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选译(2)齐推女

前言
这则故事选自唐代牛僧孺《玄怪录》中《齐推女》一篇,讲述韦会的妻子被凶鬼杀害,韦会赴阴间将妻子救活的故事,是玄怪录里篇章最长的故事之一。从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唐代一些很奇怪的观念,譬如认为女性怀孕生产是一件很脏的事情(这个观念直到清代甚至现在都还在),又或者认为不信鬼神存在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从此文中我们可以读出韦会和齐氏爱情之深:韦会在野外行走,仅凭一眼便坚定不移地认为远处的路人是自己妻子,足可见其情深。而之后韦会受尽百般折磨却又坚定救妻子的信念,由此也可见韦会有多爱齐氏。
故事有很强的讽刺意味。首先,故事从头到尾都在讽刺不信鬼神的齐推这个角色。实际上玄怪录很多篇章都在讽刺不信鬼的人,而其书作者牛僧孺官至宰相,由此也可见鬼神思想在唐代上层社会的流行程度。
另外,我认为故事情节同时也讽刺了中国千年来包括现在的低效行政制度:韦会妻子被冤杀,平反昭雪本是理所应当,可韦会申诉前后历经千难万险,反而遭受能为自己申诉的人的百般侮辱,这正是讽刺了封建社会官员尸位素餐的低效行政,以及韦会伸冤仅此一门的无奈。
故事中其他细节也很有趣,比如提到东晋的“葛真君”,可能是暗示东晋时期的葛洪。葛洪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著有《抱朴子》一书,收入道教经典集成《道藏》之中,由此故事也可见唐代葛洪在道教信仰中的地位。故事中提到阴间的王城有大城、小城,大小城在同一中轴线上,这种布局显然是借鉴了当时唐代的长安城布局。
最后,此故事情节和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画皮》的情节高度相似。蒲松龄的《画皮》创作应是借鉴了此文。
(前言一段原在翻译任务中附于文后作为译者(我自己)对此故事的点评,现改放于文前作为前言)
齐推女
1.
唐朝时,饶州刺史齐推有个女儿。等到她成年,齐推把齐氏嫁给了湖州参军韦会。唐长庆三年,韦会要去京城做官,但自己的妻子怀孕了。于是韦会就把她安排到鄱阳的娘家住,自己去了京城。
十一月,齐氏快要生产的那天晚上,房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有一丈多高的人,披着铠甲,拿着斧子,对齐氏大怒道:“我是梁朝的陈将军,在这个房间住了很久很久了。你是什么人?还敢在这干些不干净的事情!”说完就举起斧子要杀了齐氏。
齐氏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哀求道:“我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将军住在这。我知道错了,求求您给我点时间让我搬出去吧。”这位鬼将军听了齐氏的话,说:“好,明天你要是不搬,我就让你死!”
家里的仆人听到齐氏哀求的声音,赶紧起来去她房间看看。只见齐氏被吓得汗流浃背,精神恍惚。仆人赶紧围上了问齐氏怎么了,齐氏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仆人。仆人们说:“放心吧夫人,明天我告诉老爷。将军既然这样说了,只要明天搬出去也就没事了。”
等到第二天白天,仆人告诉齐推昨晚发生的事情,并请求齐推让女儿住在别的屋去。可齐推向来正直,从不听信世界上有鬼。任仆人再怎么苦劝,齐推就是不同意齐氏就因为这点小事搬走:“就是做了个噩梦,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仆人把齐推的话告诉齐氏,齐氏自觉不妙,但觉得或许自己的父亲说得有道理:“或许就是一场噩梦呢?”便也只能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结果这天夜里,那个鬼将军又出现在齐氏的屋里。他看见齐氏还没搬出去,便大怒道:“上次是因为你不知道,我也确实该饶了你。可这次我明明告诉过你,你还是不搬出去,我哪能再饶你第二次!”说完,便又要举起斧子杀了齐氏。齐氏便再一次向将军哀求道:“我区区一个女子,怎么敢拒绝神明的要求?是因为我父亲性子太固执,不听我的话,所以我才只能在这的,我实在也没办法。您暂且等我到天亮,我这次不跟父亲请示,自己搬出去,明天一定就不在这了。如果这次我要再没搬出去,到时候您再杀我不迟。”鬼将军听了这话,觉得确实也该再饶一次,便没说什么,怒气冲冲地走了。
于是,齐氏赶紧把仆人们叫过来,没等天亮便赶紧洒扫另一间屋子。洒扫完毕,又让仆人们把自己的床搬过去,却正好碰到了宅子里的齐推。齐推很生气地问他们:“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仆人便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告诉他。
仆人刚说完,齐推便非常生气,叫人把所有搬东西的仆人杖责数十,打得仆人们死去活来。齐推打完,又教训仆人们说:“产妇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很容易遇到些不清不楚的东西。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还当真了!”齐氏在一旁目睹了一切,绝望地跪下来向齐推哭诉,但齐推死活就是不答应齐氏的请求。
这天晚上,齐氏仍然住在这间屋里。为了阻止那个鬼将军再来,齐氏只好用床抵上门,屋外再安排一群仆人彻夜守护。门内门外,整夜点满蜡烛,以期冀可以把鬼将军赶走。
到了半夜,门外的仆人忽然听到屋里的齐氏大叫求救。等仆人费了好大劲把门打开,却发现齐氏已经惨死在房间里了。
仆人连忙把事情报告给齐推。齐推见了自己女儿的尸体,知道一切都是真的,便哀恨之极,觉得就算自杀也不足以洗清自己的罪过。悲痛过后,齐推连忙派人把齐氏停尸在别的房间,以免鬼将军再来。又派一个跑得快的送信人赶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齐氏的丈夫韦会。
2.
送信人按照已知的路线和地址给韦会送信,却完全找不到韦会这个人。原来韦会在入京为官之后,因为文章典籍管理不善而被罢黜。韦会自觉丢脸,便寻小路去接妻子,并没有碰到那个送噩耗给他的人。
彼时,韦会正沿着小路走着,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经被鬼将军杀害。他走着走着,突然看到荒野里有个女人,气质外貌都非常像自己的妻子齐氏。韦会赶紧拉来自己同行的仆人一块来看:“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个人怎么这么像我妻子?”仆人看了一眼,不以为然:“您夫人可是刺史的女儿,这离刺史家好几百里呢,她怎么可能跑到这来?肯定是有当地人长得像的罢了。”
可韦会就是不听,又看了几眼,坚持认为那就是他妻子,便赶紧骑马跑过去看。那女人走了几步,走进她旁边的房子里,房门虚掩着。韦会便骑马近前,却又怕真是别人,便假装经过房子,偷偷往里看几眼。正这时,女人突然从房里出来,哭着对马上的韦会说:“韦君,你就忍心不下马来看看我?”韦会听了这话赶紧下马看了看眼前的女人,果真是自己的妻子,便赶紧问她为什么会在这里。
齐氏哭着将遇见鬼将军,之后被杀的事情告诉韦会。说完,阴阳两隔的夫妻相拥痛哭,哭过后,齐氏说到:“我嫁给你那么多年,家里家外,没有一点事情做得有不对的地方。本想和你白头到老,可最终却白白为凶鬼所杀。我死后去了阴间,自己检查了自己在地府的命籍,却发现我本还有二十八年的阳寿。现在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把我救活过来,你能帮我做到吗?”韦会当即说道:“夫妻之情,事均一体。如今失去了你,却如鹣鹣翼坠,比目半无。如今阴阳两隔,若有机会再续前缘,我一定会竭力去做的。”
于是,齐氏便向韦氏讲述可以让自己复活的办法:“我在的这个地方往东走几里,有一座草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姓田的先生,每天给附近村里的孩子们在自己家上课。这个人很奇怪,你不能马上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他。你应当下马步行到他的他的门前,小步过去行礼,就像拜访大官一样。拜过之后,你再哭着要向他伸冤。他听了你的话一定大怒,肯定会骂你、打你、用百般的办法羞辱你,可你一定不要有一点怨色。等他把羞辱你的事情全部做完,你再坚持要伸冤,他一定会帮你。我复活回阳间,也只有让他帮忙这一个办法,一定切记在心!”
韦会当即同意了齐氏的话,便把马让给齐氏骑,希望和她同去找那个田先生。可齐氏却坚决不要骑马,哭着说:“我的身体如今已不再像活人一样了。你骑上马,或许也追不上我了。事情紧迫,我们还是快去吧。”于是,齐氏和韦会便一同往东走。韦会骑马飞奔,却居然怎么也赶不上走在前面的齐氏。他们走了几里路,果真看到路北边有座草房子。齐氏指着房子告诉韦会说:“那就是田先生的房子了。我知道你救我心切,他万般凌辱你,你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你要救我,一定要照我说的去做啊,此处难留,我也先走了。”说完,齐氏便消失了。
3.
韦会收了自己的泪,换上公装,下马步行,恭敬地走到田先生门前,依照礼节,让自己的仆人去通知田先生。仆人进屋,问田先生是否在内,屋里的学生说田先生去吃饭了。韦会便拿着笏版,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
韦会在门外等候了好长时间,却看到一个戴着破草帽,趿拉着木屐,面貌相当丑陋的人过来了。房里的学生告诉仆人,这就是田先生。
仆人赶忙向走来的田先生递过韦会的名刺,韦会见状,也忙来拜会。田先生答礼过后说:“我不过是农村一个老村夫,你一个大官人见我怎么还这个样子,倒把我吓得不轻。”韦会拱着手,恭敬地告诉面前的田先生:“我妻子齐氏,本有的阳寿还没享受过半,便被梁朝的陈将军屈杀。我请求您放我妻子返回阳间,让她把自己的阳寿过完。”说完,便不住地磕头哭泣。
田先生见状,轻蔑地说:“我就是乡间一个老头,我自己学堂里孩子们打架我都劝解不开,你还让我去劝解阴间的事情?我看你这个大官人怕是疯了吧!你有疯病赶紧治,不要让些乱七八糟的话迷住了。”说完便赶紧走到里屋,躺在床上,连看都不看韦会一眼。韦会便赶紧跟着田先生进屋,长跪在他床前说:“我说的事情无半句假话,请求您把我妻子救回阳间!”田先生听完,理都不理,却去叫自己的学徒们说:“这个人疯了,纯粹是来捣乱的。你们几个赶紧把他拽出去。他要不出去,你们都一块朝他吐唾沫,看他出不出去!”于是学堂里的学生门赶紧过来想把韦会拽出去。韦会不为所动,学生们又一块朝韦会吐唾沫。
韦会谨记先前齐氏的话,未敢有半点怨言。等学生们闹累了,自己再来拜田先生,一遍遍陈述自己的实情,祈求他的帮助。可田先生依旧不管他,告诉自己的学生们说:“我之前听说疯了的人打了也不知道疼,你们帮我使劲打他,只要不把他骨头打断,随便打!看他还来不来找事!”于是,学生们便向韦会拳打脚踢。韦会听任学生打自己,自己被打得痛不可堪,也不出一点声音。等学生们打完,自己又跪倒田先生床前行礼。
田先生忍无可忍,让所有学生一块来拽着韦会的脚把他拖出去。可韦会刚被拖出门去,爬起来却又进门跪拜。无论怎么拖他出去,韦会始终不气馁地再一次进屋跪拜田先生,请求他救救自己的妻子。
终于,田先生对自己的学徒们说:“好了,不用再拖他了。我看他确实是知道我有办法,所以才来求我的。你们先回去吧,我这就救他。”等学童们走完,田先生对跪在地上的韦会说:“你真不愧是个有心的大丈夫,为了自己妻子的冤情而不惜受这么多委屈。我实在佩服你,就帮你这一次吧。”
4.
田先生把韦会叫到房屋里间,在房间里铺了一张净席,席上放个小桌子,桌子上放个香炉,香炉前面又铺了张席子。田先生坐定,让韦会跪在桌子前面。
韦会刚一跪下,眼前忽然一切景物都消失了。他远远地看到一个穿着黄衣服的人慢慢走到他身边,一句不说地引导他往北飞快地走了数百里。韦会看到自己进了一座高大的城门,城内热闹非凡,和都城一样。再往北走,又有一座小城,小城里的亭台宫殿却像皇宫一样的华丽,而宫殿里拿着兵器的士兵则站满了宫里每一个角落。
韦会被黄衣人带到宫殿大门外,黄衣人向门吏通报,门吏则再向宫内通报说是“前湖州参军韦某来。”待门吏回来说可以进入,韦会这才继续向北,看到路的尽头是一座九间的大殿,可其中的八间都用帘子遮着,只有最中间一间卷起帘子。韦会朝里看了看,里面摆了一面桌子,桌后摆了个坐具。有一个紫衣人面向南坐在坐具上。
韦会走进去,对着坐具上的紫衣人磕头行礼。行礼过之后,韦会抬头一看,却发现端坐在坐具上的人是田先生。韦会赶紧又把自己妻子的冤情向田先生说了,田先生一言不发。左右的人说:“这事你该去去西边回廊里上报。”韦会听罢,便又去西廊。西廊值班的官员给了韦会纸笔让他把冤情写成诉状上报。韦会写着,问西廊值班的人说:“大殿上坐着的人是谁啊?”值班人面色严肃:“王。”
等韦会写完,官吏把他写的诉状递给殿上的王。王看过之后判决说:“把害人的陈将军抓过来,让他也写份检状交给我!”刚说完,殿下的官吏竟立马喊道:“把陈将军提上来!”还没等到韦会缓过神,陈将军的检状便交了上来,事情经过和齐氏说的一模一样。
王责问陈将军:“你无缘无故,为什么杀了齐氏?”陈将军跪在殿前,低着头说:“我在那间房子里住了好几百年,可齐氏却在房子里干生孩子这种不干不净的事情。我请她出去,一再宽限她时间,可她就是不搬。我一时生气,就把她杀了。我罪当万死,求大王宽恕。”
王听过陈将军说的,便判决说:“阴阳有别,按理说不应该相互干涉。你一个幽居了几百年的恶鬼,无故侵占阳间屋舍,自己不反省,却反而滥杀无辜。罪当杖责一百,流放东海之南!”
王审判过陈将军之后,又派官吏检索齐氏阳寿。没多久,官吏前来报到说:“齐氏的阳寿还有二十八年。”王听过,便叫人把齐氏叫来。话音刚落,齐氏便跪在殿下。王对齐氏说:“你阳寿未尽,按理说应该把你遣返阳间。我现在把你放回去,你愿意回去吗?”齐氏悲喜交加,回答说:“愿意!”王当即对身边的官吏说:“准备手续,放齐氏回阳!”
5.
韦会欣喜地等待回阳间的手续办完。可等了一会,却又有官吏禀报说:“齐氏的房子(肉体)坏了,魂魄回去没有住处。怕是回不去了。”韦会当即失色。可王却说:“这有何难,差人修补就是了。”官吏忧心忡忡地回话说:“齐氏的房子毁坏得实在严重,已经修不起来了。”
韦会听到这里,不禁暗自落泪。王听到官吏回话,却斩钉截铁地说:“不管怎样,齐氏必须放回!”
官吏们听罢,为难地出门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又上前禀报说:“只能具魂回去了,再也没其他的办法了。”王听了,急切地问:“具魂是什么意思?”官吏回答说:“东晋的时候,邺城也有人横死在家里,和今天齐氏这事差不多。那时候管事的王是葛真君,他当时决断的结果就是让这个人具魂回去。结果那个人回去之后,吃饭说话,去哪办事游玩,什么都跟普通人一样,只不过去世的时候没有尸体罢了。”
王听了,觉得事情有转机,便继续问:“那要是想具魂该怎么办?”
官吏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活人有三魂七魄,活人死了,三魂七魄就会流散在草木之间。如果把它们再回收起来,合为一体,再用‘续弦胶’涂在魂魄上,魂魄就能聚起来,这就叫具魂。这时候再把具魂放回阳间,则人就跟活着没什么区别了。”
王听了,赶紧把在一旁目睹整个一切的韦会叫过来说:“我说好让齐氏回去,但却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给齐氏具魂之后让她再回阳间。具魂和普通人的区别你也听到了,我这样做,你同意吗?”韦会大喜,当即表示同意。
韦会同意的话音刚落,又远远地看到一个官吏带着七八个长得和齐氏一模一样的女人过来。官吏把她们一推,七八个人便瞬间合成了一个人。之后又有一个人拿着一碗像是稀糖的东西往合成一体的齐氏身上涂。涂完,王便让韦会与自己的妻子一起回到阳间。韦会看过事情前后,惊讶得目瞪口呆。合体之后的齐氏活灵活现地冲着韦会微笑,韦会这才缓过来,知道面前的人真是他妻子。
于是,之前的那个黄衣人领着他俩拜谢过王,出宫向南。继续向前,出了城,走到了一个悬崖边。韦会没注意,突然跌下悬崖,吓得一眨眼,却发现自己还跪在草屋内的桌子前面,而之前的田先生也在桌子旁坐着。
韦会缓过神来,再三跪谢田先生,田先生嘱咐他说:“这件事关乎天地机密,要不是你情义恳切,是万万做不成的。但现在你夫人还在她娘家中停尸,你现在赶紧寄信过去,让娘家人赶紧把夫人的遗体下葬!做好这一切,你再回去,先前的事情就过去了。另外千万不要和别人谈起!别人知道了,对你夫人的父亲不好。”韦会喜极而泣,不断地向田先生行礼。田先生回他说:“赶紧回去吧!你夫人还在门口等你呢!”
韦会再三拜谢,出了门,果真看到齐氏在门口等他。韦会赶紧吩咐一旁的仆人寄信回齐氏娘家,让他们赶紧把齐氏遗体下葬。仆人走了,韦会上马,却以为齐氏还能像先前那样缓步飞奔,却发现此时的齐氏却和普通人一样,再也不能像来时那样移动迅速了。韦会至此才终于知道,自己的妻子是真的回到了阳间。
于是韦会赶紧把自己马上所有东西全部扔掉,让齐氏骑马,自己步行。他们继续朝着家的方向走,一路哭着笑着,回忆着他们的婚姻。
6.
却说齐氏的父亲齐推整天在家忧郁自责,指望韦会回来向韦会好好谢罪。齐推每天在家等着,煎熬着,盼望韦会回来再看齐氏尸体一眼。可最终,齐推却收到韦会的信说赶紧下葬。
齐推惊讶不已,又分明认得信中确实是韦氏的字。刚想拒绝,却又想起自己犯下的大错,便只好赶紧吩咐仆人依照信中说的,找地方把齐氏安葬,同时又赶紧安排人带着轿子去路上接韦会回家。
齐推派出的人很快碰到了路上的夫妻俩,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韦会让齐氏入轿,自己骑着马。轿夫抬着轿子,却觉得轿子里一点重量都没有。等到韦会和齐氏回到自己家(注意不是齐推家),轿夫便赶紧回去向齐推禀报此怪事。
齐推听了完全不信,已经下葬的人怎么可能和女婿再一起回家?可转而却又将信将疑,于是便把韦会叫来喝酒。趁韦会大醉的时候问他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韦会不知是计,再加上喝得大醉,完全不记得之前田先生的嘱托,便把所有的事情都向齐推说了。齐推听了,心中却怒火顿起,觉得如今的齐氏不是活人,有辱自己的脸面。但却不好发作,只好赶紧把喝酒的韦会赶走。
而在此之后不久,齐推就突然去世了。韦会想起之前田先生的嘱托,后悔不已,赶紧让人占卜田先生在哪,却迟迟没有结果。
回家之后的齐氏仍然像平常人一样生活,不久后便产下一子。齐氏和韦会继续在阳间吃喝生活,都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