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认知主义 或者 表达主义的诸多误解的一个澄清
前言:这是摸鱼。
随着对元伦理学兴趣的加深,加上认知主义在直觉上和大家的(未经反思的)道德直觉相符合,很多人觉得非认知主义/表达主义都是在胡说八道。所以我想稍微做一些澄清,澄清一些常见的误会——我在讨论中不停的遇见这些对非认知主义的误会,让我很伤心。毕竟如果非认知主义的传统如果能一直存在,也证明了这个理论传统的吸引力。他们onto something。正如同认知主义者onto something一样。没有理由预设自己的对手是蠢货,因为这意味着没有把对方当成是哲学论辩的对手。
只是为了我打字的方便,我在下文将非认知主义者和其中最成功的一支——表达主义混用。你不接受这个混同,你可以只看成是我在对表达主义做澄清。
脚注要加吗?

——主要还是因为懒。毕竟我在摸鱼嘛。
OK,让我们开始。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非认知主义和认知主义都试图做的共同的事情。如果我们不清楚他们共同的解释对象(explanandum)是啥,我们的批评也没有意义。
一个非常loose的共识是** 他们都要为道德现象提供说明。**
显然关于道德现象的解释似乎必须解释如下几件事情:
1. 道德是啥?——道德的subject matter——道德形而上学
2. 怎么认识这个叫道德的东西?——道德认识论
3. 怎么说明道德判断?在这一点上,似乎道德判断和动机还有点关系:如果你判断这事儿是道德上对的,然后你不做这事儿,这似乎显得你不真诚——换句话说,真诚的道德判断似乎和动机必然有关。——道德的实践性
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怎么解释这些东西。认知主义者的解释是:道德有subject matter——某种道德实体或truth,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认知到道德——直觉也好,自然科学的方法也罢;道德判断的解释只需要说明道德判断是在represent——成功汇报——道德实体,加上对道德实体的说明,就能够说明道德判断。
但是如果道德判断是represent某些道德实体,似乎很难看出这些判断会和我的人生有什么关系:这就如同我说这是桌子,然后你似乎就要做点啥一样荒谬。
认知主义可以解释1,2,但不能解释3. 他们会进一步主张,3是错的,进而主张某种判断外在主义:道德判断和动机只是偶然相关。我要强调,这是一个和理由无关的问题,是不同的formulation,因为道德理由和动机也可能呈现出这种关系——这是关于内在理由和外在理由的争议。但是判断和理由的关系如何,是另外的话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说明道德判断是不是在报告理由。我们眼下的重点只需要关注道德判断和动机的关系。
而非认知主义者觉得3非常重要,他们觉得认知主义者提供的对3的解释掉很糟糕。比如说认知主义者会说道德判断和动机不是必然关系,只是偶然关系,因为存在非道德主义者:有一些人知道道德规则,但无法被道德规则motivate。这在非认知主义者/判断内在主义者看来是因为这些非道德主义者不是在正常人的意义上用道德规则,他们只是引用道德规则。类似于我说“今天伦敦是好天气”,我说的“好天气”等于蓝天白云,虽然我自己真诚的对好天气的判断可能不是蓝天白云而是阴雨连绵。这里我的“好天气”就类似于引用的道德规则。我只是quote这个规则,而并未真的把它当作道德规则。
而且认知主义者对1,2的解释都让人非常不满意(见下文的澄清1)所以,他们在做的工作是把3放在自己解释的核心,然后去挑战认知主义者对1,2的解释。他们的核心主张是,道德判断在表达某种非认知的心灵状态。常见的版本有:道德判断在表达情感/偏好/对规范的接受。这里区分的核心是,他们不认为道德判断在报告什么东西。他们认为道德判断在表达。我会在对误解2和3的澄清中详谈这一点。
另一种对整体图景的formulation是出发点的不同:认知主义者认为需要解释的核心是道德的subject matter——他们会预设有道德实体or truth存在然后阐明这种实体/truth的性质。非认知主义者认为需要解释的核心是道德语言——他们会预设道德语言存在,且道德语言表达道德判断,然后从对道德判断的研究中得出对道德现象的解释。认知主义者会觉得道德语言只是对道德实体解释的延申,因为道德语言在报告道德实体。非认知主义者则认为,道德实体是否存在,如何解释,依赖于道德语言。
如此一来,我们大概有了一个rough的背景。现在就让我们来看可能的误解。
误解1. 非认知主义者是道德虚无主义者。
澄清:非认知主义者不是道德虚无主义者。(早期的非认知主义者可能是——比如Ayer,看到Mackie 的那本Ethics: 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 1977 曾经惊呼:这就是我想说的!我忘记从哪个脚注看到这个轶事了)虽然关于什么是道德虚无主义也是有很多争议的话题,但我想至少在是否承认道德实践的表面价值的意义上,虚无主义者会否认道德实践的表面价值。他们会认为我们的道德言说是需要被解释掉(explain away)的东西,而非被解释(explain)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道德谈论。道德谈论只是某种为了满足实用主义要求的虚构,etc. 这里的虚无主义包括麦基的错误论,或者后续的Fictionalism。也可能你对虚无主义有别的看法从而对我的非认知主义的澄清构成挑战,我会很欢迎你的批评。
非认知主义者承认道德谈论/言说,道德生活的表面价值。他们认为这些东西都需要解释,而非解释掉。他们只是不承认存在某些可疑的道德实体。原因是因为,道德实体如果真的存在,我们不能take it for granted,这是需要论证的。而这个论证在非认知主义者看来太困难:
道德实体可能是自然实体,可能是非自然实体。如果是自然实体,会遭遇开放问题论证(OQA)的挑战——对好给出自然实体的定义,我们似乎可以永远问下去:好是什么。如果是非自然实体,我们没法说明我们如何认知他们——如果好就是好,是自成一体(sui generis)的事实,我们怎么认知好?一部分人会说直觉。但是直觉会遭遇进化论的挑战:我们的moral truth的直觉是进化育成的,这似乎没法说明这些直觉指向的是真正的sui generis的moral truth (Street 2006)。
面对现有说明的困难,非认知主义者选择不依赖道德实体,来说明我们的道德语言和道德思考的表面价值。他们不是虚无主义。他们认为道德语言和道德思考需要解释。
误解2. 非认知主义者通过情感和欲望说明道德,这会让道德判断受制于主观的欲望和偏好,无法解释道德判断的客观性。而这个和我们对道德的直觉相违背。
澄清: 非认知主义者确实通过欲望和偏好说明道德语言,但是要注意,他们说明的不是欲望和偏好是某种道德实体。他们区分表达(express)与报告(report)。如果道德判断是报告/汇报自己的欲望,这意味着我们的道德判断依然在represent某种世界上的道德实体/subject matter:只是这种matter变成了主观欲望。这就是主观主义者(subjectivist)的理论,而不是非认知主义者的理论。主观主义者是认知主义者。
这种理论显然非常糟糕:首先他们承认有subject matter,然后他们说这种subject matter是我个人的欲望——这就好像在说,我觉得这事儿是好事,这事儿就是好事一样。没有任何一个严肃的非认知主义者会同意这种主张。
非认知主义者主张的核心恰恰是:道德判断没有subject matter,而是【表达】我的欲望。按Gibbard的formulation,道德判断在表达我对于规范体系的接受(express my acceptance of a system of norms)。接受是一个pro-attitude,不是一个认知的心灵状态(这个区分见下一个澄清)。更关键的是,道德判断不是在汇报我对某种规范体系的接受,而是表达我对某种规范体系的接受。我对于规范体系接受的表达,意味着我并不是承诺我在汇报某种客观的实在,而那个实在就是道德。我对于规范体系的接受的表达,意味着我在真诚主张这件事情是对/错/客观的。这意味着我可以非常正当的说,也非常正当的判断:“某种行动就是错的——依据我所接受的规范体系。即使将来我的pro-attitude/我的倾向不再是接受这个规范体系,这种行动依然是错的,和我将来的欲望,将来的态度没有任何关系,就是错的”。
*收到feedback,为了再澄清一下表达和报告的区别,我用一组例子来说:
p1:A说“杀人是错的”
p2: A说“我相信杀人是错的”
主观主义者会说p1 p2是一样的,都是在说我对杀人的不赞同的这个欲望。但这是错的。因为他们混淆了报告和表达。我将通过分析道德争议来说明这一点。
p1是对“杀人是错的”这个判断的表达,对p1的否定是“杀人并非是错的”。这是在谈论这个规范性问题:杀人是不是错的。p2是对我有“杀人是错的的这个信念”的报告。对p2的否定是“我不相信杀人是错的”。这个判断和杀人本身是不是错的无关。
换句话说,对pro-attitude/规范性内容的报告就只是报告事实。如果要解释道德判断为对这些内容的报告,我们的道德争议就会变成关于信念——对事实汇报的争议,即我是否相信杀人是错的,但是这和“杀人到底是不是错的”这件事完全无关。而如果要讨论后者,只有我们区分对attitude的报告和对attitude的表达,我们才能做到。换言之,对杀人是否是错的的争议,本质上是两种不同pro-attitude的争议。
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我可以主张任何的不由他人desire/preference,甚至不由我自己的preference影响的客观道德判断——因为我对道德判断的说明是对特定attitude的表达,而不是报告。这意味着这个判断不依赖于任何“存在的attitude”——关于attitude的事实。这包括他人的一致性意见,看法,等等。因此表达主义允许我们主张一种高度的客观性。
在这一点上,非认知主义者和认知主义者都可以解释道德判断的客观性。不会依赖于主观欲望/偏好而转移。
误解3. 非认知主义者通过情感和欲望说明道德。情感和欲望很随意,可变。所以他们得出的道德不稳固。
澄清:一般我们会主张,道德判断在表达一种非认知的心灵状态,这是和认知的心灵状态相对应的。认知的心灵状态是信念,是为了报告某种世界上的存在;非认知的心灵状态是pro-attitude,是为了改变既存的世界。这也是安斯康姆所说的direction of fit.
我们的偏好和pro-attitude存在经过反思和未经反思的区别。你爱吃某种口味的冰淇凌是一种偏好,但是你喜欢听马勒的交响曲这是另一种偏好。经过反思的偏好往往比未经反思的偏好要稳定许多,事实上,我们对于哲学的热爱——这种passion——就是经过反思的偏好。我们不太会说这是一个不稳固的偏好。同理,你也很难说我们对道德判断就是表达接受规范的这种表达的偏好是不稳固的。
更何况,表达主义者会用进化平衡的理论来说明我们的这些偏好——对规范接受的态度何以形成可能的共识,但这些共识又不会决定我们道德判断的内容。具体的论证非常繁杂但非常有趣,我就不展开了,可以参见Gibbard 1990 Chap4。
误解4. 非认知主义者不能谈论道德真理。
澄清:非认知主义者当然可以谈论道德真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双方关心的是道德语言如何说明的问题,而不是道德本质的问题。原因在于,道德本质如果要说的确存在道德真理,实在论/认知主义者需要先完善自己的论证,面对非认知主义者的挑战成功,才能说明的确存在道德真理。但是除却这个controversial的前提不谈,我们的确在道德语言中使用道德真理。
非认知主义者完全可以解释这种语言使用。他们认同真理的紧缩论,意味着当我说:“X是真的”,就等于我在表达“X”。这里的引号非常关键,这意味着我们在语言中使用“杀人是错的是真的!”就等同于“杀人是错的!”,而“杀人是错的!”这个道德判断又可以通过前述的对规范体系的接受的解释给出非认知主义的说明。这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在语言中使用X是真的,是理由,是客观的……等等表述。
再强调一遍:如果要质疑这种对道德语言的说明,你只能说这个说明没有解释道德语言。你不能说道德真理就是在correspondence的意义上存在,因为这是有待论证的结论,而不能当作预设的前提。先要跨越OQA,debunking argument等等一系列挑战后,才能说明道德真理存在。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说真理冗余论是错的,但那就是另一个讨论了。
我今晚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欢迎大家拍砖,进一步让我澄清。我要感谢友邻归来的张献忠的广播促使我写这个——还让我回去读了读Gibbard1990,突然发现G神原来和我现在研究的东西高度相关 ;),也要感谢之前研习会的同学在讨论中给我的提醒。
All in all,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讨论。我也希望能尽可能澄清大家的误会。真的……非认知主义/表达主义不是邪恶理论,不是说欲望大于一切,不是说欲望压倒理性……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带着前见看元伦理学中的这个争议……
以上!欢迎拍砖~!
-
一二伞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04 19:08:01
-
不知春去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9 08:16:45
-
Indigosall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16:15:00
-
Hypat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13:09:21
-
摩醯首罗三只眼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8:00:24
-
豆友256828959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2:34:41
-
Yahui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2:20:32
-
Mochaa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1:33:52
-
捷克语在线词典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0:58:46
-
32号去看日出吧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0:50:17
-
ghost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5 13:25:23
-
神在看的星期日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3 12:31:58
-
张必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5 09:28:30
-
豆友XXXXXX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3 19:19:36
-
铮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7 11:06:01
-
豆友189371448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3 21:46:25
-
豆友175363055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5 00:11:24
-
hEz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20 08:16:10
-
豆友140686285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1 23:58:53
-
溺水小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6 09:21:48
-
Summum Bonum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4 23:52:00
-
沦落成美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3 11:58:57
-
Aubad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3 10:49:03
-
文山禾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3 07:32:20
-
ding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3 07:18:02
-
水蜜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3 06: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