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贵族们的城府和远见
张廷玉,朝廷美玉
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康熙年间,在桐城,有一个姓吴的富贵人家要修府邸,但是与一个姓张的人家的地方有了冲突。双方互不相让,互不相让的原因,是古代讲究门第,家族,因为这两个家族,都有人在朝廷做官。
于是告到县衙,县衙的官也不敢管,所以推脱。
但是这个县官很聪明,说单凭相爷做主,相爷是谁,就是张家一族官级最大的人。
于是,那首很出名的诗词就出来了: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吴家一看,张家如此大度,也就让出三尺,这样张家三尺,吴家三尺,一共6尺,也就是 六尺巷的由来。
实际这个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因为张家位高权重,张家大度的名声出来了,吴家也是顺势而为,不交恶!
在小的时候,看喜剧,看电视剧,看到的都是 贵妃出来了,大官出来了,就美好结局了,实际中年才知道,贵妃不是最大的,皇后才是。大官不是最大的,各种利益权衡才是最大的制约
小的时候,看到每个小姐身边,都有一个嘻嘻哈哈的丫鬟,到中年才知道,每个大家族的丫鬟是不能嘻嘻哈哈的,如果言语做事有失分寸,直接是被发卖的
小的时候,认为,大家族的孩子都是纨绔,到中年才知道,越有地位,世代富足的,越重视后代的 言行,分寸
小的时候,小说都是写一个小姐,会爱上一个穷书生私奔,到中年才知道,这是不会出现的事情,因为古代的嫡女都被教育的很分寸,修养 嫡女择婿是大家庭非常重要的事情
有点跑题了,六尺巷的故事是被流传的,传的是 敬让,礼让,看多小说,才明白实际背后是 位极人臣,不会让族人给自己丝毫蒙羞,带来不好的影响 。
古代,官职 地位越高的人,是越 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约束后代,族人的行为,因为 稍微 行差踏错,就会被带来麻烦 。
张英,最出名的地方不是他的官职,而是 六尺巷 兴旺,败落 ,从日常小事,可细见端倪 这样的城府和远见,教育的后代怎么会不优秀 !
张英的儿子,张廷玉,这也是我写这个文字的原因,很喜欢名字,作为一个起名者,很喜欢静静的品味古人的名字
古人命名,都有自己家族对这个孩子未来在这个家族位置的定义
而我在起名的时候,也都是看了每个八字的走势,来想字去定名 希望名字和人生相得益彰
张廷玉——朝廷美玉
张廷玉,三朝重臣,是清朝,唯一一个 配享 太庙的汉人
点滴见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