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的相对
牛顿物理学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有点类似小乘佛法说一切有部所说由无方分极微、无时分刹那构成的“胜义有”。按因果律,推动“有”运动的最根本的因就是上帝(有转神)。

因果律的本质其实内含了相对性原则,任何事物都要依赖各种因缘条件(因+缘)而存在(果),事物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自性。早于牛顿1500多年的印度思想家龙树,就已将相对性原则贯彻到底:与相对本身相对的绝对只能是自性空。按最彻底的因果律,缘起必然性空。

爱因斯坦没有超出龙树的思想方法,虽然他比牛顿更彻底地贯彻了相对性原则,但相对论的基本前提,是假设了与相对本身相对的绝对为光速不变。这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后期佛教、金刚乘所设的“阿赖耶”、“根本明光”,其本质是便于认识世俗实相的方便。

绝大部分宗教的倾向都有一个“最高”、“绝对”的概念,它和古老的《吠陀》中最深奥的部分有关,可能也与琐罗亚斯德的“一神论”改革有关。阿含经长部的《坚固经》中提到,号称“无能胜者,统千世界,富贵尊豪,最得自在,能造万物,众生父母”的大梵天,其实是个银样蜡枪头,他把提问者拉到屏风后面,偷偷承认自己其实并不知“四大何由永灭”,最后还是由佛作了解答:“应答识无形,无量自有光。此灭四大灭……” 很明显,“无量自有光”有着来自波斯祆教光明崇拜的影响。原始的佛教还未完全脱离“梵”、“根本光明”之类早期本体论影响,认为在胜义上还存在一个清净本体(经量部已认为这并非胜义,只是世尊为方便引导外道而说)可供“灭”,这也是佛教后来发展出了“唯识”、“如来藏”、“金刚乘”等法门的前因。到龙树时代,才真正明确“空性”是绝对的唯一。在大乘佛法中,性空论发展得非常思辩化,在龙树那里甚至闻不到多少“神格”之味。
如果不把“光”当成“明空不二”的方便施设,而认作“胜义有”,那就和牛顿一样还未把相对性原则贯彻到底。所以至少可以预言:“光速不变”的假设并非最终答案。
-
正统文化代言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7-07 09:30:08
感冒的河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浦宁路围墙5月13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8日 (2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24日 (3人喜欢)
- 浦宁路围墙4月8日 (5人喜欢)
- 巴海兄摄东塘村神帝庙土主节、古清溪寺游塘节、湖墩庙二清明小福王节、老吴王庙三月初八新菩萨像开光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