在儿童心理方面,于自己是一个新的开始,阅读起来比较困难,困难在于认知的转换——科学研究结果与自己的认知出入甚大,消化理解需要一个过程;《木心谈木心》则是之前读《张岪与木心》后一直想读的书,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我仍然给了4星。
本月还购买了两次纸质书,当当的100-50活动,叠加优惠券使用,算下来挺划算。电子化阅读成为当前的主要方式,但一些没找到电子版且一直想读,或者读完电子版感觉值得再读的书,我也会考虑买入纸质书。
在跑步的同时断续听有声书,6月份终于听完周轶君的《中东死生门:巴以行走观察》,很喜欢作者特有的女性视角+记者的敏感,既有对中东局势的分析,更有战争中普通人的生活描述,真实而残酷,战争带来的伤害远大于我们所看到的。
影视方面,终于把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刷完了,贡献了几把眼泪,一部很韩剧的韩剧,调剂一下紧张的生活。

四、其他
(一)运动
跑步19次共104.94km,6月的跑步基本以晨跑为主,运动后的大汗淋漓,让(面部)皮肤也有了改善,并且活力满满,这让自己更有坚持的动力。
当某一天收到52周的勋章,才惊觉重新跑起来已坚持了一年。从开始的痛苦万分及各种坚持不下去,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跑不舒服,除了体能的改善,对于心智的磨炼是另一个明显的改变:在重复的坚持中,我收获了耐性,这无论是工作或是生活,都有很大转变;也是在反复的痛苦体验中,我明白了痛苦总是存在的,无法避免的,学会享受它是最好的相处方式。心态转变带来的是全新的探索,我从追求稳定开始向新的挑战不断发起进攻,变得更有自信,更愿意尝试未知。

(二)育儿
每一次记录这一方面,总免不了对刘先生的抱怨及指责——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形成了我时刻给予孩子她需要的关爱,更多的陪伴,及时的回应这些观念,所以工作外的时间我尽量去陪着木兰,让她感受到“只要她需要,我总会在”这一安全感。而先生则不然,即使表现得很投入,但给人的感觉是投入而不用心,并且科学知识已经腐蚀了他,让他时刻处于“育儿专家”这一角色,无法看到木兰真实的需求,虽然总是说“你只是用自己(成人)的思维去觉得她需要什么,其实她并不需要那些”,实际行动却时刻诠释着他用来反驳我的这句话。
这大概也是对木兰始终“不要爸爸”最好的诠释了。
这个月读到的育儿相关书籍,慢慢淡化了自己对“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这一认知,由此自己也不再努力去培养“父女情深”,而更多专注于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亲子关系建立,以及自我成长的精进,也明白不需要去扮演完美妈妈这一角色。
成为妈妈后,照顾好木兰成了我和我妈共同的第一目标,个人的娱乐,学习,休闲成了见缝插针去做的事情。还好,我妈特给力,木兰交由她使我轻松不少,不至忙得像个陀螺。我们的配合及默契,时常让我心生“就让刘先生做个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这一感慨。
(三)认知转变
1、关于投资理财:不在于广泛撒网,坚持在自己了解的领域即可;
2、关于个人精进:坚持完成2个“100计划”后,从开始的好玩这一心态,到现在的方向更加明确,既是尝试的结果,更是坚持的收获。
3、关于时间管理:自律不足仍然是阻碍的最大因素。其实在完成陪木兰这一主要事项后,仍然能有更多时间可以支配。
4、关于时间与金钱:价格和质量大部分时间成正比,没必要花过多时间纠结在不大的价格差比较上。另外,固定某一品牌也能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5、我很棒!终于有自信对自己说这句话了。
五、复盘及计划
6月计划未完成事项:
1、思维导图未完成。
2、早睡计划失败。
3、杂物间已整理,虽然仍乱糟糟;衣柜未整理。
7月新计划:
1、阅读完成5本;读一本文学类书籍,计划是《八百万种死法》。
2、看纪录片《麻理惠的整理秘诀》(8集,计划2集/周)。
3、听完第二遍《English Pod》,再加入一个新的听力教材。
4、听完有声书《原则》。
5、运动:跑步90km,KEEP 1000分钟。(向马甲线冲刺)
6、思维导图4张(含6月未完成的2张)。
7、完成上半年年中总结。
8、对客厅、衣柜、房间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