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年总结
今年7月1日起,参加工作整整三年了,这三年时光深深浅浅,带走了一些东西,留下了一些印记。在此记录一下三周年工作的感想,希望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愈发勇敢,愈发努力,愈发光彩夺目。
以下的记录都是初参加工作的感悟。
1. 踏实做事
初入职场的时候,总是会被安排各种各样闲碎的活,小到打印复印、订饭店,大到组织团建、部门例会、开展工作项目等。对于职场小白来说,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把到手的活干明白,干好,不管这件事有多细小。干明白、干好的标准有三个,一是程序可控,二是现场可控,三是结果可控。比如领导让你安排一个饭局,饭局成功的标准就是看安排饭局的目的是否达到,如果是宴请客人,就是从点菜、上菜、喝酒氛围、饭后服务是否让客人满意,整个宴请环节是否顺畅没出差错,突发事件是否及时应对。当接受到一个任务时,一定要多问领导几遍,确认好细节,万不可自以为是,要做领导认可和确认的事,而不是做你认为对的事。
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摒弃过往的一切标签,天之骄子也好,超级学霸也好,统统摒弃掉,时刻要以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态度来工作。同时,要有归零的心态,从头开始去学习,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同事领导的办事方法、职场社交礼仪、职场话术等,学习能学习到的一切。尽量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蜕变,褪去学生时代的青涩与稚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
2. 态度决定结果。
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工作态度比工作成果更为重要。积极上进,随叫随到,亲力亲为,举一反三,遇事往前冲的态度......我领导经常说,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需要给部门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在职场中要发挥年轻的优势,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激情与活力,态度影响结果,态度反映思想。所以在职场中,就算是伪装,也要伪装成一个像永动机一样,永远热情、永远充满动力,永远积极的人。
3.塑造个人品牌
在摸清了工作的基本逻辑,融入了所在团队之后,就需要去思考自己在部门、业务条线如何定位,从而刻意去塑造自己的职场形象,打造个人品牌。所谓个人品牌就是个人特质的集中化体现。建立个人品牌需要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比如你擅长数据分析,在工作中做的一手好图表,那部门的“图姐”“图哥”就是你,比如你擅长逻辑思考,做的PPT清晰又美观,那很可能会成为领导的副手,此外,还有一些职场比较欢迎的特质,比如靠谱、理性、逻辑清晰、热情等,都可以打造为个人品牌。打造个人品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小事、小项目,积累一个个小成功,进而在大事件、大项目上展露头角,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形象,慢慢变成不可替代。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是投放广告一样,需要高频次的增加曝光率,并且不断积累正向的客户反馈,才能固化形象。
4.目标明确
学生时代的我总是优柔寡断,缺乏自信,遇到好的机会、好的奖励总是不敢往前冲,结果错失了好多机会,最后往往陷入自责与后悔的循环中。在职场中,要永远以目标为导向,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这样说来可能会有功利主义的倾向,但是在职场中,如果自己不为自己争取利益,那更没有人会想到你。所谓的利益不只是薪酬、绩效或者职级,更多的是自己能力的提升和成长。每一阶段能力提升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刚开始可能是项目上手能力,之后是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和领导力。每一阶段都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估,看哪些能力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哪些能力有所短缺,并制定能力提升计划。设定能力提升事项、时间节点以及成果,最终要形成一个正向的循坏。评估、实践、再评估,再实践。要记住,职场就是战场,要捍卫自己的领地,同时要积极进攻。

5. 学会时间和精力管理
工作之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时光飞逝,感受到了时间的不够用。我的方法是每天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分块,主要分为工作时间、自我提升时间、休闲娱乐时间,目前尝试在对块状的时间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时间要提高效率,自我提升时间要设定目标,休闲娱乐就是完全放松。通过时间规划来设定自己的生活节律,慢慢去养成一些终身受益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既能节省去选择和纠结的时间,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科学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是受用终身的习惯,需要刻意练习。
6. 学会输入与输出
要刻意的去培养自己输入和输出的能力。能力只有在能输出给他人、并且可复制的时候才真正属于你。标准化的总结很有必要。对于常规性的事件/项目要进行复盘分解,总结标准化的动作;对于非常规性的工作要总结规律,并提炼出可供下次使用的亮点或可借鉴之处。
7.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以成人的方式来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学会一些人情世故。不要带着情绪在工作中,也不要带着喜恶偏好去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法则只有一个,永远要认清矛盾点在哪里,和谐点又是为何?搞清楚每个人的诉求,然后投其所好。这样看来虽然世俗,但却非常好使。多与人交流,即使是闲拉家常,也能知道关于TA的一些信息,从而为进一步准确判断甚至是决策增加信息和支撑。老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确,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职场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要被所发生=的一些糟心事而左右了心智,更不要丧失理智。职场上不需要赤诚相待,只要能够满足别人的需求即可。当然我并不提倡要有坏心眼,但是凡事都留点心眼终归是好的,不至于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所以对于职场关系,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8. 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巴菲特老爷子说过,从事喜欢的工作,跟喜欢的人共事。喜欢的工作跟喜欢的人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遇到了,一定要用尽所有的力气去抓住,然后拼了命的付出,一定会有所成就。
9. 不抱团,不抱怨。
不需要刻意去跟同事抱团,只有弱者才抱团取暖,真正的高手从来都是特立独行。所谓的特立独行不是说跟同事无交流,干什么都是一个人,而是真正的思想独立,不人云亦云,尤其是不能组团在背后说领导坏话。
10. 少说话,多做事。
职场上不会因为童言无忌而对你无限制的宽容,在人前表达的时候要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尤其是领导面前,要把握表达方式和技巧,说话前三思,切不可冲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做的事一定要漂亮,然后稳扎稳打,步步高升。
工作1-3年的阶段是职业生涯最基础的起步期,在这一阶段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思维,不断地去积累一些职业生涯的底层逻辑和可迁移能力,就像是夯土一样,先把地基打稳,再一层层夯实,方可建立能力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