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当初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一位写作老师推荐的。买来之后,花了很久才看完。今日心情不佳,确不想浪费这周六时光,只能强迫自己去整理下,省的去想那些让人头痛的琐事。
本书开篇就告诉我们正确的提问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有多大的好处!目录清晰,让读者能一目了然,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书中一共十三章,我总结成为六大块,以下为图:

1.提问的好处,告诉我们如今所在的数字化时代,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和新闻。怎样才能在这些信息中辨别出那些观点能为我所用,那些却是在误导你。
2.常见思维习惯障碍,每个人都不愿意别人向自己发问,觉得是在挑战自己或者威胁自己。这里举例几个障碍比如思考过快、刻板印象、自我为中心、一厢情愿。这些都是阻碍了我们批判的思维。因为,我们有时无法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不同看法,这就忽略对于事物的本身的探索。
3.什么是论题和结论?我们在看新闻或者媒体发布的一些文章,总是容易被媒体误导。如果一旦我们找不准作者或者演讲者的论题和结论,那么,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曲解别人的意图。怎样才能找到关键的论题和结论,从文章的角度来看,一般都会用一些指示词。比如:因此,表明、由此可见等。学会在文章中找这类型的词语。当然,口头交流与书面又是有一定区别。所以一定要注意聆听对方在表达的词语以及态度、声调等。
4.理由是什么?学会问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在讨论过程中,要多问为什么?这就好比小孩子一样,总是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同样,在看一些新闻媒体报道的文章或者发表言论,要探究可能存在的各种理由,这些理由是否能支持结论。
5.如何寻找论证中的证据、是否存有谬误?一篇文中不仅仅包含了作者的价值观、认知、个人经历还有假设观点等等。这部分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在写数学论文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比如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用质疑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如何利用数据来支持论点。
6.最终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一直以来,我们总会习惯二分式思维,可是多数问题是不能用简单的“是”或者“绝对的”不是”来回答的。这种思维方式就 阻碍了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事实上,有些问题的最终答案只是合适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至多需要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
总之,这本书还是比较值得推荐,尤其对于正在写论文或者想要培养逻辑思维的。这本书对于我启发很大,也改变了我的一些人知。
其实,这正如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法的第二步,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当然,这本书对我仍然有些疑惑,比如如何去寻找真正的本质原因,到底最终我们寻找出来的结论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