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科夫《六号病房》|有些病,药治不了
这篇小说讲诉的就是格罗莫夫和拉京如何进入六号病房以及在六号病房里的辩论为主要情节展开。
虽然格罗莫夫和叶菲梅奇因为各种原因被当作疯子关在这个阴森可怕的病房里。说是病房,但它更像是监狱。别人都觉得在这个病房里的人都是疯子。但是他们自己知道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什么。
契科夫采用的病室这个主要场景,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体的病室,另一方面是沙皇俄国暴政的一个缩影。
在格罗莫夫和拉京的讨论里我们知道,拉京的主张是“勿以暴力抗恶”, 而格罗莫夫是不同的。
在拉京的心目中,格罗莫夫并不是精神病人,而是有深刻见解的人。因此格罗莫夫的怒骂痛斥,并不使他难受,相反赢得了他的好感,使他那套本来就十分虚幻的人生哲学发生了动摇。
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的不同,两个人的辩论中可以看到,格罗莫夫的清醒和反抗。拉京不满于黑暗现实而向往光明,却又深感自身软弱而企望自我麻痹的复杂心态。
文章一开始描写了病室外部的环境:生锈的屋顶、半歪半斜的烟囱、毁坏的台阶,完全是一种悲惨阴沉的气氛。病室里面是:腐烂的恶臭、铅灰色的地板、冰冷的铁窗。这一切构成阴冷、压抑、恐怖的调子。侧面反映这就是沙皇俄国的当时的环境。
小说有意让人物活动在病室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暗示第六病室就是俄罗斯大监狱的缩影,而这里的“病人”则代表着全体受苦受难的俄罗斯下层人民。
看完《第六病室》,有一种深深的压抑感,就像文中说的那样,我快透不过去来了。无法想象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每个人活着都是战战兢兢的。社会被统治者灌输着愚昧的思想。
让我想起了古代的中国,统治者为了管理民众,宣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结果呢,那些上层社会的人都在让自己的女儿学习管家,学习经营,学习文化。只有底层的民众相信统治者所说的这个话。
有这样一句话,想要社会发展,首先要释放民众的思想。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同时我们还可以获取非常丰富的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认知和知识体系。并通过各种途径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如今的社会当中,看过去的文章,了解过去的社会,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走向未来。
-
闲来撸猫曼回家 转发了这篇日记
让我想起了古代的中国,统治者为了管理民众,宣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结果呢,那些上层社会的人都在让自己的女儿学习管家,学习经营,学习文化。只有底层的民众相信统治者所说的这
2021-09-16 09: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