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觉得“如果一直这样就好了”的瞬间
查看话题 >南阳公主:要是我永远留在长安就好了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以仅仅三千五百骑兵,在虎牢关击溃夏王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并将其生擒,一直坚守洛阳城待援的郑帝王世充望见城下的俘虏窦建德,与之相对而泣,终于投降。自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杨广征高句丽以来,十年间,海内分崩,生灵涂炭(隋文帝在位的开皇年间,户数高达860万,而经过隋炀帝这些年的折腾以及隋末的动乱,留给初唐的只剩下200余万),终于,这场导致四分之三中国人丧生的灾难,被秦王李世民以一场精彩绝伦、彪炳史册的斩首突袭终结,华夏世界的秩序从此恢复,四散的人民开始回归故乡,天下终于要太平了。
然而我此刻想说的却不是秦王李世民的英明神武,而是在这旧的一切的终点和新的一切的起点,在曾经帝国的首都——洛阳,一个女子的抉择。

南阳公主,出生于开皇六年(586年),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女,母萧皇后。开皇十九年(599年),南阳公主嫁给许国公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生子宇文禅师。史书中称赞南阳公主的美貌和才气,她自从十四岁嫁给宇文士及就以孝顺出名。公公宇文述重病快死的时候,南阳公主以千金之身亲自调饮食,手自奉上。隋炀帝杨广很宠爱这个美丽懂事的长女,经常带着她外出巡游。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士及的哥哥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弑杀隋炀帝,南阳公主从此国破家亡,被迫随其到了聊城。不久,宇文化及被夏王窦建德打败,宇文士及于是舍弃妻儿从济北西归唐朝。当时河北最强大的势力就是窦建德,宇文化及失败,他裹挟的隋朝旧部,包括南阳公主在内,全部被窦建德俘虏,隋朝的旧臣见到窦建德,莫不惶惧失常,只有南阳公主神色自若,见窦建德时,南阳公主自陈国破家亡,不能报怨雪耻,泪上盈襟,声辞不辍,情理切至。窦建德及观听者,莫不为之感动流泪,都肃然敬重她。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表现了这个养在深闺之中公主的坚毅个性。窦建德诛杀宇文化及后清理余党,当时南阳公主有一子名叫宇文禅师,年仅十岁。
窦建德派武贲郎将于士澄对南阳公主说:“宇文化及亲手弑杀皇帝,人神所不容,必须族灭其宗。公主之子是宇文家的儿子,法当从坐,但要是公主你不能割爱,也听你留着他。”
南阳公主哭着说:“武贲既是隋室贵臣,为隋报仇,分所应当,此事何须见问?”
窦建德于是杀了宇文禅师。
此后不久,国破家亡的南阳公主遁入空门出家为尼。
武德四年,虎牢关之战,窦建德失败,南阳公主重获自由,将要回到西京长安,途中与宇文士及在东都洛阳相遇。南阳公主决意不与他相见。宇文士及纠缠不休,请复为夫妻。南阳公主愤然拒绝了他,说:“我与君是仇家,只恨不能手刃君,只是念在令兄谋逆之际,君并不预先知情罢了。”于是宣布与宇文士及断绝关系,严厉地叫他赶快离开。宇文士及仍然请求,南阳公主愤怒地说:“你一定想死的话,就可以进来见我。”宇文士及见她说的这样坚决,知道说服不了她,于是拜辞离去。
为什么我们热爱大唐,就是因为在大唐,一个女子都能活得如此决绝。南阳公主从小养尊处优,没想到遭逢剧变,自己丈夫的亲兄弟造自己亲爹的反,杀了自己全家,灭了自己家的江山社稷。江都兵变时,一片混乱,连皇帝都保不了自己的命,公卿大臣、皇子公主殉难的更是不计其数,史官并无过多笔墨讲述南阳公主在江都时的事迹,她虽然是隋朝的公主,但是却作为宇文家的媳妇被保护下来了。然而南阳公主并不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傻子,她后来对窦建德“自陈国破家亡,不能报怨雪耻,泪下盈襟。”连一代枭雄窦建德也为之动容。可想而知,从那个血色夜晚以后,她对“宇文家的媳妇”这个头衔该是何其痛恨!可是她却又只能靠着这个头衔,才能活命,这该是怎样的又气又恨!
而当深仇大恨宇文化及终于被击败,清算到来的时候,她对着她亲生的儿子,这个她为宇文家生下的儿子,说出那句:“此事何须见问?”又是怎样得心如刀割,痛苦万分。
一切尘埃落定之时,她所有的一切都已失去了,她不再是帝国的公主,不再是父亲的女儿,不再是丈夫的妻子,不再是儿子的母亲,她只是一个失去一切的尼姑。——这时她那个三年未见的丈夫来了,这个丈夫在新生的大唐依然身居高位,身为郢国公,名列宰相,哪怕她几乎是亲手杀了他们的儿子,她的丈夫依然愿意和她复合,愿意把一切的荣华富贵再度给予她,只要她点一点头。
这个男人真是跟从前一样优秀,也一样幼稚。真是可笑啊,在经历了所有这些以后,他居然认为我们还能像当年一样做夫妻?
“我与君仇家。今恨不能手刃君者,但谋逆之日,察君不预知耳。”
“必欲就死,可相见也。”
最后的分别是如此的决然,以至于一向惜墨如金的史官,都为这个女性留下:“南阳主心逾匪石……足使义勇惭其志烈,兰玉谢其贞芳”的感慨。
多年以后,再度前往长安,她已是孑然一身,那座城市凝聚了少女时代她的一切繁华美梦:高贵的出生,恩爱的丈夫,美好的家庭,强盛的国家……如果我始终留在长安,是不是一切都还会保留在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