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档案(29) 虚构13 最后一个采访对象
又是一个阴雨天气。学校里静悄悄的。
计算机房里,只有夏涛一人在电脑上输入已经编制的程序。
季之龙轻轻地推门走了进来。
夏涛头也不回地:“找我干吗?”
季之龙走到他的身边:“我来,是想告诉你两件事。”
“说吧。”
“齐天圣疯了,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疯了?”夏涛停住手,惊讶地:“为什么?”
“他的论文,指导教师批了‘不及格’。”
“胡说,我看过他的论文底稿,写得很有水平,怎么会不及格?”
“他们小组七个人,有六个人悄悄给指导教师送了礼物,就他没送。结果......”
夏涛猛地站了起来,逼视季之龙:“这种戴着‘指导教师’桂冠的势利小人,你就不去告他?”
“告有什么用?弄不好连自己都得赔进去。你先别激动,我还有第二件事呢。”他按着夏涛坐下:“你的论文,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没有通过。”
夏涛不再说话,继续输入程序。
季之龙劝解地:“夏涛,我虽然偶尔也唱唱高调,但不象你那么有胆量,有气魄。我承认自己无能,只能搞些小打小闹的玩意儿,可你逞英雄也得看看什么时候。现在是什么时候?三年苦读,能否顺利过关,就看这篇论文了。”
键盘清脆的响声。
“上次那篇专访出来后,二轻局,经委领导纷纷出来表态:城北电机厂是二轻系统,也是全市扭亏为盈的典型,这几年成绩很大,不能给它抹黑,不能给改革泼冷水。”
夏涛重重地敲打着键盘。
“你知道吗?你们厂里的引进项目已经停下来了,人家去日本开洋荤的美差也让你给搅了。就为了这个,你们厂告状告到省电大。”
夏涛更重地敲打着键盘。
“你别打了行不行?”
夏涛停住手,转过身来:“我就不信,行政干预可以决定一篇学术论文的命运。”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这是既成事实。在中国,权大于法,有理说不清的事情难道见得还少吗?”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只要你愿意,总有补救的办法。”
“什么办法?”
“撤回论文,参加七月份的毕业论文考试。”
“不是说,写了论文,就不能参加考试了吗?”
季之龙真诚地:“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去替你想办法,包在我身上。”
“谢谢你的关心,可我不干!”夏涛在室内来回踱步:“我为什么要撤回论文?凭什么批我不及格?我写错了?说了假话?都不是。无非是触犯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罢了。”
季之龙还想劝阻:“夏涛......”
夏涛斩钉截铁地:“哪怕杀了我的头,也不干!”
“别犯牛脾气了,要是拿不到毕业文凭,哭都来不及了!”
“那又怎么样?!”
“你冷静点好不好?”季之龙缓了缓口气:“你和我不同,我对自己是块什么料很清楚,恐怕这辈子也没什么指望了。可你不同。你是个干事业的人物,你朝思暮想,就是在跌倒的地方再爬起来,重振雄风,要是你拿不到文凭,你还有什么脸面回厂?你还能再当厂长吗?”
夏涛望着季之龙,百感交集。突然,他哭了,哭得很伤心。
季之龙劝慰地:“好汉不吃眼前亏,你就听我一句吧。”
夏涛抬起头来,倔强地:“不,我绝不!”
季之龙望着他,有些无可奈何。
(化入)
汽车里。
韦枫:“如此说来,夏涛的毕业论文通不过,关键还在于他们厂里?”
罗若兰:“是的。”
韦枫:“明白了。我该找我的最后一位采访对象了。”
韦枫站在陶新江家的门口,轻轻地敲门。
陶新江开了门,疑惑地:“你找谁?”
韦枫微笑地:“怎么,陶厂长。才一个多月,你就认不出我了?”
“噢,韦导演,请进请进。”
室内。韦枫开门见山地:“陶厂长,我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你说吧。”
“夏涛牺牲之前,您没见过他?”
陶新江感慨地:“我不是说过了吗?要是我能见他一面就好啰!夏涛是个大好人,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我陶新江的今天。”
韦枫打断了他的话:“可我听说,前段时间,为了写毕业论文,夏涛去过厂里几次。”
“噢,是吗?”
“你没见过他?”
“没有。”
“他也没来找过你?”
“当然也没有啊。”
韦枫站了起来:“这,似乎不大可能吧?”
陶新江也站了起来,辩解地:“你这同志,实事求是嘛!我陶新江还会说假话?”他看了看手表:“对不起,我很忙。六点半厂里还有个会议。如果你没别的事,那就......”
“好吧,陶厂长,不打扰了。”
俩人一起走到路口,握手告别,然后朝各自的方向走去。
韦枫在慢慢走着,思索着。
“韦同志,韦同志!”
韦枫站住,回头一看,陶妻急匆匆地追了上来。
韦枫不解地:“大嫂,你有什么事?”
“韦同志,你来。我有事要告诉你。”
韦枫又回到了陶家。
“大嫂,你到底有什么事?”
陶妻也坐了下来:“韦同志,夏涛是我和新江的大恩人,我不能昧着良心说假话。我告诉你,夏涛来过我们家。”
“什么时候?”
“大概是在四月底吧。那天我上夜班去了,是我家小三子告诉我的。”
“他们说什么了?”
“不清楚。不过听说他们吵起来了,吵得很凶。”
欲知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豆列之“青春文学档案”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28015221/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