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看电影带来的变化
查看话题 >电影《伴我同行》
改编自斯蒂芬·金的短篇小说。
我为什么要讲这么一句废话,因为斯蒂芬·金实在太牛逼(破音)!
回过头来再看这部电影,片尾打字机屏幕上有这么一段话:
Although I have not seen him in more than 10 years. I know I’ll miss him.
I haven’t had friends later on like the ones I had when I was twelve.Jesus, does anyone?
这是关于四个十二三岁的男孩,他们各有各的烦恼和不幸——不是那种青春期的烦恼,就拿叙述者戈登来说,他长期被父母忽视,因为他的哥哥太过优秀;后来哥哥在车祸中丧生,父母就一直沉浸在悲痛中。
他们几个集合在一起,闪火车、翻铁门、越森林,是为了找到一具尸体,搏得关注,成为英雄。一路上他们飙着脏话,也讨论着未来;奚落着对方的父母,更互相安慰、给予温暖。
他们早熟,他们也纯真。
就在这样一个午后,或者似曾相识的书店,我踏进了与他们一样的旅程。二十年前,当我也是这般年纪,虽不曾穿山越岭,但是我也同样是以叙述者的身份,为一群小伙伴们编造故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幸,但是好在有人倾听,更有一二人,能够理解。那便是叙述者最大的宽慰了不是么?
后来长大,很多断了联系,便也各自把过去好好修饰,如同为一张老照片加上温暖而明亮的滤镜。一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我怀念过去,却毫不怀念现在的你”,不是吗?
当今时代,每一个热点犹如一剂能给人带来感官刺激的不可描述的药,一边慨叹生活的节奏太快想慢下来,一边又脚踩高跟哒哒哒地追逐着新的事物,在这疼痛而又快感之中,似乎令空虚的灵魂一下子充盈起来,以至于常常忘了坚持到现在的来时的路。
偶尔会想到,在那个零食和尊严都特别拮据的年代,如果我能够料想到如今可以悠然坐在舒适椅子上冷静而又不平静的打下这几行字。我想那时候我会珍惜得更加用力,也更为慷慨地把我精心收藏的故事以更加诱人的方式讲述给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神。
我思故我在。
我并没有想到“离开、分别”这类动词,我以为他们本应该是像“太阳、贫穷、波德莱尔”那样静止的、深刻的、恶毒的,但绝不会是流动的。
不过对的,人总是应该往前走的。就像是那座铁路桥上,火车带着鸣笛和浓烟从拐角赶来,你只能一往无前,要么就是翻身跃入冰冷的河里。
夏日悠长,思潮汹涌,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镇子这么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