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历史纪年易知录 (十六) 元纪 》一一陈再明一一2020、7、12
一一元纪一一
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第四子,宪宗蒙哥之同母弟也。灭宋袭正统,在位共三十一年,寿八十岁而崩。建元至元,都大都(燕京,今北京),上都(今內蒙多伦县)二都。
1289年,以中书右丞相伯颜知枢密院事,将兵镇和林(今蒙古国库伦,太祖时都此)。
1294年,世祖忽必烈崩。十二月,太傅知枢密院事伯颜卒。伯颜深沉有谋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如将一人,诸将仰之如神明。
1295年,太祖之孙铁木耳,继位为成宗皇帝。在位十三年。忧国爱民,真守成令主。每年春夏如上都,秋冬还大都(忽必烈时亦然)。
1297年,以也先帖木尔为平章政事。太后建寺于五台山。
1307年,成宗崩,左丞相阿忽台等谋奉皇后临朝,以安西王摄政。右丞相哈刺哈孙遣使迎怀宁王诲山于漠北。诛阿忽台、废皇后,杀之。
1308年,怀宁王诲山即位,为武宗皇帝。诲山乃成宗姪也。在位四年,以阿沙不花为右丞相。春夏如上都,秋冬还大都。
1312年,武宗舍子而立弟为皇太子,遂嗣位,为元仁宗皇帝,在位九年。仁宗天性恭俭,通达儒术。春夏如上都,秋冬还大都。
1313年,初诏行科举。天下三岁一开科,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各命题。
1316年,太史郭守敬卒。守敬之学,长于天文、水利。″守敬独能任其绝学,度越往古,以成一代之制″。
1321年,仁宗崩,嫡子硕德八刺,即位为元英宗皇帝,在位三年,为御史大夫鈇失所弑。
1323年,英宗为铁失所弑,晋王也孙铁不儿即位,为泰定皇帝。在位四年。元明宗即位,在位八个月,为文宗所弑。在位五年。
1332年,文宗崩于上都。明宗第二子即位,时年甫七岁,薨。元顺帝立,在位三十五年。
1335年,诏罢科举。
1337年,金华处士许谦卒。许谦,世称为白云先生,屏迹入金华山,四方之士不远百里而来受业。不出里闾垂四十年。独不教人以科举之文,曰:″此义利之所由分也″。
1348年,台州方国珍兵起。以脱脱知枢密院。
1351年,颍川刘福通兵起。同年,栾城韩山童兵起。罗田徐寿辉称帝于蕲水,国号天完,改元治平。翌年,方国珍入海烧掠沿海州郡。
1354年,右丞相脱脱督诸军击张士诚。
1356年,朱元璋帅师克金陵,政集庆路为应天府。
1357年,朱元璋兵克常州。夏五月,朱元璋取宁国等路(今安徽宫县)。徐达,常遇春率兵取宁国,攻之久不下。朱元璋亲往督师,守将自刎而死。寻遣诸将取江阴、徽州、池州(今安徽贵池县),皆下之。八月,张士诚降于元。朱元璋取扬州。九月,天完将(徐寿辉部将)陈友谅袭杀倪文俊。十二月,天完将明玉珍据成都。
1358年,天完将陈友谅破安庆。再玻隆兴(今江西南昌)。五月,宋将刘福通破汴梁。十二月,朱元降取婺州(今浙江金华)。
1359年,方国珍遣使以温、台、庆元三郡附于朱元璋。九月,朱元璋兵取衢州、处州(今浙江丽水),召儒士许元等十一人会食省中。又有人推荐青田刘基、丽水叶琛及宋濂者,遣使征之,至建康。
136O年,陈友谅弑其主徐寿辉,遂自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1361年,朱元璋帅师伐汉,汉主陈友谅走武昌。朱元璋遂至隆兴,乃改隆兴路为洪都府。
1363年,明玉珍称帝于成都,国号夏,改元天统。二月,张士诚入安丰,杀宋刘福通,据芝城。朱元璋率兵击走之。秋七月,汉主陈友谅围洪都,朱元璋帅诸将讨之,大战于鄱阳湖。陈友谅败死,子理立。既而,朱元璋复进兵围之。同年,张士诚自称吴王。
1364年,朱元璋建国号曰吴。二月,自将伐汉,汉主陈理降。湖广、江西悉平。
1367年,朱元璋兵克平江,执吴王张士诚以归。士诚自缢死。冬十月,朱元璋命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率军士二十五万,北伐以定中原。朱元璋兵讨方国珍,降之。山东既定,明年,徐达与常遇春会诸将于临青(今山东临清市),率马步舟师进克元都。元主集三宫后妃、皇太子同议避兵北行,诏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左丞相,同守京城。夜半,开建德门北奔。常遇春等追至北河(即永定诃,在今北京市卢沟桥)。擒皇孙买的里八刺而还,元亡。 元十帝八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