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翻译】避难所·终末杀人 - 第三日 / 午后
原作:三津田信三
翻译:T & K
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使用,禁作商业用途
请尊重翻译校对的辛勤劳动,转载请保留信息
====================
第三日 / 午后
====================
“等一下。”
我对星影这般交代了之后,急忙返回了餐厅。
也许是方才不小心聊得太久,不过好在三个人都在那里。
“帮手终于出场了呀。”
“不,等等……”
面对鼓足干劲站起身来的仙道贤人,我口齿不清地回应着,于是他再度坐了回去。
“其实刚刚我跟星影君谈过了——”
作为开场白,我首先说明了他的想法,他是想或许能以面家的死为契机,与大家融洽相处。
三个人都一样受到了打击,除了被告知星影的特殊心理之外,更让他们觉得之前对他过于刁难,这才是最具冲击性的事实吧。
“因为他总讲些讨人嫌的话,所以即使说了些什么,也不会有人回应,这点确实没错呢。”
母堂育子首先代言了大家的心情。
“不该总躲着他,应该好好谈谈。”
明日香圣子像是反省似的低头说着。
“唉,原来他也不习惯集体生活啊。”
仙道一面安慰着她,一面熟练地总结道。
“我认为大家对他的反应绝对没有错,只是没有开诚布公地谈谈才是最大的问题。作为年长者的我也有疏忽的责任。不过,多亏他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晚餐后,我们按原计划讨论一下吧。”
我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迅速地作了如下解释——
在和大家讨论之前,有必要让星影接受面家的死不是密室杀人。话虽如此,他对录像室的状况抱有疑问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想在那个房间和他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我一人应付就好。
重要的是,我是想告诉他们三个,从现在开始我俩要在录像室里关上门待一会儿,让他们不要介意,准确地说,是不想被他们打扰。我希望今后的工作不会引人怀疑。
三人即刻应承下来,没人疑心我的解释。
因为需要一点时间,因而我请求他们务必在此等我俩回来,然后便返回了录像室。
“怎么了?”
让他在这里等着,出去旋即折回的我是显得有些莫名其妙,把他也闹得一头雾水。
而我却默默地走到录像机前,把那盘有问题的录像带推进了带仓,然后再按键取出,一面向他展示着一面发问:
“你怎么看?”
星影一脸诧异地看着录像带,但一看到那个标题立刻就断言道:
“哦,是儿童主题的恐怖片吧。看似天真无邪的孩童要求大人庇护,然后用残酷的手段杀死大人们——在这年头也可以说是经典主题了吧。史蒂芬·金的短篇《玉米田里的孩子们(玉米田的小孩,Children of the Corn,1987)》被执着地多次翻拍成电影,从这点来看,这样的主题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已经完全被当成恐怖片的一个分类。但是即便是小孩主题的恐怖片,也可以分为《恶之种子(坏种,The Bad Seed,1956)》和《血腥生日(血腥生日,Bloody Birthday,1981)》这样的悬疑系,以及《呼唤邪恶的少年(死亡游戏,The Other,1972)》和《白之家少女(黑巷少女,The Little Gril Who Lives Down the Lane,1976)》这样的推理系,还有《旋转(无辜的人,The Innocents,1961)》和《预兆(凶兆,The Omen,1976)》这样的恐怖系,不过原本的儿童主题则是——”
“等等。”
推理系中还有《被偷换的孩子(夺魄冤魂,The Changeling,1980)》,恐怖系中则有纳西索·伊班内兹·塞拉多尔①的杰作《孩子》,要是超出这些分类,还有《柔软的壳(魔鬼与我同生,The Reflecting Skin,1990)》等优秀作品——这样的话差点从嘴里蹦出来,于是我赶紧劝诫自己,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知识渊博是好事,但这盘恐怖录像带被放在磁带仓里,电视又是打开的,你觉得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还以为是什么宽泛的问题,原来你是想说面家看过这个啊,”
他做出一副“这又如何”的表情。
“而且是在自杀之前。”
经我如此指出之后,星影终于意识到了奇怪之处,露出了深思的神情。
“打算自杀之际,还会看这样的大烂片吗?”
“什么大烂片……有这么糟糕啊。不,相比这个,三津田先生也开始考虑面家的死并不是自杀了吗?”
“上吊的情况正如之前说明的那样,这方法并没表面看来那么特别。虽然面具的事有些牵强,但如果只是一项疑问的话,暂且也只要一句‘也有这种事吗?’就能打发了吧。但是如今又出现了这样的录像带,我是觉得很不自然。”
“或许对于面家来说,这是一部印象深刻的作品,临死之前还想看一次……之类的,有没有这种可能。”
“当然不可能了,当我跟面家聊起彼此负责的杂志时,他明确地说过,比起恐怖,他更喜欢推理,这些火照的收藏除了一部分,对他来说应该都没多大价值。”
“一部分…….是那些?”
“之前也和你提过了,就是诸如《自杀契约》、《希拉号之谜》、《Killjoy》、《谋杀彩排》、《侦探Sleuth》等推理作品,虽然是恶搞,《名侦探登场(怪宴,Murder by Death,1976)》姑且也可以算进去吧。”
“原来如此,是那种类型的啊。”
“如果他重温的是这些作品的话,也没啥不好懂的吧。但偏偏是这个《天真的恶魔的八个玩具》,我怎么也无法理解。”
“评价相当低啊。”
“虽然统称为大烂片,但也有像《寡妇馆的惨剧(血与蕾丝,Blood and Lace,1971)》单看情节还算是挺有趣的推理,但摄影,演出,演技等等其他一切都糟糕透顶的作品,也有像《猎奇杀人之夜(狩猎之夜,La nuit des traquées,1980)》这样画面虽然正常,甚至也有些颇具美感的镜头,但故事展开却太过亢长,让人不胜其烦。不过后者的导演既然是让·洛林,倒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吧——总之不同的作品烂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而且B级恐怖片这个词,也有其褒义的用法——”
我一边说着和自己的烂片理论,一边跟他一起寻找应该留在架子上的《天真的恶魔的八个玩具》的套盒。
星影则在随声附和的同时,从入口一侧的上方依次确认架子上每盘录像带的背面的标题,另一方面,我则从最下层开始寻找,于是果然在较长的墙一侧的左边最下一层找到了那盘录像带的套盒,取出一看,里面果然是空的。
“什么啊,你知道在那里吗?”
对于这个面带沮丧,口气里略带抗议的家伙,我挥挥一只手表示否定。
“不是的,看过火照先生的录像带排列方式就能知道,架子上部是那些优秀的,有价值的作品的摆放的位置,意大利恐怖片当然是被特别对待的。”
“这么说的话……”
“这部作品在他心中评价应该也很低吧,只要这样想,只看下面就不难找到了。”
“太精彩了——”
星影像个傻瓜一般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
“所以名侦探从中发现了什么?”
“和面具的疑问一样,为什么面家偏偏选了架子下这部位置毫不起眼的作品呢?即使是随手拿的,只要读过套盒背后的内容简介,很快就能知道这并不是他的菜啊。”
“也就是说,和面具的情况一样,选择这盘录像带的,其实也不是面家,而是犯人……到这个地步可以总称他为犯人了吧?”
星影就是请求许可一般望向了我,我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对犯人而言,面具和录像带都是有意义的。”
“虽然三津田先生说过这个面具本身没有意义,但对犯人而言犯人是有意义的吗?”
“应该有吧,毕竟看起来是从这么多面具中特地选出来的。”
“录像带也是这样吗?犯人是认真地选了《天真的恶魔的八个玩具》这部作品吗?”
这就是令人苦恼的地方。面具本身就具有匿名性、历史性和装饰性,因此无论如何都可能包含着我们无法想象的,或者知识范围以外的某种含义,但那个录像带却似乎丝毫没有那种可能性。
若是说大烂片的话,这部作品的周围还陈列着《吸𪚥精鬼(黑暗之夜,One Dark Night,1983)》、《黑魔法战栗之馆(七尸冢,The House of Seven Corpses,1974)》、《万圣节夜晚的陷阱(万圣节惊魂夜,Trick or Treats,1982)》、《普拉杜姆魔鬼的闪光魔宫(惊心动魄, Death Spa,1988)》、《充满杀机的游戏度假酒店(The Game,1984)》等等,都是差不多程度的糟糕。
结果无论选哪个都差不多。不过这样的话,就会产生和面具一样的疑问,他为何不选离自己更近的录像带呢?
我将我的想法陈述了一遍,星影则指着录像带说:
“话说回来,该怎么讲呢?或许是内容有什么意义吧。我记得之前看过……”
姑且不论我自己,竟会有人看过这样的作品,这还真令人吃惊。
“我也看过,因为是很久之前的事,所以也记不太清。不过我想应该是五个孩子逃离了少年教养院这样的设施,进入了某个雪山的山庄,在那里接连杀害大人的故事。”
“从标题上看,是有八名牺牲者吗?”
“我也不清楚。”
“还是说会出现八个凶器呢?”
“如果电影内容里确实有线索又该怎么办?还是重新看一遍比较好吧。”
听他这么一说,我也深以为然。但正当我将录像带入仓的时候,手却一下子停住了。
“不,不行,里面的磁带断了。”
磁带被完全卷回了录像带左侧的轴上。但本该嵌在右侧轴上的磁带开头部分却不见了,恐怕是由于磁带老化,在倒带的时候,就这样被拉断并卷了进去,之前磁带没有顺利出仓,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
“这还真是个棘手的问题呢。”
“是吗?”
“如果这个磁带是在面家死亡以后断了的话,那么这部作品的影像无疑是一直在电视上播放着的,直到电影放完,剩余的空白磁带转到了最后,就触发自动倒带了。可以认为就是这时候老化的磁带断了。”
“是啊。”
“可要在那之前,也就是火照观看这盘录像带的时候,这时磁带就已经断了的话,又会怎样呢?”
“你说什么?”
“只是从套盒里拿出录像带的话,一般是没法知道磁带是不是断的,反正我是不会逐一检查的。如果犯人也是一样,把他当作一个正常的录像带放进磁带仓里的话——”
“怎么说?”
“也就是说,犯人是想假装面家先生曾看过这盘录像。”
“为,为什么?”
星影兴奋起来,我则继续说了下去:
“对于面具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也是想装出一副面家自己把它选出来的样子……”
“是啊。”
“可是……”
“是啊,也许有人会和我们一样对此产生疑问——冒着这样的风险,凶手到底是想干什么?”
“等等。”
他带着一副困惑的样子说:
“奇怪的面具和断掉的录像带确实很可疑,但如果面家真是他杀,那这个房间变成密室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不就如你指出的那样,变成了密室杀人了么?”
“呃,真的假的。”
原本就是他在那里吵吵嚷嚷,这回却又把自己吓了一跳,这男人与其说是性格乖僻,还不如说根本就是个难缠的主吧。不过,我总算明白了,这就是他身上让人恨不起来的地方。
“你在门口检查来检查去,不就是为了确认有没有从走廊外放下门扣的机关所留下的痕迹,有没有什么密室诡计吧?”
“嘛,是吧……”
“自己一边做着调查,一边还半信半疑吗?”
“咱搞的那些归根到底不过就是侦探游戏呀。”
他又回到了那副冷嘲热讽的腔调。
“既然都是外行,那么无论谁来做都是侦探游戏。我觉得最要紧的就是心境。既然已经有人去世了,所以就要以相应的心态应对,这不是礼仪吗?”
“好好,我知道了。”
虽然措辞毫不客气,但从话里也能听出他已经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
“好吧,那就回到密室的问题上来。如果面家先生真是他杀,那么犯人把这个房间变成密室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让面家的死看起来像是自杀啦,因为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是这么判断的。”
就连你也一样啊——星影露出了洋洋自得的表情。
“这就是密室的必然性中最流行,也是最令人信服的理由是吧?”
“就是这样。”
“不过这样一来,面具和录像带的谜团就会一下子显现出来,既然要把面家先生伪装成自杀,为何又要特意做出这种不自然的状况呢?”
“自相矛盾啊。”
再次环顾房间,目光停留在沙发上放着的毯子。刚走进这个房间的时候,我还有这种意识,但不知不觉竟已忘记了我俩话题核心人物的遗体就在身边的事实。
正当我对面家深感抱歉的时候,星影提出了新的提案——
“还是首先考虑一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不知道面家究竟知不知道自己会被杀害,不过要杀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吧,犯人究竟是怎样对他进行突然袭击的呢?”
“因为既不能检查也不能解剖,所以也没法确认吧,但可能是被灌了安眠药。”
“哪里有那种东西?”
“在食品储藏室深处的架子上,有个家用的大急救箱,其中就有安眠药。比如因为半夜睡不着,就带着咖啡去拜访面家,递给他一杯下了安眠药的,拜托他陪自己聊会天。既然是面家,我想他肯定欣然答应了吧。在进行着无关痛痒的聊天期间,药渐渐起效了。等他意识朦胧的时候,先把同样取自储藏室的绳子系在架子上,可能用到了这个梯凳了吧。然后再给他戴上面具,打开电视,将录像带放进磁带仓内离开了房间。再用某种方法将门扣放了下来。”
“在室内的时候就从里面放下了门扣,然后再想办法离开房间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吧?”
“虽然不能否定,但这样岂不是很难么?”
“是啊。”
星影爽快地承认了,接着忽然干劲满满地说:
“那么犯人究竟是怎么制造密室的呢?”
虽说初高中时代非常热衷于有“不可能犯罪巨匠”之称的推理作家约翰·迪克森·卡尔所著的元推理小说,但如果跟受害者的遗体一道置身于现实的犯罪现场,理所当然就会有种根本无从解谜的感觉。
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想逃走,大概是因为倘若对面家死亡一事置之不理,反而会更令我恐惧吧。
“犯人莫非是在门扣和墙壁之间放了冰块?”
星影的声音自门口传来,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跑过去的。
“实际上用的不是冰,而是用食品储藏室深处的冷库里的一小块霜,像楔子一样卡住门扣,在将它稍微往锁扣的方向倾斜一点,完成这样的机关后再来到走廊上,轻轻地关上门。等霜融化了,倾斜门扣会因为自身的重量掉到锁扣上,自动上锁。这是最基本的密室诡计。”
我一面听着他的解释,一边将门扣转动了三百六十度。手柄部分约两厘米,门扣本身则有十厘米长。
“不,这个方法行不通。”
“为什么?”
“转一下就知道了,这个门扣很紧——看,这样直立起来再倾斜下去,然后就这样卡在那里了。即使霜融化后楔子消失,也没法依靠门扣的自重而倾斜。在这种状况下想让门扣搭在锁扣上,还得有个向下的拉力才行。”
星影自己也转动门扣确认了一下,接着马上开始了下一个推理:
“那么,另一个基本的密室诡计又如何呢?那就是针和线。”
“该怎么做?”
“首先将门扣竖直,既然这么紧应该能立起来吧。然后再将一根线对折搭在门扣上,接着穿过插在门上的针,就这样垂到地上,从门的下方穿到走廊上。针也系上线,同样从门底穿出去。然后在不破坏这个机关的基础上,打开门踏上走廊,再将门轻轻关上。然后再拉那一根对折过的线,那么门上插着的针就成了支点,门扣就会受到一个斜下方的拉力。如果直接将线抽紧,门扣就会落下。之后只要拉动其中一边的线,就可以将线回收。因为针上也系着线,所以也能用手拽到身边,这样一来,就能消除所有证据,密室也完成了。”
“只是把线对折再搭在手柄上,就能一直维持这样的状态吗?犯人设置好机关后,去到走廊时无论怎么小心,只要稍稍碰一下,线不就脱落下来了么?”
“一定是将线在柄上绕了一圈吧。只要没有完全绑上,就能把线回收过来吧。”
“用这个方法的话门上会留下明显的针孔痕迹吧。既然要用线拉动那么紧的门扣,作为支点的针就必须扎得很深,而且必须垂直地插在门上。要是拉动系在针端上的线,再从门底下将其回收的话,那么当针被拔出的时候,势必会把针孔扩大吧。”
“犯人当然也算准了这点,他在用手斧破门的时候,故意砍在了扎过针的位置对面,将作为证据的针孔抹消。”
然后我们彼此是视线就从门扣转移到了对方脸上。
“原来如此,那么到底是谁砍破了那扇门呢?”
“就是三津田先生吧?”
于是我笑道:
“亲切地给我建议,告诉我该在哪破门的,确实是你没错吧?”
“是呀,但那是三津田先生自己来问我的哦。”
“是我问的没错,但就算我没问,你也会亲自引导我砍向那里吧。”
“没有任何能将其否定的材料,所以我没法反驳。”
储藏室深处的架子上还有针线盒。无论是谁都能轻易取得针线。星影所说的基本密室诡计,或许是极其现实的。
“要不要试试看?”
“唔……”
他一时间似乎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不过即刻醒悟了过来。
“就算想要重现,可这门不是被砍坏了吗?”
“图书室的门和这里是一样的构造,在那边实验就可以了。”
在我去食品储藏室张罗针线的时候,星影先去确认了图书室。余下的三人应该都在餐厅里等候,但也无法保证不在图书室里。若有这种情况,星影的任务就是把人轰走。要是他的话应该挺胜任这个角色的吧。
待我从储藏室走到图书室,星影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好像那里自一开始就没有人。在确认过门和门扣都和录像室完全一致后,就尝试构建了针和线的机关,但均以失败告终。门底下并没有任何能够穿线的间隙。
原以为换成一根线就可以,但仔细一看,不仅门的下面是封闭的,就连其余三边都装有突起的边框。原本就是将外开的门向内关上之时,以四道边框将门挡住的设计吧。
“这样一来,即使是一根线也穿不过去啊。”
“看来无论图书室还是录像室,门都是外开式的。”
星影不顾我指出的问题,开始了新的推理——
“外开式的话,还可以把铰链拆掉,把门整个卸下来,然后从内侧放下门扣,再用跟平常开门相反的方向打开门去往走廊,最后重新装回铰链就可以了吧。”
于是我们便返回了录像室,检查了门的铰链,但丝毫不见其被拆过的痕迹。
“门扣很牢固,即使拆了铰链,也没法轻易从另一边进出吧。”
也不知道星影是否听到了我这番话,只是不停地在门口进进出出,似乎在思考新的密室诡计。
“这个果然很奇怪啊。”
他指了指那些滚落在门内的海报,这就是我破门而入时踩到那支卷成筒状的海报。从标签上看,是《桑格利亚(生人回避2, Zombi 2,1979)》、《桑格利亚2(生人回避3,Zombi 3,1988)》、《墓地深处之屋(守墓屋,The House By The Cemetery,1981)》、《地狱之门》、《恶魔(群尸屠城,Dèmoni,1985)》、《恶魔2(群尸屠城2,Dèmoni 2... l'incubo ritorna,1986)》、《只有首级的爱情》、《僵尸女王(活死人少女,La Morte vivante,1982)》八部作品。除了《只有首级的爱情》外,其他都是僵尸片。前四部是卢西奥·弗尔兹的作品,后三部是兰帕德·帕瓦(Lamberto Bava)的作品,最后一部则出自让·洛林。
这些作品的内容和导演的微妙偏差难道只是偶然吗?顺带一提,兰帕德·帕瓦是马里奥·巴瓦的儿子。他并未能继承父亲的才能,这点恐怖迷中也是可哀可叹的事。有一个知名的传言,说是他父亲最后的作品《冲击》之所以口碑不好,是因为为了替代身体欠佳的马里奥,几乎都由他儿子担任导演的缘故。
“我懂了!”
忽然间,星影大喊了一声。
“快拿卷海报过来,哪个都可以,去做实验啦!”
话音刚落,他又回到了图书室,似乎是想出了新的密室诡计。
“那么,要如何使用这支海报呢?”
只见他叉着手在门口踱来踱去,仿佛实验的任务已经交给我了,我便只得请求他给出说明。
“就跟霜做的楔子,针和线的诡计一样,首先把门扣竖起,然后稍稍往锁扣一侧倾斜,再将卷成筒状的海报口套住手柄的部分。虽说是插进去的,但由于筒口要大得多,所以海报还是呈倾斜的姿态。在这种状态下,小心翼翼地来到走廊上。不久海报的自重使门扣掉落,嵌在锁扣之上,海报则脱离手柄,掉到了地上。”
“剩下的七卷海报,是为了掩饰用于机关的那一卷,预先放在地板上的么?”
“把一棵树藏起来的最好去处就是森林,这是推理的基本中的基本。”
我留在室内,开始尝试这个装置。但只是挂在门扣手柄上的话,由于海报的筒口太大,怎么都无法顺利进行。试了三次,海报都在门扣完全倾斜之前掉到了地上。门扣就这样停在了倾斜的角度。
于是我又将手柄塞进硬卷了四五层的海报中间,这样就不会轻易地脱出了,而是如配重块一般令门扣倾斜。而且由于门扣落在锁扣上的冲击力,令海报自手柄脱落,就这样滚落到了地板上。为了慎重起见,我又试了几次,没有一次是失败的。
“成功了。”
我打开门来到走廊上,向他说明了改良后的诡计机关。
“这样密室之壁就不复存在了。因为三津田先生想到了海报的正确用法,所以功劳应当各占一半。”
虽然罕见地谦虚了一下,不过自此又继续说着他那星影式的台词——
“话虽这么说,但还是我注意到了海报,所以与其说是一半,不如说你的功劳也就几分之一吧——”
“让你如此自我陶醉真是不好意思,但还是有必要确认一下。”
“诶,你说啥?”
在起身返回录像室的我的身后,星影一边执拗地重复着“你还要确认什么?”,一边跟了上来。
我逐一检查过剩余七卷海报的筒口之后,摇了摇头——
“很遗憾,这个诡计也行不通。”
“怎么可能行不通,门扣不是掉下来了么。”
“倒也不是说行不通,准确地说是没被用上。八卷海报的筒口每个都整整齐齐。”
“…………”
“如果真的使用了这个诡计,那么至少其中一卷的筒口会损坏吧。”
“那是事后被犯人调包了……”
虽然语气没什么自信,但确乎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便走到了最里面的架子上,检查了所有的海报,但没发现哪怕一卷海报筒口有破损迹象。
“是吗?不对啊……”
正因为实验成功了,所以星影愈发感到失望。
但我在确认海报的时候发现了一件事,于是急急忙忙回到门口,抱起八卷海报再起身返回,把它们放回到架子上。
“果然……”
“啥?怎么了?”
“海报的数量减少了。”
“诶,真的吗!果然是用了我想到的诡计吧,犯人嫌偷换海报太麻烦,于是就直接扔了吧。因为海报有很多,所以少了一卷也没人知道吧。”
我再次摇摇头,对正喋喋不休的星影说:
“不,丢失的不止一卷。果然只少一卷的话是没法注意到的。我觉得至少不见了五六卷。”
“唔,但密室诡计是正确的吧。”
“不清楚,诡计只需要用一卷,特意拿走用不到的卷数也是很奇怪的吧。毕竟消失的海报数量越多,被发现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消失的海报都是哪些片子呢?”
然而我并不知道,虽说事先看过,但也并没有检查过所有的标签。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多数是意大利恐怖片。但就这样一眼望去,也没明确察觉到某部电影的海报不见了。因此,应该并不是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作品的海报吧。
于是我将这些话传达给星影——
“又是些大烂片吗?”
他一边厌腻地说着,一边做出一副好似生气的样子:
“你对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太过拘泥了吧。”
自己接连提出的密室诡计却被我逐一否定了,或许真的很让他恼火。
“细枝末节也就是说——”
不过说到底,我也只是拘泥于实证罢了。
“使用海报的诡计是有效的,这点我承认。但我觉得这实际上没有被实际使用过。”
“为什么?”
“我在图书室试了几遍,发现海报每次落在地板上的位置都各不相同。重要的是海报并不是直直地坠落,并不知道会滚到地板的什么地方。如果真打算把用于诡计的一卷海报混入地板上的七卷海报里,就如藏木于林这一比喻一样,那么那卷支海报本该放得更凌乱一些吧。”
“地板上的海报排列得过于整齐了吗?”
“虽也有两三卷呈散落的状态,但大体上很整齐吧。”
“是吗?但海报的存在,怎么想都不自然啊。一定是有什么原因。”
星影伫立在门口,久久地陷入沉思,他对海报如此孜孜不倦吗?——不过由于门扣是扣上的,所以这么想也不无道理吧。
由于海报的数量确有减少,所以以防有所遗漏,我又去录像室查看了一遍。
结果我发现电视机前的地板上掉了一根火柴,还发现放有《天真的恶魔的八个玩具》的录像带架子附近,和周围相比稍显凌乱。
火柴究竟是谁掉的呢?包括火照在内,这里应该没人抽烟。还是说面家其实是个老烟枪呢?但这里又没有烟头,没有烟灰缸,也没有火柴盒,而且发现他尸体的时候,室内并没有烟味。
给星影看了火柴,他虽然盯着看了一会,但马上就兴趣索然,似乎是觉得这玩意对密室诡计毫无作用。
放录像带的架子有些凌乱,难不成是犯人在挑选录像带时犹豫不决的证据吗?那就是说并非一开始就决定选哪部作品,要是使用别的烂片的可能性也存在的话,那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不行,完全搞不明白。”
星影嘟哝着。
“呐,海报真的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是事后被犯人收拾整齐了吧。”
他还说着这些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话。
“不,我记得破门进去的时候,看到海报的状态就跟现在一样,所以并没有。”
“是吗……”
他灰心丧气地走进房间,下意识想要坐到沙发上,一看到那团毛毯又被吓了一跳。
“这里已经没什么好调查了。要转移到图书室继续思考吗?”
对于这样的提议,星影也很乐意地表示赞成。看来他也过于沉溺密室诡计,乃至于忘记了面家的存在。直到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究竟身处怎样的房间里吧。
坐在图书室的椅子上,星影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结果……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是吗?”
对于我的回复,他有些生气地说道:
“可是密室、面家、录像带的谜团,不是一样都没解决吗?”
“如果就这样把录像室封闭起来的话,我俩就连实验也做不了了。光是能进行这样的探讨,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从这层意义上说,我得感谢星影。只是若真跟他本人说这种话,他又要故态复萌了,于是便只好打住。
“对了……”
星影忽然正了正身子,一脸严肃地对我说:
“为什么会有人杀害面家呢?这里每个人应该都是素昧平生,我们之间一点杀人或被杀的理由都没有。那么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只在意密室的他,似乎终于对那里产生了疑问。话虽如此,与尚且能接连想出来的密室诡计相比,这个动机之谜才是个真正的难题,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初次见面的六名男女,偶然之际逃进了避难所。由于外界暴露在放射性威胁之中,所以暂时无法出去。在这种状况下,其中一人遇害,受害者性格温和,在避难所内也没发生过争执。那他为什么会被杀呢?
从连星影也举手告饶的状态就能理解,这是一个莫大的谜团。不过,我猜想有可能是因为这个——
之前在迷宫掉头的时候,那个身处队伍最后,逃入避难所时,又很可能将火照阳之助推开的那个人物……他的真实面目,面家或许已经知道了吧。
也不知是面家亲自告知了犯人,还是犯人发现了这个事实。不管怎样,犯人会不会难以忍受自己卑劣的行径为人所知的事实呢?
谁也不知道今后在避难所内的共同生活要持续到何时,很明显,仅有六人的人际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到每天的日常生活。只要六人中有一人知道了自己的秘密,搞不好就会传到其他成员那里。在最坏的情况下,自己千人所指的行为会被另外五人知道。要是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就没法在这个圈子里继续生活下去了吧。
没有哪个家伙会喜欢被人当作恶劣,怯懦,自私,卑鄙的杀人犯吧,毋宁说根本无法忍受。
如果犯人真这么想的话,不就有充分的动机杀害面家了吗?问题是,这到底是谁……
“三津田先生就是这样,偶尔也会沉浸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啊。”
蓦然回过神来,星影脸上挂着苦笑,频频看向这边。
“呃,不好意思。”
“你想到什么动机了吗?”
“……不,没有。”
一想到星影是犯人的可能性也有四分之一,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倘若他真是犯人,那下一个被杀的就是我。唯独这个我不能告诉任何人,这是我的底牌。
“这么想的话,比起密室,这个动机的问题才是最难的吧。”
他并没有全盘接受我的回答,反而像是嗅到了什么隐情,但他也只说了这一句而已。
“因为我们跟杀人都没什么联系吧。”
我一面祈祷着脸上没有露出明显的表情,一边这般应答道。
“是啊,如果死的是咱或者三津田先生的话,还可以推理出是围绕着明日香圣子,一方杀死了另一方,可面家又是怎么回事呢?”
“喂喂。”
“开玩笑的啦。”
这个男人貌似旁若无人,对周遭的事漠不关心,但我再次明白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不过爱恨情仇作为杀人动机也是稀松平常的呢。说不定这是在萌生杀意之前耗时最久的动机吧。”
由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忘我……若是如此,即使是刚认识不久的成员也有充分的动机吧。但是面家被杀一事肯定不是这样。
“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感大戏的话,那就是从火照家的会面之后,直至在这间避难所度过的两天里,萌发了什么动机吧。在咱到火照邸的那会,就已经——”
这就不大妙了,我暗自心焦。要是星影就这样回忆当天发生的事情,一路进展到迷宫那里的话,肯定也会提及火照阳之助被关在外面的事,这时候他或许就会和我一样注意到相同的疑问——队伍最后的那个人,为什么会先于火照阳之助进入避难所呢?
“果然还是自杀啊。”
我迫不得已地嘟囔了一句。
“诶,你犯什么傻?想了那么多,结果又归零了么?”
面对惊愕又恼火的星影,我只得继续说道:
“如果是他杀的话,首先是密室、还有面具和录像带的意义之类,疑点也太多了吧。其中最大的谜团就是,故意在密室里上演自杀,却又做出了破坏这一结论的行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可要是自杀的话,就只剩下面具和录像带的谜了。”
我缓缓地点了点头。
“这怎么行?谜团的多少还可以自行决定吗?”
他的脸上明显地浮现出无法接受的神情。
“即使谜团很多,若能逐一解释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若其中之一不合理,那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认为实际发生的谜团应当更少。而且关于面具,也可大致地解释为面家不想被人看到他的死相,这样的话,就只剩录像带的问题了。毋庸置疑,自杀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可是……”
这里无论如何也得让星影信服,即使他并未完全接受自杀的说法,只要让其理解自杀比他杀更有可能就足够了。若能这样让他陷入自杀还是他杀的矛盾之中,那么当大家在场的时候他也不会再提及面家之死了。
另外和其他三人商量的结果也是星影接受了自杀的说法。这样一来,除去犯人以外,谁都不会认为面家的死是他杀,也就是说,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惨剧了。
“你这么执着于录像带之谜,难道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吗?”
星影以一副不信任的神情看向我这边。
“要是只剩一个疑问的话,差不多就这样算了吧。”
“唔……”
他把视线从我身上移开,转向什么都没有的方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
“我说,你是真心的吗?”
他以一本正经到让人心悸的语气如此问道。
“正如你所指出的那样,那个房间有很多疑点。”
我慎重地选择着语言。
“要是被问到真的就没一点可能性的话,说实在我也没法妄下断言。但现场遗留的疑点,并不见得一定是因他杀而出现的。自杀的人扭曲的心理,扭曲的感情,在现场有所显露,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吧。”
我一边说着,一边自己也觉得是在诡辩,感觉尽是一些表面很有道理但内容却空洞无物的话。但这也是我必须坚持的地方。
我完全了解星影肯定无法接受,总而言之,只要让他觉得我这边也有一定道理就好。若是能令他内心产生纠结,那就是成功了。
“而且不管怎么说,动机才是最大的问题吧。面家先生究竟是不堪这样的状况而自杀,还是我们刚刚认识的某人杀害了他,你觉得哪个更有可能?哪个更容易接受?哪个更令人信服?”
这个有关动机的问题似乎受到了最显著的反响。在此之前,一直对我的话无动于衷的星影,一听到我反复强调的动机之后,便如沉思一般低下了头。
就这样,我又重复了一遍动机的话题,为的是让星影理解谁都没有杀害面家的动机,其实有动机的人确实存在——我只能孤身一人一心地隐瞒着这样的可能性……
在低头不语的状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之后——
“我也明白自杀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知是知道……可到底该怎么办呢?”
看到他问话时的表情,我知道应该有戏了。
“把录像室封闭吧,反正已经没什么好调查了。”
星影点了点头。
“当然最重要的是别在众人面前谈论面家的自杀,也没必要非得说服自己接受自杀的说法。我只是希望你单纯地别再谈论这个话题,你觉得呢?”
星影抱着胳膊凝视着我,仿佛还在探究我的真意——
“你是说,不要让大家徒增不安吗?既然大家都认同面家是自杀,那么就别再搅合了是吗?”
“嗯,是的。你要是无论如何都想探究他杀的说法,尽管来找我就行,所以希望你别在大家面前提这事了。”
“明白了。”
这次他立刻做了答复。事实上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看我的,到底接受到什么程度——虽然未明之处仍有很多,不过总算能够放心了吧。
然后我就去了自己的卧室,取出一个小柜子的抽屉,在储藏室里备齐了工具套装和绳子,返回了录像室。星影也无言地协助了我,先用绳子捆住了被毯子包裹着的面家,接着堵住了门上的洞,封闭了整个房间。
在埋葬面家的同时,感觉就连他的死亡之谜也被完全封印了起来。
我俩回到了餐厅,向那边的三人告知了录像室封闭的情况。
“我们一直在等你回话呢。”
仙道露出了寂寞的神情。
“不好意思,是他帮了我的忙。”
听我这么一说,大家都异口同声地慰劳着星影。
他本人虽有些害羞,但为了强装镇定,故意以怄气的姿态,做出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哎呀,已经这么晚啦,该吃晚饭了呀。”
母堂立起身子,明日香也跟着站了起来。
“还是我去吧。”
我半强迫地替下了明日香,当然,这主要是为了跟母堂单独谈谈星影的事。
不过,他在录像室里调查什么,在图书室里又说了什么,这些一概都没讲。只是说他已经接受了面家自杀的说法,并嘱咐母堂今后不要再提起这事。
母堂也答应会在合适的时候转达给仙道和明日香,她的意见是,反正那两人话也不多,不马上通知也问题不大。对此我也表示了赞同,欣喜地认为如此一来便可暂且放心了。
晚饭后,以仙道和母堂为中心,我们讨论了今后在避难所内的生活。并没说什么要紧的话,关键也就是“要互帮互助”吧。幸好避难所内的设施齐全,只要待在里面就不用担心外界的辐射。由于食品和饮水也储备充足,只要有计划地使用,短期内应无大碍。其中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人本身吧。
在避难所内生活的时间越长,隐形的疲劳也会慢慢积聚,不知不觉中会给自己的内心增加负担。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必须要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同时也要施予关心。
当然了,个人隐私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还得注意不要过于多管闲事。虽然这么说,但也绝对不能一味地自闭,所有人都做了这样的约定。
不能再出现第二个面家了。
——至少仙道、母堂和明日香是这么想的。
星影没有特意反驳,只是默默地听着大家的话。我也是如此。只是我一直在想与对话内容相反的事,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谈话告一段落后,仙道随口说了一句:
“外头的放射性还是老样子啊,话说回来,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不,与其说是打哪来,倒不如说是为何会这样扩散呢?”
我也偶尔会去检查一下放射性测量仪,但是外界的辐射量并未有丝毫减弱的迹象。虽说现在还是进入避难所的第三天,但这样的状态很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一直无法确信。”
“就在几年前……那个,美国发生过恐怖事件吧?”
“是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吧。”
“是民航撞击世贸大楼的事件吗?”
母堂歪着头询问,我和明日香同时给出了回答。
“对对,从那以后啊,世界局势瞬间恶化了……日本自卫队也修改了宪法,变成了军队……而且,遭到了那样惨烈的恐怖袭击……已经是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毫不奇怪的世界了。消费税被提高到百分之十五也是那个时候的事情。”
比起自卫队的军队化及恐怖主义,消费税的提高才是最大的问题——母堂如此叹息道。
“因为在苏联解体之前,只要一提起核战争,那就肯定是在美苏之间发生的,这是形势决定的呀。”
“果然还是核战争啊。”
明日香的表情里隐隐透着不安。
“不,不管怎么说也不会那么突然……反正我觉得不会吧。”
仙道本想劝解她,自己的话却也磕磕巴巴。
即使如此,我也再次意识到自己并不了解世界局势,特别是有关战争。我总以为这是过去的事情,这样的事实多多少少也适用于多数日本人。我相信即使是世界某处爆发了核战争,也肯定与日本无关。考虑到岛国这一地理要素,危机意识竟如此低下也值得大书特书吧。
在造访火照邸前,我在另外几个地方考察避难所。那时恰好听说某企业的一位前任社长为了在日本普及避难设施而殚精竭虑。令我听后感到非常吃惊的是,妨碍避难设施普及的并非只有日本人淡薄的危机感,另外还有两个很大的障碍。
其一为“如果造了那种东西,就会引发战争,所以别造了。”这般极其不合逻辑的论调,虽然一时难以置信,但实际以此为借口来反对的人似乎很多。第二,对于建造想要建造个人避难设施的人,又会有“难道只要自己得救就好了吗?”这样狭隘的意识。
尽管如此,前任社长似乎还是在孤军奋战,但到了最后,据说还是对日本人本身感到厌腻而放弃了。
话虽如此,想要在个人住宅普及我之前参观过模型的私人避难所,我觉得的确很难。不仅花费甚巨,而且在日本狭小的国土上也基本没什么办法。当然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国家应该解决的问题。事实上,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如前所述,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努力营建避难所,以备不时之需。
一方面在国家层面推进利用中小学校等公共设施设立避难所的具体项目,另一方面同时开展对国民的启蒙教育,这样的措施在日本是否也有必要呢?
说是这么说,但回顾日本战后至今的发展脚步,只能很遗憾地看到似乎无法期待日本政府会有这样的政策。其实只要看看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就知道大概已经为时已晚了……
正当我陷入沉思的时候,大家的对话还在继续着——
“会不会发生了核电站事故?”
晚饭后几乎没有发言的星影说出了另一种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知道将放射性扩散火照家的核电站到底在哪,这个必须要考虑一下,第一候补是——”
正当仙道准备展开解释的时候,明日香喃喃地说了起来,与其说是插话,不如说是无意中吐露出来的吧——
“我……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在迷宫里面看到的闪光……”
耀眼的闪光。
可怖的闪电。
妖艳的极光。
当时的情景即刻在我脑内复苏。
但极光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东京这个地方根本无法用肉眼看见,难道是我看错了吗?
向大家确认之后,果然所有人都看到了,姑且不论究竟是不是极光,总之虽然美丽,但总感觉有些可怖色彩的帷幕确实出现在了天空之中。
在那之后,讨论仍在继续。但对于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者现在正在发生什么,都没能提出令大家都能信服的假说。只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今后暂且也只能一边坚持检查放射性测量仪,一边期待电脑网络和电视能派上用场吧。
不过现场的气氛倒是变得非常融洽。与刚进入避难所那会相比,我觉得大家团结得更加紧密了。虽然对面家来讲有些残酷,但他的死无疑给了我们很大助益。
一旦松了口气,就想喝咖啡了。但今天除了星影以外,其他人都喝过了。考虑到节约饮水,一天两杯是极其奢侈的。但身体还是想喝。
“……要不要来点咖啡?”
我一面观察着大家的神色一边提议,却被母堂以可怕的表情瞪了回去。
“中午已经喝过了吧。”
“是,是啊。”
看到我畏畏缩缩的样子,仙道和明日香都笑了起来。星影不知道只有自己没喝,所以怔怔地看着。
“但是三津田先生今天做了很多工作,所以应该好好犒劳一下吧。”
从眼角露出笑容的母堂依次看向仙道和明日香,请求允许。两人点了点头,我立刻起身离开座位。
“啊,我去好了。”
明日香这样对我说道,但不能把自己的任性强加于人。
“既然是我提的,那还是我去吧。”
说罢我转身走向了食品储藏室。回想起来,似乎之前挑选、搬运、烹饪食物的人都是我。这次是为了自己,也算是理所当然,不过从明天起或许还是决定好值班顺序比较好。
从架子上取下了滴滤式速溶咖啡,便急忙返回了餐厅,打开门走了进去。
“快把美味的咖啡——”
冲起来吧——后半句刚滚到喉咙,我就僵住不动了。
仙道、母堂、星影、明日香一齐朝向了这边。
进入避难所内的第二天清晨,打开这间房门所感受到的违和感,这时突然复苏了。
——接着我就明白了。
我所记住的违和感的真实面目……
那是即将进入绿篱迷宫时的记忆……
进入避难所内第二天的早晨,打开这扇房间的门时,仙道、母堂、面家、星影、明日香都在那里,比现在多一个人。这五个人加上我,就有六个人了。
但是,我想起在进入绿篱迷宫时,包括我在内共有六人。我只是在队伍最后无意识地以某人为首,数了进入迷宫的人数。
一、二、三、四、五、六……
当然,其中也包括火照阳之助。
六人减火照等于五人。
五人减三津田等于四人。
也就是说,余下的应该是四个人。
尽管如此,避难所内却有五个人,多了一个,这即是违和感的真实面目。
那么多出来的那一个人,究竟是谁呢……
====================
① Narciso Ibáñez Serrador(1935~2019),生于乌拉圭,西班牙著名惊悚片导演。
tatsu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小说翻译】痴爱眩晕,请君入梦 Part2 (36人喜欢)
- 【小说翻译】痴爱眩晕,请君入梦 Part1 (8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