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高考时
查看话题 >高考与劳动力
(一)
常年难得联系一次的表哥,突然发来微信,问某某学校某专业如何,儿子要高考了,想报。恍然我参加高考已经超过二十年了。然而因为丁克,对现在的小孩教育情况毫无概念。近几年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似乎越来越严峻,平时同事之间聊天,常有这样一种观念:大学扩容、硕士博士扩招,都是为了延迟就业。今年叠加疫情影响,为了就业各方也是操碎了心。近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 2020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明确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属于“自由职业”,应纳入就业统计。人社部最新公布的9个新职业也包含互联网营销师、社群健康助理员等,其中互联网营销师类目里增设直播销售员。
高校毕业生数量有多少?我查找了下,2019年有834万人,再翻查历年数据,比我们当年翻了都要十倍了吧,而人口总量比当年并没有增加这么多倍,所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是上升了。不过从恢复高考以来的历年普通高校毕业人数看,至2019年约1亿人左右,大专及以上,就算全部都活着吧,也不考虑大专升本升硕升博的重复,按全国14亿总人口算,占比约7.1%左右。网络上有些文章将其中50%作为本科及以上,也就是本科毕业的占总人口的3.6%不到,所谓中国本科人口占比4%说法由此而来,以此为据认为中国人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低下。这样算当然是有问题的,没有从动态观察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变化,譬如每年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毛入学率)。根据《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19)》,1990年出生的人口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从这个数据看,适龄人口受教育的情况是不错的。所以前些年顺口溜“硕士满地走,本科多如狗”,现如今叫做“985满地走,211不如狗”。
这样说来,关于高等教育人口的认知,就很吊诡了。在需要批判本国国民素质的时候,就拿前一个口径可疑且随意的比例讲事:本科教育人口占比都不到4%啊,国民素质能好到哪里去!国家对教育投入太低了!这种观点里头隐含了另一个可疑的逻辑: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比高低等于国民素质高低。国民素质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事一时半会就不好说清楚了。一俟毕业季,用人单位、毕业生自己的认知就又是后一个现实“满地走,不如狗”。这时候可就是受高等教育人口太多了,大白菜甩卖似的。当然,官家会跳出来讲这是劳动力供需结构性问题。所以,其实不管受的什么水平的教育,你就是个劳动力!买方买你劳动力的什么要素,就决定了劳动力教育形成的所谓素质。
这一点上,不要对教育抱以不切实际的想象。
(二)
当年我考上的大学位列985/211,在所读中学也算扬名了。我备考也不算非常刻苦,奋下决心最辛苦那段时间,晚上复习到11点,早晨正常时间起床上课。我从不晨读,我晨读的效率太低了。小学、中学、以及工作以后,不止一位老师和上司说过我仍有潜力,但是从来不用尽全力。高考备考阶段我没有想到那么多,复习的投入完全靠一种本能进行精力分配。后来说的人多了,我思考总结了一下,也不是我不想用尽全力去再上一个台阶,而是为上这一个台阶所投入的全部精力代价太大,也就是边际效果递减。进而我又将这个分析结果上升到“三观”层面,发现我是不赞成什么事情都做到“满”的,我认为人生的大多数事情都应该保有一定的弹性冗余,这样可能效率反而更高。我是经历过很多这样的工作事项。不过这个话题跑题了。
大学受到的教育,如今聊起来,特别正面的、印象深刻的,诸如教马列的老太太教授经常带我们去逛博物馆,让我们写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给了很认真的评语但不做任何否定的论调;如学校组织教授对口宿舍,到宿舍里跟学生谈人生,到我们宿舍的中文系教授给我们讲多看书、了解多学科的综合性,对我这乡下土包子,当时如同醍醐灌顶;如学校安排的各种各样选修课,从美学到古典音乐,从书法到篆刻到装裱技术,从国际礼仪到社会思想潮流研究,如参加合唱团,如听吉他讲座然后去学古典吉他……至今对我的诸多方面的见识、认知和学习追求产生了久远的积极影响,所以每次回忆大学我经常与别人聊起这些。然而大学里除了教育,其他方方面面对我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恐怕更多,譬如见识到了大城市学生对我们这些小地方学生全方位的碾压(如英语能力啦,各种技能,各种见识……);譬如参加团委和学生会,参与诸多学生活动的组织策划,成立系学生艺术团,同时也体验到了学生组织里的等级、拉帮结派、一个小官场的组织氛围;譬如入党;譬如同学们毕业为留校、留本市指标的明争暗斗,因为研究生名额产生的龃龉……上大学从来没有人对我说,大学里必须接受哪些素质教育。另外,仍然还是那个问题,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是小地方学生被大城市学生全方位碾压的那些东西吗?
毕业后,在适应职场工作及与之相关连的社会生活中,在内外交战各种纠结和调整中,不断进行调适、选择、变化和固化各种所谓的素质,逐渐便成为一名使劲适应职场需要、保住中年饭碗、努力不精神失常的社畜。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