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开水煮白菜
那天早上,阿钟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公司,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五分钟不到的时间,十几个警察冲了进来,带走了所有的人。阿钟被当时的场景吓蒙了,脑袋里嗡嗡作响,看着被贴上封条的公司大门,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行人在恐慌中被押上了警车,分别关进了不同派出所的拘留室,任他们询问警察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人回答。经过了几天的封闭式问话,阿钟终于有了和家人通电话的机会。
原来公司其中一位合伙人,因为之前电信诈骗被人举报,警察在暗中调查几个月后终于锁定了目标。公司的所有人都被带走调查,阿钟作为三位合伙人之一,当然也摆脱不了嫌疑。其实阿钟也是两个月前刚认识他,是朋友介绍一起合伙开公司,想不到公司还没步入正轨,就栽了个跟头。
不论阿钟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警察说一切都要等调查结果。一个星期后阿钟被转送到隔壁市的看守所,在这里阿钟开始了他的漫长等待,这是他人生中最煎熬的日子。
我们常常感叹被生活的枷锁牢牢锁住,等到失去眼前的一切时,才知道,原来的生活就是自由的存在。
进到看守所后,阿钟首先被带进了登记检查室,这是他第一次脱光了衣服被人检查的如此彻底。当没有了自由,尊严也变得一文不值,阿钟机械地配合着,只想快点结束。检查完,阿钟穿上衣服,套上编号服,被看守所的民警带进了监视房。
监视房差不多有20多平米,长方形的有点像学校宿舍,所不同的是没有阳台,而且只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小窗户。睡得是靠墙的大通铺,一排有二十个床位。由于房间空气流通差,长期照不到太阳,一股霉味扑鼻而来。阿钟并没有心思顾及这些,只是呆呆地望着房间里面,十几个人正整整齐齐地坐着看电视。
一个犯人走上前问阿钟犯了什么罪,阿钟说:“电信诈骗”。这个犯人就是房间的号长,负责管理房间的秩序,安排房间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一般是由资历较老的重刑犯担任。
中午11点是看守所的午餐时间,房间里的人都有秩序地靠墙蹲着,等待着外面的人把饭从门下边的小洞塞进来,再一个个传下去。
阿钟接过饭盒,今天中午的伙食是米饭和开水煮白菜,不见一点油腥,白菜也只是一点点咸味,米饭硬的难以下咽。号长告诉他,米饭不够还可以加,饭管饱,而阿钟吃了两口就放下了。
刚进去的新人哪有什么胃口,阿钟看着手中饭盒发起了呆。几个星期前,三个人在黄浦江边,举着啤酒瓶立誓要干一番大事业,住豪宅开豪车。而现在,阿钟最想的是离开这里。
午饭过后就是午休时间,大家自觉地爬到床上躺下,阿钟并没有午睡的习惯,而此时只能照做。阿钟第一次与陌生男人睡的这么近,甚至能感受到他们呼出来的气体,胃里一阵翻滚。阿钟尽量减少呼吸,直挺挺的躺床上,动也不敢动,生怕吵到别人会挨揍。阿钟以前从未体会过,睡觉也能如此艰难。即使是最舒服的行为,一旦受到了约束,违背自己本来的愿望,也会让人浑身难受。
阿钟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后面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午休时间结束了,下午2点到4点要组织学习,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床铺上,双脚并拢,双手放在大腿上,上身挺直,接下来两个小时都要保持这个姿势。首先号长带着大家朗读看守所的规章守则,这是大家都必须会背诵的东西。接下来是看电视,电视节目是由管教调好的,一般是新闻,还有百家讲坛、法制节目等。坐了还不到半个小时,阿钟已经全身酸痛了。
4点到4点半是看守所里的放风时间,从大家的脸上就能看出这应该是最舒服的时候,大家排好队,由管教带进放风区。所谓放风区,只不过是个四面围墙的院子,顶部由钢管交错焊接,像极了动物园的笼子。犯人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甚至可以偷偷地抽烟。
几位室友跑过来和阿钟聊起了天,谈话内容无非是犯了什么事?哪里人?以前是做什么等等。这让阿钟紧张的心终于有点放松下来,看守所比想象中稍微好一些,并没有传言中打架闹事的情况,大家看上去也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群人中,有杀人的,有抢劫的,有盗窃的,还有诈骗的。
阿钟慢慢适应着看守所里生活,除了头一个星期偶尔被叫去问话,接下来的日子都是在单调枯燥中度过。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整理内务,7点背诵看守所规章守则后,吃早饭。7点半去放风区做早操,8点回到房间看电视,11点吃午饭,下午12点到2点为午睡时间,4点半放风时间,5点吃晚饭,6点看电视,9点睡觉。每天晚上都有两个人不能睡觉,要轮流值班,每两个小时换一次班。
看守所的饭菜基本都是水煮的白菜、土豆、茄子,放了点盐,每周三中午有一顿加餐,是红烧肉。早餐是馒头、粥和咸菜,其他时间都是米饭和蔬菜。刚来的那几天,阿钟怎么也吃不下,后来实在饿的没办法,也就习惯了。
看守所里还有许多七七八八的要求,被子必须要叠的方方正正,自己的东西要收拾的干干净净,除了睡觉其他时间不能躺在床上,有事需要喊报告等等。
阿钟每天除了焦虑地等待着调查结果,就是无休止的发呆。
阿钟想:习惯之后,看守所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很难过,至少有饭吃,有觉睡,有电视看,大家相处的也算和谐。是什么原因让人觉得在这里备受煎熬,是一辈子永远都不愿意再来的地方。
大概是因为看守所里对自由的限制。自由,一个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东西,却是看守所里每个人的渴望。在这里,我们既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就像是一份开水煮白菜,在外面是因为我们想吃它,而在里面是我们不得不吃它。
然而自由是伴随着人类意识而出现的,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想要延续下去,除了要遵循自然规律,还需要遵循社会规律。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自由的限制条件也会有所差别。自由是相对的,是具体的,是有条件的。
法律则是获取自由的最低保障。
在这牢笼之外,我们是否是自由的存在?阿钟陷入了沉思,因为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能随心所欲。
阿钟曾在无数个早上被闹铃叫醒,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工作;也有无数个夜晚,为了完成报告加班到凌晨。因为工作失去许多陪家人的机会,还有曾经的爱好与梦想。所以阿钟才决定创业,赚够了钱就提前退休。其实,自从创业后,阿钟变得比以前还要忙,连周末都不能好好休息,阿钟却从未对此感到后悔。
回想起来,这是阿钟少有的几次自由感,上一次这种感觉还是在高中的时候。虽然那会儿学习压力大,阿钟每天除了学习很少有其他娱乐活动,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但是作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阿钟是自由的。
自由更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目的。自由即对人生的掌控力,能够掌握客观规律,能够合理规划时间,能够控制社会生活。自由的人必定知道自己想要追寻什么,且为之努力,但是每个人自由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自由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的实现。
一转眼过去了快三个月,这三个月间进进出出好几个,阿钟显然成了里面的老人,稍微年轻一点的见了阿钟都要叫声:钟哥。那天,阿钟终于等来了不予起诉的通知,这是他能在看守所里生存下去唯一的希望。
离开这里,也是所有人的希望。号长今年五十多岁,因为一念之差犯了事,他说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很难再出去,现在他只想早点离开看守所去监狱,因为他听说监狱里的条件比看守所里好,还可以做工自己挣点钱,不然一天到晚待在看守所的小房间里,都闲出屁来。其实号长还想着去监狱里好好表现,争取从无期减到有期,在有生之年还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出所前,阿钟换上了自己的衣服,衣服已经大了一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阿钟瘦了二十多斤。站在看守所的大门前,阿钟有点迷茫,他甚至在怀疑整件事的真实性,这只不过是从一个监狱逃到另一所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