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秃然”出圈所感
文|摩登之夏
伊能静这家子最近很热闹,两周前老公秦昊因网剧“隐秘的角落”而连续冲上热搜,热气还没消呢,这周她自己又荣获网友评选的最讨厌的“后浪”姐姐。本来就爱看些儿女情长类真人秀的我,于是把这家人最近上过的综艺真人秀和访谈都补了补,颇有一些感触。总的说来,秦昊是个活的通透平和的人,他对Annie(伊能静的英文名,他在吐槽大会上这么称呼)是真爱,是个爱家有责任感的好丈夫好爸爸,也是有理想有实力的好演员。多提一嘴秦昊的妈妈,一个大智慧大气宽容的人。以后有机会专门写一篇谈谈为什么这么说。 这里想说的是,看了秦昊妈妈,觉得秦昊在娱乐圈这不能再浮躁的圈子里如此淡然平和倒也不奇怪。伊能静,这些年不断受到攻击的总是类似的问题,好像总是说错话。她很爱自我剖析和分享,写长文,过个生日可以洋洋洒洒地在微博发个上千字。上个访谈得罪了去世多年的梅艳芳。但是,我莫名在她的行为里看见了一部分的自己或者身边的许多人。人努力,也付出很多,但是总在求认可求表扬以及很多其它的问题。以后专门写一篇分享。不管大家喜不喜欢伊能静,有一点我倒觉得不可否定,人家选老公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两个老公都是靠谱,爱家,又在自己专业能力上颇有建树的好男人。
回到正题,我今天主要想讲秦昊出圈让我想到了什么。
所谓的“低头”,带来的是更大的自由度。
秦昊今年42岁,中戏96级毕业,就是那个出了刘烨,袁泉,梅婷,章子怡的96级。 刚毕业时很快出演了两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他自己说导致自己以为钱很好赚,自己很牛。于是慢慢清高,接戏的标准慢慢提高。当年的班主任曾说秦昊“有人拍电影是为了钱,他家生活条件可以,他不在乎这些”。他挑剔剧本,只演自己认为值得的东西,保持一年一部电影的工作节奏。因为从来没有穷过,加上单身没成家,对赚钱没有压力。
30岁后,突然变了。自觉应当承担起更多家庭的责任。父母60几岁。 在“婆婆和妈妈”里以及多个场合,秦昊也总说,伊能静为了他们这个小家庭付出了很多时间,在事业上牺牲更大。突然间,他决定告别自由自在的生活,要成为全家赚钱的主力。于是把自己签进了经纪公司,希望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多为公司挣钱。他开始上综艺,尝试商业电影,电视剧,网剧。
秦昊说:到了40岁,觉得生活最大的成就就是和自己和解。放下后,他发现得到的反而更多了,当初所谓的“低头”, 带来的是更大的自由度。
现在常听年轻人动不动提辞职,因为工作内容不喜欢,因为感觉没有办法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想说其实所谓的实现理想、实现自我,是在许多当下看那么理想的经历上慢慢实现的。
他40岁,我们60岁没准也可出圈?
秦昊的演技,其实早在和伊能静认识前就受到专业认可,四次入围嘎纳电影节,影帝也拿过。可惜因为他演的并非主流商业大片,爱演些小众文艺片,尽管作品广受业内认可,被亲切地成为“文艺片男神”。可是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秦昊。听过这个名字也只因为他是那个比伊能静小了快10岁的老公。
当今这个时代短视频当道,人人都想当网红。秦昊突然爆红这事儿不禁让我想到,大家想要站在时代的风口这件事本身没毛病。 只不过要充分做好失望的准备。不要一决定“出道”,拍了几个视频就被没有涨的人气打败。人家一个拿过影帝,出道20年专业出身的演员,尚需要这么多年方能“出圈”,你若真的对这件事热爱,可以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把对成名的热情和渴望放到对内容和技术的专研上。秦昊40岁秃然出圈,咱们多干20年没准成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