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成都雅安攀枝花折返
过完端午节,上半年的小长假就都过完了,虽然今年上半年似乎有很多待在家里的假期,但不能出去玩的假期是不配被称为假期的,况且我们心理压力那么大,而且因为今年有闰四月,端午假期比往常来的更晚了一些。好吧,我紧紧抓住了机会,来了一个三天的火车+自驾川南游,经验和教训就是,三天时间不足以跑那么远,请大家慎重。
Day 0
端午前一天晚坐城际列车从成都到雅安。从来没想过从始发站发车的火车还能晚点,但确实发生了,足足晚了一个小时,于是想到了雅安之后稍微逛逛的美好愿望都熄灭了。和友人集合,吃饭休息。晚餐吃的是雅鱼。据说雅安有三雅,雅鱼、雅女和雅雨。其实三者都离不开雅安的地理条件和多雨气候,多雨带来了淅淅沥沥、滋润万物的雅雨和青衣江丰沛的水资源,赋予了雅鱼天然的生长条件,滋养了雅女柔美的皮肤。简单说,老天爷赏饭吃。

Day 1
驾车出发,一路盘旋在雅西高速公路上,基本地貌是高山、雾气、大熊猫喜欢吃的竹子、隧道、河流。我想说看到那么多隧道还是挺震撼的,自古有云蜀道难,之前去阆中,参观了川北道蜀,对陕西入川、川北到成都到重庆这些险峻的道路印象深刻,因为川北有嘉陵江,如金牛道修建的基本思路就是在沿着山边河床上筑路,总体是克服崇山峻岭;而到了雅安,修路的难度又有不同,首先雅安承接四川盆地边缘向西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超过川北,其次雅安气候条件也更为恶劣,川北给我的整体感受是比较南方温和的气候,而雅安也正是因为地地貌的复杂性造成了天气的多变、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在这样的环境下修建高速尤其是各种桥梁隧道,难度增加的不是一点半年。因为在车上,没法完整地拍照,但经常绕过一座山梁再回望,发现走了一个大大的U型,而架起刚走过公路的是高达十几米几十米的桥墩。

当然,最感不可思议的还是双螺旋隧道,进入隧道之前就看见旁边高高的红色钢结构桥墩支撑起的高速路就头顶,朋友说一会儿我们从隧道出来上的就是那个高速,而且还一点感受不到爬升高度。而这样的隧道连着有2座,其实就是在2座高山肚子里面分别各走了一个360度的螺旋,因为山体大,汽车速度并不快,所以才感受不到“漂移”,去的时候只是觉得神奇,回来路上再次经过双螺旋时,我打开了手机的指南针和定位功能,这下看的清清楚楚。入山前海拔不足2000米,出来后直接就爬升到了2200多米,温度明显下降。


一上午就在欣赏沿途风景的惊诧中度过,中午到达冕宁县城,安排午饭。对,就是在我们走后第二天降暴雨受灾严重的冕宁,默默地为受难的同胞默哀。这个季节川西已经进入汛期,伙伴们也一再劝我不要往川西深处走,我也在想,为什么有的地方年年大汛,但老百姓依然选择在那儿生活呢?一来是故土情深,二来是生活所需,很多人恐怕终其一身都在自己的出生的地方生活,也依赖于土地给予他的一切所必需。

在冕宁吃到了一些野菜,我感觉跟云南的树花菜有点相似,这都说明已经接近川南啦。
饭后接着开车上路,风景和之前有很大差别,盘山的公路少了,尽管公路两边依然是高峻的大山,天空更高阔晴朗,很快就路过了这几年比较红火的川南康养小城米易,不过行程中没有这一站停留安排,直奔攀枝花。过了米易之后路边的景色又有了变化,还是山,只不过绿树明显少了,很多山头都是自然裸露的状态,不知道是气候地理原因,还是因为曾作为工业城市被大量开发。但毫无疑问的是,几乎稍微有土的地方都种着芒果树。我记得以前去海南,芒果树都是又高又大,成熟的芒果会自己掉下来砸到路人,但这儿的芒果树简直可以用娇小来形容,我一度怀疑难道芒果树是草本植物而不是木本植物?
见到金沙江大桥就到攀枝花了。

兴冲冲赶到三线建设博物馆,3点下班闭馆,明天再来了。

晚餐是金沙江江鱼,还有夜宵,烧烤。我这一天是坐车+吃,不胖才怪。
Day 2
早上先去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口感受到了蓝莹莹的天,清爽爽的空气,暖洋洋的阳光(要是冬天会更暖洋洋一些),一派南风光。攀枝花近年来也在走康养城市路线,城里到处是宣传语“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也有很多新开发的楼盘,从区位优势、自然景观、配套设施等来看,总体上感觉应该主要吸引的是川内,特别是缺乏阳光的成都人民。

博物馆展出还是震撼的,呈现了一个内陆山区从无到有拔地而起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城市,为共和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材料,滋养着前方,再到走上康养转型之路的过程。这是一座由全国30个省份来的人建设起来的城市,也是一座在重新寻找定位的城市。今年是攀枝花建城55周年。




参观完毕后踏上回程,午后到达西昌,凉山州的首府。西昌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干净、有活力,又因为知名的邛海而更有灵气,任何一座城市有水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西昌的城市标签是“一座春天停留的城市”。午饭在邛海边上吃的,点了当地特色的醉虾,鱼头炖豆腐啥的。
下午沿着邛海简单走了走,邛海一周有35公里,好处是分段买票计价,所以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晚餐又是邛海边上一顿小烧烤,突然想起一句话: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这是形容东北生活的,吃烧烤这事儿也是内陆地区的标配了。


Day 3
早上起来又去邛海边溜达了一下,然后依依不舍继续踏上回程,说不舍是因为好容易颠簸这么久终于到了一个安静歇歇的地儿,又要坐车赶路,感觉一直在赶路(的确,往返1000公里,谁说不是呢)。还是走雅西高速,午后到达汉源县,我心目中的水果之乡无疑了。
先去吃了一个不在高速出口附近的黄牛肉火锅,对的,黄牛肉也是汉源这特有的,据说成都也没有这么正宗的。这是本次行程中我最喜欢的一餐,牛肉,牛舌,牛肚,各种牛的部位咕咕咚咚炖了一大锅,香气满溢,最后又煮了这儿特有的宽面条,完美的一顿。我还默默收藏了这家店,朋友笑我,你下次还要开这么久的车来这儿吃吗?想想也是,人生很多际遇都是奇妙,偶然所得,再见亦难。
餐馆门口有俩人在卖水果,据说今年由于疫情,来玩的人少了,很多水果滞销卖不出去。我先在一人那儿买了车厘子,10元一斤,把他最后几斤都包销了。旁边的老奶奶也让我过去看看她的水果,她主要卖的是梨,李子,我看黄李子以前见得少,打算买来试试,2元一斤,拿了好多,老奶奶一称重,4斤不到,我给了10元钱,老奶奶非要往里添,特别善良的老人。

下午就经雅安回成都了,又开了一路车,到成都已是6点以后,3天小长假结束。
人生所有的际遇都是奇妙,享受每一次偶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