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Baroque》

文艺复兴的伟大造就了米开朗基罗、诸如达·芬奇和拉斐尔等光耀古今的绘画大师。
十六世纪末期,画坛迷茫的画家亦步亦趋模仿大师为自己,因循守旧导致了十七世纪以巴洛克命名的艺术思潮。
Baroque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
欧洲人当初泛指缺乏古典主义精神的作品,是对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
现今这个词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英国的巴洛克风格最明显地反映在,范戴克爵士为查理一世及其王室成员所画的肖像画,以及列恩爵士和凡布鲁的建筑艺术上。
德国巴洛克全盛时期直到18世纪。阿萨姆兄弟、诺伊曼和齐默尔曼设计的一些装饰华丽的大宫殿和教堂建成之后才出现。
意大利的巴洛克雕塑家和建筑师首推贝尔尼尼。路易十四风格,即王室官方风格,是意大利巴洛克的一种古典化翻版。
普桑为法国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形成法国巴洛克的特点。
西班牙出现了像委拉斯开兹这样杰出的大师。
法兰德斯的巴洛克风格最好的是鲁本斯。他创作了大型的祭坛画和神话作品,设计了一系列构思周密的宫廷画和寓言画组画。
在荷兰,还有一批现实主义的风景画家、静物画家、海景画家、肖像画家、家庭内景画家和教堂内景画家,维米尔、和林布兰特等出类拔萃的大师。
Baroque除了绘画、建筑与雕刻的综合还大量的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巴罗克特点:
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激情的艺术,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占有主导的地位。
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巴洛克艺术的灵魂早已不复存在,图片为搞笑版巴罗克艺术在台湾。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