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这种亚洲人的专属姿势,成了难倒欧美人的“神秘力量”——亚洲蹲

下蹲是我们经常做的动作,代表着一种舒适、惬意和放松状态,吃饭蹲,如厕蹲,马路牙子、田间地头 村口土垛,胡萝卜蹲完胡萝卜蹲···

不过这个对于亚洲人来说习以为常的动作,却是不少欧美人的“噩梦”,蹲不下去、总往后倒......

据统计,只有13.5%的美国人可以完成这个销魂的姿势,其中9%是美籍亚裔,剩下的大多都是瑜伽狂、健身狂、甚至是练功夫的人。

为什么大部分欧美人不能“亚洲蹲”呢?
“蹲不下来”,其实和身体构造、生活习惯,都脱不了干系。
一、生活习惯 据说亚洲蹲这种蹲姿,其实与人自小的生活习惯——如厕习惯有关,亚洲地区的人早期习惯于蹲姿排便,从小就习惯于这种蹲姿,久之则习惯成自然。

那马桶会限制下蹲的能力吗?
马桶只有半蹲能力
1、改变了我们原有的足背屈的撑拉功能
2、改变了我们膝关节屈伸的压力和伸展的能力
3、改变了我们骨盆自动旋转后深层肌肉的伸展能力和放松能力
4、改变了我们脊柱的屈曲伸展能力
5、改变了我们头部对抗的能力
6、改变了我们腹部压力的能力
7、改变肠道位置
8、改变骨盆底部周围的压力
二、身体因素:
除了与我们如厕的习惯以外,还和我们的身体有关系。
做不成亚洲蹲的一个原因,是身体重心不稳。
而导致人体重心不稳的,一是太高,二是太胖。

《Brightside》所统计的各国男女平均体重数据显示,欧美人平均体重普遍高于亚洲人。
还有就是在于脚踝和跟腱。
“亚洲蹲”要求腰-髋-膝-踝四个关节密切协作,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肌多块肌肉也要相互配合。

下蹲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完成一个标准的“亚洲蹲”,比如脚踝的灵活度。
2009年一项日本的研究发现,无法做到深蹲的人,脚踝都很不灵活。
只有脚踝足背屈能力强的人,才能成功做到亚洲蹲。

这也叫弓箭步测试。先用脚趾顶着墙,脚贴着地,然后让膝盖弯曲碰墙。注意大腿和脚要在一条直线上,脚跟不能抬起。
如果能顺利做到,可以让脚趾离开墙一段距离再试。什么时候膝盖碰不到墙壁,这个时候脚趾和墙的距离就是你的脚踝足背屈能力。

而这一能力的强弱,则受到跟腱长度的影响。

如果天生跟腱太短却硬要拉伸的话,甚至可能出现跟腱断裂。
这也就是为什么强行蹲下去的欧美人会觉得痛。
另外,亚洲蹲还要对小腿肌肉柔韧度有要求。
因此,对长期穿高跟鞋导致肌腱僵硬的女性来说,这一动作可能也不容易。
亚洲蹲对于欧美成年人来说有难度,可对孩子而言,却完全无压力!

原来,人的骨盆里有三块骨头:髂骨,坐骨和耻骨。这3块骨头之间以骺板(也叫生长板)相连。
对于小宝宝,无论欧美的还是亚洲的,这3块骨头还在发育中,尚未完全长在一起,所以骨盆更灵活,深蹲很轻松。
随着年龄增长,3块骨头连在一起后,只有骶髂关节能活动,骨盆自然变得不再灵活。

除了骨盆再看看腿长。无论欧美还是亚洲宝宝,刚出生时都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头大,腿短。
随着年龄增长,腿的长度在身高占比越来越大。特别是欧美人高个子多,脖子以下全是腿,穿衣服是好看,轻松下蹲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今,在欧美,亚洲蹲也成为了一种拉伸塑形,锻炼身体的潮流方式。
2013年,莫斯科的地铁站推出了一款让人“双腿发软”的售票机,它不接受任何货币,只要求买票的人做三十个深蹲,地铁票就会弹出。

官方表示,这款机器是为了鼓励民众多加锻炼、健康生活。
亚洲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姿势,它早已融入了生活中。
那么,今天你亚洲蹲了吗?
深圳医家人运动康复 让专业康复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