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孩子敢于尝试,不怕犯错呢?
半夜收到Linda给我发来的长长的求助信,我第二天才看到,后来跟她详细地分享和梳理了一下,下面的3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哟。
1️⃣疫情/外界环境让人容易情绪奔溃。
讲真的,不早说Linda了,我自己刚开始适应疫情在家办公,面对两个娃的时候,也常奔溃。所以我特怀念学校,特感恩学校,巴不得快点开学。
有天,我突然对新禹大吼一声,然后他立马眼泪掉下来,我也被阳哥指出来“为什么你要吼新禹“。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我们处在压力大/状态很崩/焦虑紧张的时候,情绪就很容易炸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平时调皮可爱的孩子成了浑身都是问题的神兽。那么,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了解现在疫情之下的自己,并不是一个常态,只是一个偶发事件,并不需要把问题上升到三观不合和心理疾病的阶段。
我们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那就调整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有个适应的阶段,然后放过自己吧,还是对自己好一点儿。
2️⃣了解并时刻提醒自己“言传身教“是低幼龄儿童的学习模式。
蒙台梭利甚至指出,6岁前的孩子他们还是360°全面吸收。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我们有意无意,无论我们做的是好还是坏行为,孩子会全部吸收。重点是“全部吸收“,“有意无意“,“无论好坏“。
Linda写到后面的文字,自己也似乎找到了一些原因,发现孩子的问题,似乎自己也有,并且明确地指出来自己的行为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影响,非常像是“投影仪模式“。第2个阶段的这个知识储备,即将为我们下面的第3个步骤做好过渡。
3️⃣既然孩子是通过“言传身教“被影响,那我们可以“刻意“言传身教。
新禹也是一个特别敏感,容易因为“失败“,“秩序感失衡“就瞬间奔溃。所以我也经历过Linda的这个灵魂质问“如何培养孩子抗挫,如何增加他的逆商,如何敢于尝试呢?“
因为我知道我的言行举止肯定对他会有影响,所以后来我开始很觉察自己的语言和状态,并刻意实行“机会教育“。
比如说,我如果处在一个比较苦恼的状态,我会自己给自己打气,或者说给自己加油,因为我知道孩子可能在注意我。
比如说,我会故意表现出很苦恼,很烦,很绝望,问新禹我要怎么办。
比如说,我跟他玩的时候,我故意怎么都失败,做什么都不成,我给我自己加油鼓励,告诉我下次一定会玩的很好。因为我知道他一定看在眼里,也能感受到。
这样的刻意练习,不知道过了多久,新禹有一天突然开始“鼓励“我,也开始有的时候会“鼓励他人“,甚至是鼓励自己。当时,有个场景我印象很深刻,还记录了下来,截图所示。
4️⃣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邀请孩子跟我们一起积极讨论解决方案。
新禹有一个心魔,那就去“大灰狼“。自从他在国内上过幼儿园,他就对大灰狼非常的害怕。并且有的时候我用大灰狼去恐吓他,对他还是始终有效。
于是,我在他情绪平稳的时候,也就是平常的交流过程中,跟他开始谈论“打败大灰狼的10个办法“。我们两个脑洞了很多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似乎能更加勇敢地直面自己的心魔,他也更加愿意去相信面对“大灰狼“,原来我有这么多办法。
总结:
育儿的过程,总是给我很多“个人成长“的启发,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在学习“如何勇于尝试“,“不畏挑战“,“不怕犯错“。
我们要真的真的相信,方法总是比问题多,为了让我们自己相信,我们必须大量学习和阅读,去积累收集和脑洞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1-06 14: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