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小鼠触觉小体的特性
作者:Bob Yirka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图片来源:Science(2020)DOI: 10.1126/science.abb2751
来自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进一步了解到触觉小体在小鼠感知触碰中所起的作用。在他们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团队描述了他们测试小鼠对其皮肤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做出反应的新方法,以及对触觉小体在哺乳动物触觉中所起作用的理解。Kara Marshall和Ardem Patapoutian与Scripps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团队在同一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观点(Perspective)文章,概述了触觉小体的研究历史和团队在这项新成果中所做的工作。
触觉小体是所有哺乳动物光滑(无毛)皮肤中的机械感觉末端器官。在人类中,它们存在于指尖。到目前为止,医学科学家几乎不知道它们的功能。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功能,研究人员研究了在小鼠的指尖和手掌中表达的触觉小体。
研究工作包括用电子显微镜近距离观察触觉小体,并对实验室小鼠进行条件敲除使其失效。之后科学家对小鼠进行测试,看看这样做是否会导致小鼠行为上的差异。
近距离观察触觉小体发现,每个触觉小体由一对神经元组成,它们的刺激阈值存在差异。 使小鼠指尖的触觉小体失效只是测试行为差异的第一部分,研究人员还必须在每个小鼠触觉小体失效之前,教会它们对不同程度的触觉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样研究人员才能确定触觉敏感性的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没有触觉小体,小鼠就不能感知到材料中的细小凹痕,且撬开葵花籽的动作变得更不熟练。这些观察结果提供了证据,证明触觉小体在触觉中发挥作用,并在提供全方位感觉方面不可或缺。研究人员计划继续他们的研究,接下来将定位离子通道,并试图解释出现双通道神经结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