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能量不稳定空间”
一
这个镜头里人物与镜框的关系已经很棒,实体-灵体的同时在“场/镜”,一个中景镜框划分出“可见—不可见,但可感—不存在”的基于“犹疑”形成的影像内部流动性,剔除了正反打隐含的欺骗性,其中人物的“情感”为链接观众与图像之间的介质,即观众之所见为人物之所感。
可惜后来竟还是变为“附身−正反打”的对应关系了,可理解为妹妹的信念并不够坚定,因此需要对方的“表演”来协助情感的宣泄。但还是觉得可以景别不变,让妹妹和姐姐先对话一段,再表示不相信,进而递进为“附身”的情感演绎。

二
《夜以继日》里的“能量不稳定空间”。但滨口龙介可能比黑泽清更进一步,他制造的是一个“薛定谔空间”——电影不继续下去,我们永远不知道“白东出”是否真的具有“实体”。
滨口毫无给出空间能量畸变的预兆,就让人物那么直直地走来。注意,这时每个人的视线、表情和状态都没有产生波动(似乎是见到一位老朋友),加强了空间能量的不确定性(幻觉?还是现实?)。但我们能根据对影像语气的潜在认知感觉到,其空间能量应该偏于“幻觉”更多,或者说偏于朝子私人视觉更多(一般来说,平庸的导演会让其它人物都静止)。
然后紧接一场戏:“白东出”拉着朝子走出酒店,搭上计程车,“黑东出”重重击打玻璃门。我们才发觉空间能量又再一次发生了变化,恢复为了“现实”,我们也可进一步推论出“白东出”确有其实体,而非“幻觉”、亦非“鬼魂”。
但问题又来了,“白东出”若非“鬼魂”,又何以干扰酒店的空间能量呢?我们在感觉上,恐怕无法再坚信“白东出”的实在性。于是,电影就在这股“怀疑”所制造的“不稳定性”中,来回扰乱观众,拉扯主角,夜以继日。

三
《旧爱新欢》中这一场“时空”交错最有意思。原本女主角与新欢正处于愉悦欢腾的歌舞氛围中,然而男主角牵着他的新欢在街头穿行竟与正在“歌舞”的女主角相遇,影片之前令观众进入歌舞类型片的预设语境被打破,陷入“奇幻-现实”之间的模糊裂缝之中。
这一个场面既有点虚幻,又夹杂着些女主角真实心境的投射,我们无法辨清虚实,只能对着旧爱挤出勉强一笑,于是一种混合着愉快与心酸的情绪涌上心头,所谓“旧爱难忘,新欢难舍”在一个镜头中得到完美诠释。

四
最后二十分钟,画面中的冷暖、光晕、视觉元素,联结摄影机运动的惯性、速度,声音“燃木-流水”的变化,完成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高效叙事”。“蒙太奇”在森林这片能量不稳定的空间中将“视觉匹配”的效用发挥到了极限。
每个人物脱离肉身作为灵体任意在时间空间的森林中显现,彼此的灵魂在“幻愿”中互相抚慰,我们同时“看见”人物的过去、此在和未来。这不是“圣草”诞生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