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杀
我总是喜欢瞎想,比如自杀这件事情。自杀对于所有人来说到底是什么?面朝大海的海子选择了把自己交给火车;避免一切开始的顾城把自己交给异国的树。什么时候开始,自杀变得稀松平常了呢?可能一直都是吧。真的想死的人,心里战胜了绳子刀子触碰皮肤的疼痛感,了然了一切,只为求得解脱。与死亡对立的活着,是大部分人的状态。人可以苟延残喘地活,可以没有尊严地活,也可以高高在上地活。对于想死的人,我们劝他放宽心,告诉他好死不如赖活着,鼓励他活着就有希望。但“活着就有希望”这句话是真的吗?毕竟在说这句话的人并不知道死了之后是什么样的。万一,我是说万一:死了,就能去到另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能做一切想做的事情,与热爱的所有事物在一起,难道死亡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吗?这个问题永远也没有答案。
没人能够死一死再活过来,接着像写电影观后感一样和我们分享自杀心得。我是想过自杀这件事的,紧接着转念一想,我舍不得的事物有好多,比如我还没能去斯里兰卡看海豚跳舞。然后又不免问一问自己:万一死了之后去到的那个地方,人会飞,想去哪里都可以,不就是能飞到斯里兰卡了吗?不对,我可不能保证死了就可以去某个地方,那个地方有没有斯里兰卡都不一定,更不要提人会不会飞了。我不想去冒这个险。我很佩服那些选择死亡的人,在我眼中,他们像是去冒险了,赌一赌,看看自己能不能变得比活着的时候更幸福。
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尽管我也会去劝想死的人一定要活着,有的时候甚至会脑补如果在已逝之人活着的时候,我能去拥抱他,让他感受到除了繁琐复杂的人生之外的温暖的话,会不会他就不会选择死亡了。你看,又有矛盾之处了。默默无闻也好,碌碌终身也好,这是我的人生,我在为它负责,并且也只有我能为它负责,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人的任何评价都无法改变我的职责所在。因此,是我主动选择了死亡,就像在便利店里我在一众食物中选择了金枪鱼饭团一样。我不知道也无法保证活着就会有希望。但我想着,活着就有改变,活下去,能看到事物的改变。这么来看,我们也是在赌:赌事情的转机,赌苟延残喘的局面柳暗花明。
死去的人,你们一定要在我以为存在的那个世界里,幸福地活下去。