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普通人》
昨天看完《普通人》最后一集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了。
本是为了练一下口语,才决定看这部剧。实际整个看得过程中一度想弃了,这不就一唯美青春性爱片儿嘛。除了摄影可圈可点,剧情着实没啥可谈的。男女主角之间根本都称不上爱情,只能称为互相在迷茫、成长的过程中,有了一段陪伴和相处的时光。即便是这段时光令你终身难忘,更多萦绕在你心里的,是难舍难分的、纠缠在一起的情绪,和青春期过度旺盛的荷尔蒙。平凡而普通的爱情里,也是要有理性和有担当的,包容更是必不可少。男女主角之间,更多的是喜爱。这种迷醉式的喜爱,正是因为不具有长久而稳定的可发展性,所以它总是是美好到极致,也痛苦到极致。其实过一段时间,自己仔细想想,生活不能这么过,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耗费在这种消耗性的感情上。而且那些美好会留存下来,痛苦的东西,慢慢就会忘掉了。只是有时候会觉得忧伤罢了。是的,很多事情我们都无可奈何。如果不考虑实际的话,才子佳人是应该长久地在一起的,但是生活中总是要你被迫做出很多选择。尽管如此,有机会能体验一番,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之前看《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时候,我觉得这两人确实挺残酷而浪漫的,遇到相同的情况的时候,我也会向他们学习。但是现在觉得,这只是一部文学作品,看看就好了。文学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如果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文学,那也太可悲了。因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看他人成为“文学”的主角,你会觉得他的人生很酷,也许会被载入史册吧;但是具体到每一天的生活,每分每秒的心情,以及长久面对你难以割舍但必须放弃的人或者事的时候,你无法做出一个果断的选择,这不是每天都活在没有安全感,悲哀的情绪里吗?那我宁可过一种更无聊,更庸俗的生活。李敖说了,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他说把爱情搞得愁眉苦脸,鼻涕眼泪流不停的人都是傻瓜。这么说有点戏谑,他的确实很大程度是出于求欢的目的。而且每当谈论到李敖是风流才子的时候,你不能忘了他曾经在prison里过了五年甚至更久的清苦生活,看过的书要装好几卡车。所以他的话在我看来是:找一个合适的人,大家能长久地,互相扶持地好好生活下去。如果是这样的话,《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才更具有普世意义吧。
其实像《普通人》一样讲情爱的电影和剧集数不胜数,我前段时间还看了《婚姻故事》、《阿德尔曼夫妇》、《魅影缝匠》,这几部都比较匠气,阐述的核心故事和观点也很幼稚,更像是为了维持电影产业而不断重复波兰斯基和伯格曼拍过的东西。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爱看嘛,不管你喜不喜欢。
生活中总有很多时间无法安置,那么你用来观赏他人描绘和抽象出的爱情故事,也算是种不错的消遣了。与其说这些情爱电影让我感兴趣,不如说是人们经久不衰对爱情的渴望和暗含其中的矛盾更让我感动,这说明人类还算是一个年轻的物种。即便是你在恋爱之中,还是会有很多时间会自己度过,也应该自己度过。有时候想想,恋爱中的人,用手机在车上看《婚姻故事》,听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某个瞬间恋人的微信在手机上方弹出,你会按下暂停,带着电影中的情绪嬉皮笑脸地调情一番,这让我感觉有点儿魔幻、可爱。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里有一集讲了刘欣欣,他设计完了中国联通的商标、企划了雪花啤酒的勇闯天涯等一系列知名的广告后,退休于日本伊豆,傍海而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自己动手把房子改建成充满清雅的艺术气息的居室,随手在木地板的阳台上沿着枯木撒一些水,远远地看去,和清晨五点海岸线上升起的日出连在一起就是一幅画。他同时会交六个女朋友,也享受孤独;爱请女友们来party,也爱一个人晚上在家里通过大银幕看电影,小酌三两杯。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你可以沉浸于此,也可以同时对生活展开不同的想象和期待。
至少对我来说,一个人在家里听听舒曼,腻了就看看直播,自在而逍遥。也许是时候找下一部英剧来练练口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