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绞杀孩子的自我!
某学校领导为了提高本校体育分数,进行了体育中考备考活动。活动是:每天早晨8点50分第一节课下课后,班主任带着学生下来跑圈,在原本的课间休息时间15分钟里,每个学生要拼尽全力跑3次200米。每天下午全体初三老师都要下来,监督学生分组练习选考科目。
有段日子,天气非常炎热,学生跑得怨声载道,不敢公开反抗,就在跑步的时候慢慢地跑,不尽全力奔跑。领导看了很是痛心生气,下午的训练就被叫停了,要求全体初三老师下来,看着他训斥学生:“中考在即,你们一点都不紧张!早上吊儿郎当地跑步,浪费生命!你们看看,这么多老师为了你们拿个好分数,每天都下来陪着你们,你们对不对得起他们?”
教师们听了后面面相觑,心里想着:我们下来还不是被你强迫的,非要让大家都来帮体育老师,说体育老师管不过来。其实每位老师自己也有本学科的工作,下来监督也都是被学校领导强迫的。大家都希望体育老师能把自己的任务在自己的体育课上完成,而不要侵占其他学科老师的时间和精力。
这位训斥学生的领导本人是体育教师,每年学校的体育成绩均分都很高。不知他真的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保住这个高均分。虽然这个高均分也只能让孩子们的分数比其他人高出一两分而已,但是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却是巨大的,还伴随着有可能的身体永久损伤。
有些学生承受不了这每天的跑步训练,腿受伤了,和老师说,但老师迫于上面的压力,不同意不跑步,要求坚持一下。这些孩子就拖着疼痛的腿坚持跑着。
有一位毕业生回来提醒老师:“老师,你要告诉同学们,不要不充分地热身就开始猛跑,我当健身教练后,发现自己膝盖的半月板磨损很严重,回想起来,觉得就是那一学期长期热身不够就跑步影响的。”
在每天的训练中,学生听到最多的就是要努力,不能对不起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的老师们,现在辛苦是为了未来的分数,为了未来的好高中。
这样的话语出现的频率极高,有一部分原本觉得辛苦,抱怨的孩子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觉得感恩,觉得老师们付出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我们不能抱怨,要努力啊!
当然,这个过程比较漫长,懂得感恩的孩子逐渐多了起来。他们自己压制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觉得累和痛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样不懂事,不感恩,不识好歹,这样想对不起那些辛苦的老师。
渐渐的,他们不抱怨了,他们开始自觉认同这个安排了,这个安排很好,虽然没有了课间休息时间;虽然我没有吃早餐;虽然猛跑后还要回来上三节课,后面的课上身体过分疲累;虽然今天我们本身还有体育课,课上还要跑;没事,这都是为了未来的高分数,都是值得的。
渐渐的,他们开始觉得,我内心的声音和感觉是错误的,我不应该这样想。我怎么能觉得累呢,老师们都没有喊累。一定是我自己出了问题,我要修正我自己。
这样的教育完美地演绎了如何运用道德绑架的方法来压制一个孩子内心声音的过程。
这样的教育也完美地演绎了一个孩子如何学会绞杀自己内心声音的过程。
有人觉得,这没什么。真的吗?
一个人内心的声音,一个人真实的感觉不重要吗?
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能存活下来的人类祖先都是对周围环境危险反应极为灵敏的类型。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和感觉常常被称为“神秘的第六感”,它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躲避危险,更好地存活下来。
如果教育不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感觉;如果教育绞杀孩子内心的声音和感觉;当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他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
当一个人学会绞杀自己的声音和感觉时,他该相信谁呢?他连自己都不相信,难道把自己的掌控权交给身边的人吗?
教育不是要鼓励学生找到自己吗?教育不是要帮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吗?
当教育教一个人不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感觉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019年自杀的包丽在与男友交往的时候,因为不是处女,在男朋友的不断谩骂和强力洗脑下,认为自己真的对不起男生,要弥补男生。最初她也认为男友的想法不对,但是只是反抗了一次就放弃了自己内心的主张。
怎么弥补呢?男友提出了可怕的要求。




因为最开始就没有坚守住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在之后的交往中,男友逐步加强对她精神的控制。让她逐渐怀疑自己能否逃离这段可怕的情感。加之男友不停以死相逼,过分善良的包丽最终选择了自杀离开人世。
这个可怜女生的遭遇值得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思考。
能考上北大,她一定是个优秀的学生。但是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变态男选中并落入恶魔的手中的呢?
她太过善良,将善良给了一个魔鬼。
她不相信自己内心不舒服的声音和感觉,她没有坚守住自己。她的善良让她觉得自己亏欠男友,要弥补男友。要证明自己是爱男友的,就要按他的要求来伤害自己。
看到包丽的悲剧,我无比同情。但同时这个事件也引起了我大胆地猜想,在目前中国这种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包丽,是不是小时候也遭遇过大人们的某些说辞——这件事情让你不舒服,但是你要知道,大人也是为了你好,所以你的不舒服是不对的,你要接受这个,要感恩大人们的付出,要服从大人们的安排。
父母和老师都常用这种道德绑架的方法让孩子服从和接受,打着爱的旗帜让孩子们接受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不想做的事情。
包丽在面对男友时是不是又重回了小时候的思维模式。这件事情让我很不舒服,但是他是爱我的,才会这么疯狂,可以原谅,甚至可以接受,我应该接受。
她是不是也经历了这个思想挣扎的过程,最终选择了思维中的惯性,接受不舒服的事情,压抑自己内心不舒服的感觉。
而这样的忍耐和接受,是不是正好让恶魔看到了空间,看到了可以掌控折磨这个女孩的可能性。然后在之后的交往中这变态的恶魔才会肆无忌惮地谩骂和威胁,打着爱的名义,义正言辞地提出各种荒谬至极的要求。
面对恶魔,退让和忍耐从来换不来理解,只会招致更可怕的要求和态度上更加的肆无忌惮,有恃无恐。包丽后期觉醒后想要离开男友,却无奈自己仍然无法摆脱,最终她承受不了折磨和压力,选择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但是她的善良没有锋芒,无法保全自己。
教育要让孩子们敢于相信自己,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勇于表达自己的感觉。面对不公正和错误的事情,要敢于反抗!敢于维护和保护自己!教育要培养拥有独立完整人格的人!
教育要教孩子们学习拒绝,敢于说“不”!学习保护自己!
教育不应该绞杀孩子内心的声音和感觉!
教育不应该用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
一个人一定要敢于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感觉,敢于做自己,才能真正的精神独立,不被他人操控。
-
li&f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6 2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