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重建时期的产品设计(1)
本期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 世界现代设计史笔记(注意有笔记两个字哦)
ID: Noble4913
每天学一点世界现代设计史,适于学习,考研,工作等多方用途,满满干货!

1945年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方各国经济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战后初年,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处在非常困难的重建阶段。
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加上“冷战”,给各国政治、经济带来消极影响,更加深了欧洲各国复苏的困难。
直到1950年代初,英国还在实行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配给制度。

发动这次战争的国家——德国、 意大利、日本则更加艰难。
德国处在盟国的占领之下,并且很快分裂成两个国家——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连首都柏林也被分成东、西两半,西柏林完全被隔绝。
意大利战后的经济困难极大,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工业在战争中基本被摧毁,不得不依靠美国的经济援助来逐步恢复。
日本投降后,从1945年开始进入被美国占领的时期,由美国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全面控制。

美国在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推行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打击日本战时与政府合作的大企业,日本经济在1945-1950年间发展缓慢, 不得不依靠美国的援助来维持。
直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压抑政策开始有所改变,日本才逐步进入经济发展时期。
西方各国之中,当时只有美国的经济从战争期间到战争以后一直处在迅速发展的状态。
美国经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得到非常大的刺激,科学技术也因战争之需而迅速发展起来。

战后的美国更是得尽天时地利,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其经济在战后很快达到发展的新高峰,这也为战后美国现代设计的兴盛提供了基础。
战后的世界政治局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之一,就是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共产主义国家集团。
从1940年代末期到1950年代初期,苏联、中国、北越、朝鲜、蒙古、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两个对抗的集团。

1958年,古巴在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独裁统治,也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
东西方两个巨大的对抗集团,令世界进入了漫长的“冷战”对峙时期。
为了扶植一个强大的西欧,以及联合其他西方盟国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抗,美国对西欧各国以及日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和复兴计划。
其中包括有名的“欧洲复兴计划”(简称ERP,即“马歇尔计划” ),以及对日本的各种援助, 这些因素客观上促进了西方各国经济的迅速起飞。

西方各国人民急切希望早日医愈战争带来的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国家、企业和人民同心同德,在不长的时间内,收到比较显著的成果。
到195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各国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斯描述的丰裕社会阶段,也就是消费经济时期。
“丰裕社会”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1958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丰裕社会》的名称,该书试图讲述战后美国逐步成为一个富裕的消费社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私富公贫”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美国缺乏完善的社会结构,收入悬殊巨大,消费社会的形成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这本书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好评,这个名称也就被广泛用来描述战后20多年的美国社会了。
加尔布雷斯在1967年还出版了第二本同类主题的著作《新工业国家》,也很有影响。

但是,也有少数几个国家在这个大变动时期错失良机,国家对工业产品设计抱旁观态度,特别是没有采取以国家立法的方式来促进设计发展。
这几个国家很快落伍了,特别是在工业设计上处于越来越落后的被动局面。
其中最典型的当推法国。
法国长期以来具有设计、生产豪华产品的装饰设计历史,在19世纪已居于领先地位,设计成果斐然。

二战结束以后,法国政府虽然也重视设计,但立场陈旧、故步自封、目光短浅,始终认为设计只是区区装饰而已,缺乏对于设计的准确认识。
因而,在政府方面,几乎没有拟定任何明确的设计政策,而企业界也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因而战后从1950年代开始,法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就明显滞后,法国设计也一蹶不振,几乎悄悄地从国际舞台消失了。

西班牙由于长期受到佛朗哥独裁政府的统治,也没有能够立即进入现代设计的发展阶段。
一直到1970年代初期, 佛朗哥去世之后,随着西班牙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设计才进入迟来的春天。
美国费城德莱赛大学设计史教授戴维·莱兹曼在他的著作《现代设计史》中把战后时期的设计史这一章叫作“从理论到实践”,很准确地反映了现代设计在战前和战后的本质变化。
▲
END
本期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 世界现代设计史笔记(注意有笔记两个字哦)
ID: Noble4913
每天学一点世界现代设计史,适于学习,考研,工作等多方用途,满满干货!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关注我叭!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