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科夫《苦恼》|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只有自我开解
读完《苦恼》,我仿佛读到的是约纳无法向人倾诉“丧子”的苦恼。
主人公约纳是一个车夫,靠拉人维持生计,在不久前他的儿子死了。他需要向别人倾诉他的丧子之痛,可惜无人愿意倾听他的“丧子故事”。大雪天,在这个悲凉的天气里,他的第一个客人是一个军官,赶车的过程中,有人想要“碰瓷”,军官只顾跟他谈论自己的事情,但是涉及到他儿子死的时候军官却不以理睬;
第二个是几个混混类型的人,他们谈论的也只是一些奢靡的生活以及满口的骂骂咧咧,当约纳跟他们提及他儿子死的时候,有人回答说:大家都要死的,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他却跟那匹瘦小的马倾诉了他的痛苦。没人愿意倾听他的故事。
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微信5000人的通讯录都是满的,想找人倾诉的时候,找不到一个人。朋友圈也越来越不敢发。
周末带着孩子去玩,想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自己和孩子的亲子时光,却想着,现在是公司的618活动期间,领导看到了会不会以为我没有努力在工作。朋友看了是不是觉得我出门玩也不叫上她们。同时看了会不会觉得,我在玩的时候,还总给他们发活动的一些信息,是不是不专业?最后,把编辑好的朋友圈删了。
有人说,互联网的进步,让我们的距离远的变得更近了,让距离近的变得更远了。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500万的人会得抑郁症。而病因正是长时间压抑自己的苦恼的情绪。
当我们产生抑郁的情绪的时候,解决它最好的方法是倾诉,当我们找不到人倾诉的时候,可以选择放声地自言自语的倾诉。
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极为推崇自我倾诉内心苦闷和忧郁的方法。他指出,这种心理上的应激反应是防止各种疾病的良药。他认为积蓄的烦闷忧郁就像是一种势能,若不释放出来,就会像感情上的定时炸弹一样,埋伏在心里,一旦触发就会酿成大难。若能及时用倾诉或自我倾诉的办法取得内心感情和外界刺激的平衡,则可减少抑郁。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是没有朋友。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愿意听你的那些苦恼。就像约纳一样,他不曾想着别人给他怎样的建议,他只是想找个人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对于孩子的离世,他还是不愿意去接受。最后只能和陪伴他的老伙计倾诉。
-
Tian325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19 10: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