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没我好,升职却比我快!同事变上司后,我收获这3个教训
这个月,是我大学毕业1周年的时间,就在昨天,跟我同期进入公司的小肖成为了我的上司。 说实话,我内心受到的冲击特别大,我很难接受“条件”没我好的小肖,升职速度居然比我还快。
所以,昨晚我失眠了……
我和小肖是同一天进入公司的,据说这个岗位原本只招聘1名新人,但领导在复试时难以取舍,所以决定同时录用我们两个人。
我们同属传媒部,都是媒体推广的岗位,我侧重媒体方向,小肖侧重推广方向。
小肖是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中文专业。毕业于985院校的我,在一开始内心就有浓浓的优越感,总觉得虽然我们是同批被录用的,但我的综合条件一定比她好。
可现实却总是无情地打脸,毕业学校的优秀并不代表你个人能力的优秀,且在进入职场之后,学历并不能完全反应到工作能力上。
我认真地思考着我们之间的成长经历,希望能从中找寻到拉开差距的原因……
我喜欢临门一脚,她喜欢速战速决
在大学期间我基本没有用心读过书,总是在临近考试时抱佛脚,结果出来的成绩也还不错,时不时地还能拿上奖学金。
工作之后,这种临门一脚的习惯也延续下来。每次工作的提报,不到最后期限绝不提交,总觉得越早提交事情就会越多,宁可拖到领导要求的最后时间才把方案提交。有几次客户突然要得急,领导还来催促我,我才匆匆忙忙地赶出方案。
小肖不一样,她每次都是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工作,然后主动发给领导,并询问领导是否还有什么需要她来协助的事情。
渐渐地,领导给她越来越多的工作安排,她便开始加起班来。为此,我在内心鄙视她好多次,总觉得她这么卖命地讨好领导,把自己搞得太累,一点都不值。
我喜欢用嘴说,她喜欢说完再写出来
我们部门有开风暴会的习惯,每次有大案子需要做推广策划时,领导都会让我们先组织开会讨论。
这个会议领导是不参加的,会议上大家可以天马行空,提出每个人的看法和思路,不用害怕说错话。风暴会后,领导会让他的助理形成风暴会的记录,然后根据我们的发言表现来决定实际参与到大项目的成员。
刚开始我们几个新人都觉得这个风暴会可以随便说,就算没有准备也没关系,只要你有想法有点子就好。后来久了之后发现,虽然是自由讨论,但也不能一点准备都没有,那样你肯定没有机会参与到项目中。
于是新人们都乖乖地提前搜集材料、查数据、找案例,然后风暴会上才会有足够说服力的观点提出。
可我们都忽略了一点,即便我们说得很精彩,可领导助理的记录不一定完整,有时你觉得重要的信息,她却偏偏没记录进去。
小肖的做法与我们不一样,她在开会前就形成了完整的方案,会后她会再改一遍发给领导助理。结果就是她参与大项目的频率越来越高,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我喜欢买衣服,她喜欢买学习课程
从校园到职场,我觉得我最缺的就是“行头”,学校里的那些服装早已不适合职场。所以毕业的这一年,我花了好多钱买衣服,打算用形象上的改变来掩盖我萌新的身份。
收入不高的我,除去房租和生活费之后,剩余的钱都变成了衣服和化妆品,根本没有存款。买书和买课是不可能的,且我一直认为网络上都有免费的,干嘛要浪费钱。
一年下来,小肖说她存下1万多的存款,我很诧异,我们工资一样,她为什么能存这么多钱?
她说她平时除去生活开支以外,只会在报班学习上花大钱,其余的都存了起来。过去这一年,她报过4个3000元左右的培训班,每个季度都会解锁一项新技能。
她还跟领导偶遇在同一个理财的学习社群,领导时不时还会私下找她交流学习内容。
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思考之后,我找到自己的问题点所在:缺乏进取心。
这一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在我和小肖身上发生的变化却十分明显。如今的她可以在客户面前侃侃而谈,即便是遇到客户的刁难也能巧妙地化解,在项目经营管控上的想法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不得不说,她的升职是实至名归的!
写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是为做自我检视,另一目的是想把我的教训写出来,给即将步入职场的你一些警示,不要像我一样松懈。愿我们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未来职场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这是可馨职隅的第11个职场人物,毕业1年的职场小白。虽然毕业于985学校,但进入职场工作以后,这个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成长速度反倒没有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快。在同事升级为自己的上司以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决定改变自我迎头赶上。
其实很多职场新人也会犯同样的毛病,只不过有的人醒悟得早,有的人醒悟得晚一些。每个人在成长中,大多会经历从依赖到独立,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学习不同的行为方式,可以改变命运。
如果你想在职场上获得快速地成长,请一定不要放弃学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是告诉我们在职场中该做什么,如何做到。这本书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不仅是企业、组织机构,更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可馨职隅,职场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请关注 @可馨职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