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十五岁少女弑母,共情已经算是奢侈品?
去年,吴谢宇的落网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热搜榜第一。
今年,青岛十五岁少女的弑母案件也一样重蹈覆辙,它仅在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朋友圈。
虽然花有重开日,但是人无再少年。一名正值青春的花季少女,却采用了将母亲勒死的方式寻求自己在精神上的解脱。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像这种子女勇于起身,并采用“谋杀”来反抗父母的案例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了,或许之前我们还会想想这里面是否有什么猫腻(比如在原生家庭中的虐待或凌辱一类),但以笔者来看,其已经不能再以家庭作为核心,这种情况更多是反应出了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无形疾病。
01.
被大众提“烂”的共情能力
我早年在研读佛学典籍时,有读到过这样的话,其出自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说一切法皆由心生起。
一个人的举动,是依靠内心的指使才能有所表现。而让内心选定行动方向的,正是我们所存在的环境。

平稳安定的环境,会指导人心向善;
复杂不安的环境,人心会变得叵测。
电影《大逃杀》就是证明这句话最好的佐证,想必各位也都知道剧情是什么,在那样的环境中有谁敢相信你?而你又敢相信谁?

所以,如果想要使环境变得干净,那么共情所占据的比重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共情一词源于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共情(EMPATHY),也可以译作移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说通俗一点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思考(换位思考)。

同一个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生存模式。独立即是不同,不同就会相互干扰,所以为了排除干扰,对抗清除就成了必要手段。
而共情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这种对抗和清除,生存环境中如果有共情作为桥梁,独立个体也会形成联系,我允许你的举动,你包容我的行为,以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
共情的重要体现在能从本根上减少争斗和对立。
02.
共情好说不好做
共情能力的建立绝非易事,而难点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接受观点
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或是认同他们的观点为他们的事实。
◭ 不加评论
不去强加自己的观点给他人。
◭ 体会情绪
体会他人的情绪感受。
◭ 建立连接
与他人的情绪体验连接在一起。
在电影《七宗罪》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坐在酒吧里喝酒,他们在探讨案件和社会现状的时候,摩根·弗里曼说道;

沉溺毒品要比面对人生艰辛容易,
偷窃要比工作赚钱容易,
打孩子比养孩子容易,
爱是要付出努力和时间的。
毫无疑问,影片中的他们所讨论的正是真实的生活现状,冷漠是人性的一部分,共情也一样是,只不过相比较之下冷漠更容易罢了,因为当坏人比当好人容易。
02.
环境会迫使你去做选择

斧头虽小,但多次砍劈终能将一棵坚硬的大树伐倒。
——莎士比亚
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不论工作事业中,还是家庭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需要用共情去处理的事情。
近年来出现的各类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案件频发,并且在各类非自然死亡类型中,青少年自杀人数增幅最大,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中小学自杀人数增长近3成,轻生者正在朝低龄化发展。除了这些令人惊心的数据,笔者有个朋友,作为心理学工作者,他在咨询工作中接触到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有幼儿园的孩子,被各种焦虑、抑郁、强迫症所困扰的不在少数。

如果懂得共情,就能大幅度的预防发现制止未成年人出现的自杀、杀人和各种心理问题。
环境是包罗万象的,它既可以迫使人去变得冷漠,它也可以迫使人去习得共情。在这里我分享一些提升共情的方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少讲一点道理,多谈一些感受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当对方向我们表达脆弱和无助,或许并不寄希望于我们帮他解决实际问题时,你要做的,全身心的倾听就好了。
◭ 我们需要将自己放下,全然的关注对方。
虽然自己的做法以及想法是最好的,在这个时候,哪怕对方的想法做法极其幼稚、不可理喻,也要去赞同对方,靠近对方。
◭ 不要轻易抒发自己的心里想法
对方抒发自己看法,如果在对方抒发中,你说出你的想法,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为了压住他一头,会起反效果。
◭ 视对方为唯一独有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他人眼里是独有的,唯一的,只有唯一才能进入心灵最深处,达成共情的联系。
写在最后

学会共情,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