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日记1
Day 1
久未早起,醒来后我关掉空调,在昆明吹空调是一件奢侈的事,尤其晚上那么凉快。我溜达到翠湖边上的饵块店,连着三天在这家吃饵块加油条作为早点,然后返回青旅,收拾行李,到地铁站,前往龙头街与柳总、何师会合。
今天正好是新来的覃师傅开车带我们前往康藤红河谷帐篷营地。依然是熟悉的皮卡车,出发后没多久我就迷糊着陷入睡眠,大概连着三四个晚上都是两三点才睡,蚊虫的叮咬,失眠的困扰,希望重新恢复规律生活可以让我的睡眠也重新规律。
醒来后已经到了一个加油站,加完油继续行驶,我再次昏睡过去,再醒来后车已经拐下高速到青龙厂村,我们就在村口饭馆吃午饭,薄荷腐乳做的牛肉汤口感非常特别,新鲜的鸡纵菌简直美味呆了,还有我爱的豆腐,久未迅速吃光两碗饭了。
是的,接着我第三次陷入了昏睡,到达红河县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柳总说这风雨是迎接我的表示。然后车拐下山头,我才发现原来红河县位于山上。七拐八拐下山,然后再爬上另一座山,盘山路让我头晕脑胀。
当我的忍耐快要到极限,下午四点终于缓缓抵达康藤红河谷帐篷营地。离开车内的空调,才知道外面有多炎热,营地建在修复的石头寨中,由于这两天没有客人,工作人员大多回家休息了,只剩下三四个人值班。
吃完晚饭已是夕阳时分,我穿过营地走入梯田,对面就是哈尼族享誉世界的撒玛坝梯田,从营地的无边泳池也可以将其一览无遗,这是单一民族种植的万亩连贯梯田,营地和梯田此刻如此安静,仿佛整片世界都属于我一个人。
Day 2
清晨八点,整个人还处于睡不醒的状态,但被早饭米线的辣椒料搞得肚子翻江倒海疼了一天。营地这几天没有客人,于是柳总和何师带我去康藤在红河的另一个项目——苏红村,这是一个乡村整体改造项目,目前还在进行中。
从营地所在的甲寅镇盘山而下,一路经过芭蕉树、芒果树和稻田,然后再盘山而上,去往苏红村所在的宝华镇,车停在撒玛坝梯田景区口,柳总让我从景区栈道徒步到苏红村,正好感受一下撒玛坝梯田的万亩壮观。
景区还在做最后的维护和整修工作,预计十月就要开始售票了,很多当地人还在铺栈道旁边的土,检查树木。撒玛坝梯田是红河县第一个评上A级景区的,因此也是当地关注的焦点。估计之后会有越来越多游客到访。
沿着栈道往下走,大约要走一千多级台阶,然后撒玛坝梯田就在视野内突然出现,那一瞬间我有些惊呆了,绿油油的梯田被云雾缭绕,太像一幅油画了。虽然营地旁边也有大片梯田,但看到撒玛坝后,我被震惊得眼眶湿润。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由红河、元阳和绿春三个县组成,元阳一直名声在外,而撒玛坝则是面积最大的达到1.4万亩,从海拔600米到1800米由4300多级梯田连成。用我的手机和相机都拍不下这份壮观,我顺着栈道身处其中,心情尤为激动。
大约走了一小时,从一个小路口拐上村子,再走一公里就到了苏红,此时我已经是口干舌燥体力不支,膝盖和腿都不听使唤了,此前在成都和昆明太懒导致身体有些僵硬呆滞,这两个多小时走下来,全身零件都在重启。
苏红村的改造有些像贵州丹寨小镇和阿那亚社区的集合,会由商住、租售、旅游住宿等多种形式,邀请了很多知名建筑师设计建造单独房子,也会把红河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做展示和体验,适合那些想回归乡村生活的城市人。
吃完午饭返回营地,其实营地和苏红在同一高度上,只是在两个山间,互相可以遥望到。下午在营地昏睡过去,全身酸疼头也隐隐作痛。傍晚我和柳总、何师和覃师傅坐在营地栈道旁喝茶等日落,梯田被映成了金色,然后昏红的晚霞出现在天边,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Day 3
昨晚喝茶看夕阳时柳总说,快去拍照,明天就没得看了。果然今天没有夕阳可看,雨一阵一阵下个不停,从早到晚连绵不绝,午后下的那场最大,雨滴打在房顶和窗户,完全听不清电脑里电影的声音。
于是今天绝大部分时间就在房间里看电影,《灰烬重生》与前作一样作,《恐龙蛋》只剩下符号和长镜头,今年至今还没看到特别喜欢的电影,当然今年总共也没看多少电影,电影院何时开门,依然没有确切消息。
每天在营地散步最爱去逗池塘里的两只鸭子,它们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躺在泳池边的躺椅上是最舒服的,上午躺着的时候险些睡过去。入夜,只有雨声和蝉鸣声,没有任何噪声,睡个好觉迎接明天。
Day 4
又是雨中曲的一天,早上覃师傅和小珍去县里买菜,柳总和何师去了苏红,我刚溜达一圈回屋雨就来了。后来一问,县里下的挺大,苏红没下太大。早上在池塘没见两只小鸭,午饭后看到它俩从草地上一摇一摆走过来,然后进了池塘。
一阵小雨淅淅沥沥又来了,我躺着听反派影评的韩影十年,买了好久了还没听完,里面还有很多片子需要补看。听着听着困意袭来,阴天下雨果然是睡觉的催化剂,再一睁眼看表已是四点多,窗外有了一点阳光。
想重看《燃烧》,于是找下载。人家韩国K联赛和电影院都是5月就恢复了,我们的中超7月底才姗姗来迟,电影院复工的消息每天都传但还是没有官方通知,也不知道是太谨慎还是不作为。
晚饭后我在泳池边坐着,享受今天难得的晴空,眼前是一级一级的绿色梯田,天上是一层一层的灰白云朵,树偶尔被一阵微风吹动,一些小飞虫在泳池的水上点一下飞走,一只狗吠声在山间产生了回声,接着是蝉叫,还有溪流的声音。
Day 5
没有吃早饭,只吃了一个香蕉。上午和餐饮部的李姐边聊天边看她做蛋糕饼干,雨还是一阵接一阵的,今天终于要来客人,工作人员也多了起来,清理栈道的落叶,修剪挡路的树枝,大家都在忙碌着。
雾很大,不仅看不到对面的山和梯田,连近处能见度都极低,两只小鸭也到草地上树下躲雨去了。还是照常睡个午觉,有音乐声传来,前台恢复了营业,客人陆续到达,传统哈尼族欢迎歌曲也唱了起来。
今天有热水了,洗了三天来的第一个澡。从苏红回来那天洗了冷水澡,觉得还是有些凉,于是这两天下雨也就没再冒险。晚饭后太阳出来了一会儿,短暂的几分钟,把营地照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人多了声音也就多了,说不清是清静好还是热闹好,一个人时也可以狂欢,闹中取静也是一份自在。我坐在前厅的沙发上,一边仍是乌云密布,另一边已有蓝天白云,说不清将是晴还是雨,山上的天气永远预测不来。
Day 6
早上出发跟客人徒步去美东村时,天还是阴沉沉的,雾游得飞快,前一眼还在山下,后一秒就笼罩了眼前。大光说要带着伞以防下雨,山上的天气太难预测,这几日一直没有迎来长时间的晴天。
我们沿着营地旁的梯田走,有一部分是营地自己的地,种一些稻田和蔬菜。有一些村民已经在田里干活,走到石子路上后还要拐几道弯,然后美东村就在眼前,这个曾经有百余户的村子如今只有三户人家居住。
虽然人迹罕至,但并不觉得阴森,村子里还残存着人们的生活痕迹,垒齐的柴火、晾着没收的衣服、残败的家具、桌上的书本和餐具,院子里的花椒树、梨树、葡萄树还都在结果,有的房屋很新,也许是刚盖好就搬走了。
当然屋子都锁着,所以无法进去一探究竟,不过单从院落和门缝窥探就能想象出每一家的生活状态,是不是有钱人家,是不是有生活情趣。仅有的居民,有一家的小孩一直在院子里张望我们,还有一家似乎在做饭,已经飘出来饭香的味道。
回程我们遇到了很多蝴蝶和蜻蜓,花蝴蝶、白蝴蝶、蓝蜻蜓、红蜻蜓,还有蒲公英,太阳也终于出来了,带来了久违的晴天,带的雨伞终于派上了用场,不过功能变成了遮阳伞。
午后做竹编时阳光有些炙烤,我们躲在屋檐下,在竹编师傅的指导下做小竹盘。做手工是我的弱项,手实在太笨又没什么想法,大概师傅帮助了百分之八十,最终才有了属于我的劳动果实。
晚饭后跟何师散完步,我又来到泳池边等夕阳,今天云层错落有致,虽然日落并不完美,但晚霞有一抹粉红色持续了很久,天空倒映在泳池的水里,晶莹纯洁,几乎只有水流声和蝉鸣,远处的粉红色逐渐变成橘黄色,最后融在漆黑之中。
Day 7
九点多我从营地出发,打算走着去甲寅镇看看,行进快一半时被覃师傅的依维柯捎上,一路开到了镇旁边的木耳种植基地。没想到车卡在了水泥路和石头路交界处,想尽了办法倒不出来,于是又叫了两个师傅和柳总过来。
旁边地里干完农活的两个大妈也来帮忙,我们往车轮下面垫石头和砖头,用千斤顶把车底顶起,一起推了几次没什么作用。鼓捣了两个多小时,12点多随着汽车猛烈的轰鸣声和车轮的高速旋转,终于成功将车倒上了水泥路。
午后照例是午觉时间,下午打糍粑然后去水塘里抓鱼,换上打渔的裤子,拿好捉鱼的竹筐,在泥泞的水塘里抓得不亦乐乎,最终我的战利品是一条,代价是衣服和胳膊上脸上布满了泥点子。
看完日落和晚霞,今天的重头戏是篝火和烧烤,趁着客人多难得热闹一下,烤豆腐、下午抓的鱼、韭菜、五花肉、洋芋,尤其是五花肉太美味了。今天是馨馨的生日,有烧烤有酒有大自然相伴,相当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