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
中国人在欧亚大陆东方这一片土地生活繁衍了上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很多奇特的植物动物,它们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特殊的效果。古代的先贤们认为他们不仅可以作为食物,可以成为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的药物,这就是药食同源的起源了。

食物与药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例如《黄帝内经》上说: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古代中医中药学者发现,部分症状较轻或者状况特殊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身体健康,这就是食补。食补一般指利用食物营养功效结合自己身体情况,通过进补膳食来达到增强抵抗力、免疫力,以达到一个健康的体魄,从而延年益寿、强健体魄。
这种对身体健康的治疗方式又被称为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不同于一般理论,即食物单纯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中国古代医生学者们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例如 孙思邈穷尽一生心血的著作《千金要方》中记载,“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宋代皇室认可过的《圣济总录》中 也这样记录到,“盖先食后药,食为民天之谓也”。

千金要方近代存本

圣济总录日本版本
因此,了解和学习这些古代医疗及养生知识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如何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健康医疗。
-
无厌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6 1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