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
查看话题 >写在高考:这一天后的每一天,都一样重要
今天高考。
朋友圈的广告,公众号的推文,B站的视频推荐,豆瓣的动态,大家都在说:加油!
“我想出人头地”
“我想让爸妈看得起”
“我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距离我自己高考,已经10年了。
按理说,以现在社会的发展程度,十年,应该有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是这些打鸡血的台词,似乎还没怎么变。
我并不想讨论,高考有没有用,公不公平,能不能改变命运,或者贫富差距,阶级跨越。
这些话题太宏大,太复杂。我只想从我自己的经历,身边人的经历,跟大家探讨一下,我们这一代的教育。
我们这一代的教育,缺失的东西自然很多。但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责任感的缺失。
我们从小就是为外界的理由而学习的。
为了出人头地,为了爸妈脸上有光,为了对得起他们辛苦的工作(但其实即使不是为了我们,他们也要辛勤工作),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为了有个光明的未来。
但这光明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小孩子却是没什么概念的。
家长敦促孩子学习的方法,无非也就两种:奖赏和大棒。
考好了,就是超出必要的奖励。这奖励让孩子忘记自己学习时的快乐,解出难题的成就感,只记得一个外在的奖赏。没有了奖赏,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另外一件,便是受人诟病的大棒。
我念初中时,班里有个学习特别认真的女孩子。她每次只要没有考第一名,回家便要挨一顿打。
当然,这种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更普遍的,不一定是严重的体罚,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惩罚:孩子考差了,父母就会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让孩子内疚,或者直接是跟孩子说,我对你很失望。
这种精神上的压迫,有时候比体罚对孩子的伤害更长久。
不管是奖赏还是大棒,父母都没有教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样长大的孩子,会习惯性地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对自己人生所有的选择,都把责任推给外界:大学读的专业不喜欢,是父母逼着填的志愿;大学毕业后从事了不喜欢的工作,是迫于社会和父母的压力;违背自己的心意去结婚生子,通通都是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写这些,并非是为了指责父母。父母有父母的局限,来自时代的局限,来自知识的局限,来自思维的局限。他们也无能为力。
写这些,是因为我在成年后的生活和工作里,看到太多的悲剧、不幸和纠结,都源自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都源自我们没有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如果我们试着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就业、结婚、生子、买房这些人生中重大的时刻,我们就可以抛开外界的压力,自己认真去思考一下,这,是我想要的吗?如果我做了这样的选择,我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是否承担得起?
如果真的思考过这些问题,那么可能会少很多人抱怨自己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抱怨自己的婚姻不幸,抱怨房贷车贷中年危机,抱怨孩子的教育费用有多高昂,抱怨父母为何不能来给自己带孩子……
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成年的重要标志。成年,不是满十八岁就自动成年了,不是结婚生孩子就自动成年了。
十八岁以前的教育,我们可以靠父母,靠学校,靠社会。
十八岁之后的教育,却是只能靠我们自己的。
今天高考。希望你结束这场考试后,依旧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忘记学习的快乐,不要停止自我教育。
因为这一天后的每一天,都一样重要;这场考试之后,还会有很多场人生的考试。
P.S. 为了杜绝洗稿和抄袭,请大家扫码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以防走失!

NANA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和豆友结婚五年啦! (56人喜欢)
- 真正的人生,好像从我离开职场后才开始 (294人喜欢)
- 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四月! (9人喜欢)
- 人其实是被蒙着眼睛在走钢丝 (1359人喜欢)
- 92年已婚未育女,自由职业者的一天 (6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