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身体,治愈自己 ——读《与身体对话》
1.偏头痛:我的身体在说话
我为什么会阅读《与身体对话》?
近二十年的偏头痛虐我千百遍,身心在呐喊:够了,够了,我受够了。它伴随着月经周期而来,每个月发作两三次,已经严重影响我的身心、工作和生活。从前我会在偏头痛发作时,躲在房间狠狠地睡,睡到头痛消失。如今工作繁忙,又需要带孩子,不可能一睡就是十几个小时,只能忍着头痛工作带娃。头痛袭来,想呕吐,怕冷,坐立不安,我觉得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此,更痛苦的是每个月如此,如炼狱般。终于有一天,我的身体大声疾呼:“我受不了,快救救我吧!”除了看医生吃药打针,我还能做什么?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哪怕是医生。为什么我会得偏头痛?从遗传上追溯,我的妈妈常年头痛,一痛就服用止痛药,我的外公也是如此,或许我更多遗传了妈妈的体质。在我读初二以前,我几乎没有头痛的体验,身体非常健康。读初三,学习压力巨大,我开始头痛、头皮发麻,头发变成钢丝一样粗糙弯曲。妈妈带我看病,给我吃各种药,没有多大效果。但一放假,不读书的时候,我的身体又非常健康。高中三年,失眠焦虑、头痛头皮发麻,成为我的日常生活。如此想来,我没有神经错乱,真是非常幸运,或许要归功于我强大的心智吧。每次头痛袭来,我都无数次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挺过去。我坚持每天下午去跑步,我一定不能被头痛打倒。上了大学,学习压力骤降,我的身体慢慢好起来,头痛不再那么频繁。从高中到大学,整整七年时间,我都是洗冷水澡。慢慢地,我发现头痛出现了规律性的周期,伴随着月经每个月都发作。工作了十几年,头痛如影随形,严重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
我再也不能坐以待毙,再也不能无视自己的身体。我开始自救,从书籍中寻找答案,从运动中获得生命的能量。《与身体对话》给我了深刻而深远的启发:从此时此刻开始,倾听自己的身体,善待自己的身体,让身心灵三者健康地合作,让自己成为健康而美好的女性。
那么,《与身体对话》带给了哪些深刻而深远的启发?
2.体商:倾听自己的身体
《与身体对话》提出一个很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的概念:体商(BQ)。大多数人更重视的是智商、情商和财商,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体商。作者是一名内科医师,在医学第一线工作了二十余年,看到太多女性饱受身体疼痛和精神焦虑的困扰。她曾在大型诊所工作了7年,每15分钟就看一个病人,没有多少时间去倾听患者的心声,而自己的身体也出现症状。她决定离职,自己开一家私人诊所,每个患者安排一个钟头,倾听她们诉说的一切,了解她们的生活。她说:“多年来我得出结论:聆听自己的身体,是获得我想要的生活的最佳途径。”“让患者们用自己的身体智慧,用生活方式治愈自己——那才是真正持久的健康,而不仅仅是减轻症状。”“身为女性,当我们尊重自己的健康时,渐渐的,也会治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群,甚至拯救我们同地球的关系。”(以上摘自引言《只有你能治愈你自己》)
当我们身体出现问题时,更多时候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警告:我需要休息,我需要更健康的食物,我需要更良好的生活方式。但我们应对疾病的方式不是去反观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身体对话,而是找医生看病、吃药和打针,直到病痛消失。现代医学确实非常了不起,治愈了无数的疾病,但总有一些慢性疾病是如此顽固,只能长期服药减轻症状,却无法根治,比如慢性鼻炎、偏头痛。
我为什么会得偏头痛?首先,我太不重视自己的身体,或者说对自己的身体过于盲目自信。我以为自己体质还是不错的,从未好好爱过自己的身体。读初三,学习太累,压力太紧张的时候,我为什么不休学?为什么不停下紧张的节奏,让自己好好休息?为什么每天晚上熬夜,为什么那么在乎重点高中,为什么往死里逼着自己学习?记得有一天中午,我一个人跑到一个空教室去学习,感觉太累就趴在桌上,心无旁骛地睡了一觉,一觉醒来,我的身体仿佛得到了巨大的奖赏,身心无比轻松愉悦。其次,月经期洗冷水澡,无异于慢性自杀。我为了节省时间,不愿排队打热水澡,宁愿在大冷天里打颤着洗冷水澡,哪怕是月经期间。长期以往,身体以偏头痛的方式向我发出呼救,可是我却毫无知觉,反正头痛的时候睡一觉或者忍一忍就过去了。随着年龄越大,体质越来越差,偏头痛的痛疼越来越频繁剧烈,我再也难以忍受啦。
我听见了自己身体的呼救,我还能康复自己的身体吗,我能战胜偏头痛吗?
3. 治愈我自己:睡眠、运动、冥想
《与身体对话》第三部分探讨与身体对话的具体方法:饮食、睡眠、运动、爱和目标。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睡眠非常重要,但又经常被忽视的。书中详细列出哪些食物更有益于健康,尽量避免快餐饮食。而规律的8小时睡眠对于忙碌紧张的现代人而言,真的是太难太难。到处灯火通明,丰富的夜生活,让城市没有真正的夜晚。日夜颠倒成为很多的日常生活,长期如此,身体严重损耗。所以,要想有健康的身心,首先是要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睡眠习惯。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充足的睡眠。没有什么补充剂或者运动养生法能够弥补长期缺乏睡眠带来的损伤影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加速你的老化了。”“睡眠简直对一切事情来说都是根本——心情、健康、智力、力量、创造力、和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性欲,一切那些我们在人生体验中重视的东西。”如果饮食和睡眠进行排序的话,我会觉得睡眠比饮食更重要。我可以吃简单的东西,吃饱就行,或许一天吃很少东西,足以维持生命的能量。如果一晚没有睡觉或睡很少时间,身体就难以支撑下去,打不起精神,做事效率低下。所以,失眠是巨大的痛苦。
“活动对于心情的作用就像百忧解一样强大。”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治愈抑郁。“先动起来是首要目标。第二个目标是找到一个平衡的锻炼方式,包括有氧健身,增强力量、平衡感和柔韧性。”问问自己:当前你的限制是什么?怎么才能让活动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什么是可行的开端?你的健康目标是什么?“不管你是怎样的情况,你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身体、预算、日程安排的有氧、力量、平衡和柔韧练习。运动是生命的庆典。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身体智慧表达方式,让它能够滋养你的身体和灵魂。”任何时候开始运动都不晚,最重要的是运动意识的觉醒和迈开腿开始运动的那一刻。
爱是关系。我们在各种关系里建立自己的生活。处理好关系,得到爱的滋养,让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产生深刻的链接。“拥有目标感,是健康生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终极意义。”漫长的一生,就是在不停追索探求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价值感和意义感,生命的虚无感会如影随形。为什么身边有些人到了五十岁左右,孩子长大成人独立后,身体就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疼痛,抑郁多疑,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这与身体的激素变化有关,根本处也在于生活失去了重心,没有奋斗的目标(之前一切都为了孩子),又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慢慢地,身心就出现各种问题。可见,每个人,哪怕再普通再平凡,都需要生活的目标感和追求的意义感。认准一个目标,再晚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我有健康的饮食习惯,肠胃功能不错,只要偏头痛不发作,吃啥都香,胃口超级好。我从不挑食,喜欢吃肉,也喜欢吃蔬菜。问我不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非得说出一样,那可能就是包子吧。大概我是南方人,没有吃面食的遗传基因吧。
我有规律的睡眠时间,晚上十一点多睡早上六点多起床,午睡一个小时。睡前尽量要求自己不要玩手机。但到了放假时间,规律性的作息就常常被打破,有时候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到了深夜十二点后才休息。
我喜欢运动,运动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但工作繁忙和带娃辛苦,我没有养成长期的运动规律,也没有一项运动特长。有一天,我醒来颈部僵硬疼痛,头都抬不起来,连续几天都是如此。于是,我开始慢跑,下载了运动APP,每天慢跑3公里,坚持了3天,颈部就不会僵硬,头抬起来稍稍感觉一点不舒服。要想长期坚持一项运动,最难的是迈开腿的那一刻。迈开腿后,慢慢地跑,身体越来越舒展,越来越轻松自在,就像飞起来一样。跑完出了一身汗,全身都在呼吸,舒服极了。以前总觉得挤不出时间运动,但真的开始跑起来,一天中总是可以挤出半个小时。正如昨晚,和同事吃完饭回到家时,已是九点半。我放下东西,穿上跑鞋,绕着小小的小区道路,跑了两公里。我女儿在一旁看着我,帮我数了一圈又一圈。我知道,我是一个妈妈,我爱我的孩子。但我是我自己,我首先要爱自己,我活得健康自在,我认真地生活工作,我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我的女儿从我的生命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她也会认真地生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我学习冥想,向内感受,倾听身体的语言。冥想让我的心安静下来,让我关注当下,回到自身,回到心灵。每个晚上睡前冥想十分钟左右,更快进入睡眠。冥想的时候,感觉身体哪个部位是僵硬的,慢慢去放松,意识努力集中于当下,但总是不知飘忽到何处,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哪怕一分钟都是如此难。我接受这样的自己,慢慢地,身体往下沉往下沉,躺下来很快就睡着了。
我喜欢阅读写作,阅读滋养了我的心灵,写作让我有追求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何其幸运,我没有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生活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从前的我把阅读和写作当作是我全部的生命,如果没有坚持阅读和写作,我就好像把握不了自己的生命,我就好像变成父母辈一样只为生存而挣扎的人。而现在,我对阅读写作的认识更为轻松自由,阅读和写作是我一部分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支撑,但绝不是我全部的生命存在。和孩子一起玩,跑步骑行爬山,奖励自己好吃的东西,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等等,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生命形式。我对自己更宽容一些,忠于内心,甘心做个非常平凡普通的人。最重要的是,我要知道自己其实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和身边人一样,有自己的幸福快乐,也有自己的焦虑痛苦。
爱自己,爱如此平凡的自己,接受真实的生活,忍受残酷的生活真相,并依旧热爱生活。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写于20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