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城游(一)、(二)·醉白-仓桥
疫情缘故不能出市,只能在小城里转转,想起之前k哥带着他儿子游遍全城,作为本地人非常惭愧
趁高考刚结束,赶紧寻古探幽,九号下午欲观唐经幢,因为维修被拦下,十四号游醉白池和大仓桥,本应当天作记,没想到图修一晚,只得隔日再写
(一)醉白
松江古称云间、华亭,名士千万,古迹无数。最有名的(或者是炒得最火的)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醉白池是上海五大园林之一,前身为宋朱纯之的“谷阳园”和董其昌所居的“董园”
提前一天预约,骑车寻到后门,却因疫情只开前门,到时乘机略游黑鱼弄,相传此地一口井镇压了一个黑鱼精。

正门入园,一同进入的还有不少晨练的老头老太,听着热闹庸俗的早操歌,心燥意烦,本想探古寻幽,没想到捅了广场舞窝了(老人卡的权利应该限制一下了)。但园内景致倒是让人心静,抛开耳边噪声。
建筑:

进门一巨大照壁,上浮雕醉白池盛景

梅花鹿本是华亭特产,近些年肯定是碰不到野生的了,石刻十头梅花鹿,有九头回头不舍离开,寓意此地人杰地灵,来者不愿离去,那还有一梅花鹿在想啥呢?我会不会是那只不愿回头的鹿呢?
盆景园里都是盆景,羡慕在里面打理花木的大爷,倒是回头瞥见这个开屏,有些惊艳。看见美的东西,当一天摄影老法师有何不可呢?
画檐和古树相得映彰,木质结构的屋子永远能和自然环境契合得最好,真是向往之,但可惜只能在人声鼎沸的公园里能饱眼福了。
经典的明清民居(大户人家),最喜欢的就是传统民居的极繁杂的雕花、极精细的榫卯,浮夸却不突兀,豪华却不庸俗,用漆沉重淡雅,采光恰到好处,因此浓墨而不压抑,再伴淡淡木香,鞋扣地板的声音,旷远宁静。
雪海堂,也是经典明清民居,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演讲,这对联一看就是后加的,墙上钉满了孙老的生平事迹,真是逮着机会就要宣传gm。


里面那些一看就是后世的家具,被红线拦着不让摸,倒是门口俩石狮子是明代洪武年的文物,被我盘了好一会儿。
另外几些传统江南的建筑,甚么轩甚么亭的,雕梁画栋,好不繁华,所以我老嫌弃现在的那些丑的要死的新民宅,钢筋混凝土可以被评选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了。

照片用手机拍的,像素不行,匆忙之中构图、聚焦都没弄好,增加修图工作量。拍江南传统建筑,高曝(凸显细节),低光(增加古意),高对(提高黑色占比、增加纵深),低饱(防止失真、增添古意),非专业经验。

疑舫是董其昌吟咏之处,感叹古人之闲散,文人之悠闲。吾辈到为了寻他们之踪迹,不远千里,殊不知古人之寻迹,没有什么导航、地图,遇山则游山,遇水则玩水,有时偶遇石碑石刻,则沉吟片刻,偶遇山水奇景,则赋诗作记。此乃真游玩之尽兴,故古人常有登临之感叹,偶遇之惊喜。吾辈则叹古人之叹,寻古人之踪,如若似寻隐者,隐于山林,云深无踪,便有留白之美,高古之遗风,不遇之遐想。而今古迹皆显露于前,吾等抱地图而辨古迹,听导航而寻古踪,一意向往,心驰神怡,何曾有偶遇之奇,登临之喜,更不用多言什么天下之忧、家国之悲了。
奇石

奇山怪石乃是江南园林一大特色。古人喜嶙峋怪石,倒是泼水观音圆润可爱,典雅非常,真有几分观音神貌。
古树





园中古树无数,桂花都能长到一人抱的粗。仰观参天古树,树叶莎莎有声,阳光透树冠洒下,忆起百年前云间之名士亦同我一般仰头而观,不知当时此树是否还小?可叹夏公、董公等早已作古,而树木逾长逾繁茂,故恒大司马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诚不吾欺。
(二)大仓桥
醉白池两小时便已游毕,还有不少时间,应该再找一出不必十分细赏,内容较少的景点。思慕已久的大仓桥便是最好的选择
之前没来过大仓桥,应为是一座桥,导航没有收录,骑半小时给我导到一饭店。后来我上网一查,再定位到桥旁边的一个小学,欲到了之后再仔细寻找。
骑在路上四处张望,不经意的回头一瞥,见一桥梁如飞虹一般跃出水面,似天空之穹顶,河水之脊梁,仔细端瞧,古意盎然。我心中暗喜,莫非此便是大仓桥?急急忙忙从一旁小路飞也似的骑过去,果真是大仓桥,(倒也真实地体验一把偶遇之惊喜了),桥面宽而修长,站在其下更是气势逼人,桥上栏杆、石板主体,俱是明朝文物,过了一下手瘾,果然经风化而坑洼,是历史的痕迹。
站于桥上,望河水曲折向前,两岸人家亦是原先古宅,视野开阔,让人欣喜。想我华亭,自古也是有名的水乡,不想抗日的时候日军炸去一半,wg的时候自己人打去一半。曾经看过华亭的老照片,黑瓦白墙,深宅大院,典型徽派建筑,远近层次分明,典雅庄重又不是灵动秀美。可叹如此盛景早已灰飞烟灭。现今仓桥两旁的古镇也要拆除,换那些奇丑无比的水泥房,实在感到可惜。陆机死前曾说“再也听不到云间的鹤唳了”,想来他就算现在还活着,也早已听不见了。
同水乡一起离去的,还有人文。华亭人杰地灵,自古是文人游居之佳处。自魏晋以来,吴国的陆机陆云,明朝的徐玠、陈继儒、董其昌、夏完淳父子、陈子龙,具是有名的文人,云间词派曾是明初三大词派之一,云间画派总结南北宗论而影响一时。如此丰厚的人文内涵,现今却鲜有人知,失去对历史的深厚情感,怎么对故乡、故土产生思念与依恋?爱国情感怎么深刻而热烈?
如今我寻这这些人的脚步,其中不乏爱国名士,但寻迹的道路坑坑洼洼,成长在水泥房子里的我曾经以为找到了故乡的精神内核,站在仓桥之上才发现,眼前的故土,要更加丰腴,更加精彩,也更加陌生
如此精致,怎么不叫那只不回头的梅花鹿,产生一丝丝的思念之情呢,或许它离开心切而不敢回头再见故乡,以产生留恋之悲情吧。
-
塔塔199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0 0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